年味儿,渐行渐淡

米乐

<p class="ql-block"><b>年味儿,渐行渐淡</b></p><p class="ql-block"><b>文/米乐</b></p><p class="ql-block"><b> 前两天回老家,与同族的叔叔哥哥们闲聊。话题提到过年,他们都淡然地表示,现在过年,一点年味儿也没有了,跟平常没啥两样。余也有同感。</b></p><p class="ql-block"><b> 小孩们的儿歌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确,刚喝过腊八粥没几天,不知不觉除夕就到了眼跟前。记忆中老家的年味儿一般是在褡裢镇集上买鞭炮之后。集市上支着一排溜长桌,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炮仗,有两响、小鸡鸡炮、雷的炮、滴滴鸡儿、地促利的、起火带炮、窜天猴等等不一而足。集市上买炮仗的,听响声凑热闹的,人山人海。从这天起,一直到年三十的下午两三点都有卖炮的。集市上一次又一次试放炮仗,那飘飘洒洒弥漫在天空中的硝烟味是过年最有代表性的味道儿。</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从那天起,天天能听到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到了年三十的晚上放鞭炮的大戏就开始了,鞭炮声一直不间断地响到大年初一的天亮。别看那时候人们穷,谁家都舍得买鞭炮,家家都希望用鞭炮驱走霉运交上好运。</b></p><p class="ql-block"><b> 初二拜年,出家门时也放把鞭,祈福出门见喜,路上平安。初五,俗称破五,早上起来掏煤坑,倒垃圾也要放放鞭炮,今天起勤劳的农民就开始干活了。然后就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十六烤杂病、十七放烟火、二月二龙抬头都要放鞭炮的。</b></p><p class="ql-block"><b> 小时候的年味无非就是放鞭炮,贴对联,吃饺子,穿新衣。</b></p><p class="ql-block"><b> 记得小时候跟一群同龄的小孩们满街乱跑,看谁家的门口对联写的字好,就默默地照样子空写,回家凭记忆模仿写上几笔,上小学书法课上写的毛笔字被老师圈了好多的红圈。过年时就试着给自己家写对联,写好写孬没人计较。我后来的毛笔字说实话都还是小时候从各家门框的对联学来的,没有书法老师教过,更没有见什么字帖,更何谈临帖了。所以我的毛笔字,都是野路子,没有什么章法,属海派迷踪拳之类。尽管这样,每到过年左邻右舍找我写对联的人也不在少数,也够我写个两天的。以前过年哪有印刷的,都是手写。一方砚台,几只毛笔,一边研墨,一边闻着墨味,实话实说,墨味并不香。也许是我没买到带香味的墨,文人墨客就喜欢这样,墨香不香,但字一定要香。不管哪种墨味那都是记忆中的年味。现在集市上摆摊卖的对联全部都是印刷体的,电光纸、规范字,确实漂亮,但是却闻不到过去那过年的墨味了。可喜的是连续三四年了,我都应邀参加了朝阳居委会组织的写春联活动。书法这个国学国粹万万不能丢啊!</b></p><p class="ql-block"><b> 老家过年,必吃饺子。饺子的酱香味是过年特有的舌尖味。小时候,平常日子里吃的东西都是棒子面,或高粱面窝窝头,再就是上顿下顿红薯面、红薯片,吃得胃难受吐酸水。偶尔吃块白面馒头,吃碗面条,摊个煎饼就能想到过年。平日里,谁家能吃顿饺子那都是新闻,还能联播好多天呢。谁家媳妇会吃会做,那是要被邻居们笑话的。只有过年才可以吃顿饺子。饺子馅是大葱白菜拌炒酱,这个味儿的饺子是过年才有的特殊味道。小时候母亲把2分钱的硬币包进饺子,还说,谁吃到这个饺子谁有福气,我还总是那个吃到硬币的孩子。</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现在隔三差五老婆就包顿饺子,不是饺子就是熬菜,硬把孩子们都给吃腻味了,所以说,过年吃饺子并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实际上过年吃饺子图的是一家人我包你擀,说说家长里短,家人团圆。舌尖上的那点味道早已随着岁月流逝殆尽。</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新衣服的棉花味也是过年的难忘味道。小时候无论大人小孩,都是一件衣服穿一年,补丁摞补丁。当时流行一句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年时大人舍不得做新衣服,想尽一切办法也要给孩子们添件新棉衣,母亲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的小手巾,拿出攒了一年的几块钱,赶集扯上几尺布,回家硬是用手工给孩子们做上暖暖和和的小袄,叠好放在衣柜里等着过年。永远也忘不了那棉袄里套着的新棉花的味道,它不仅是过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更是母亲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 参加工作后穿军装,着警服,有了责任,有了担当,偶尔休闲穿件便装也是买成衣,料子都是化纤的,再也闻不到那个棉花的味道了。不过,现在的衣服既结实又耐用,还特别可体,挺好。</b></p><p class="ql-block"><b> 现在的人们啊,吃好了,也穿暖了,衣食住行无忧无虑,却缺少幸福感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过年放鞭炮就那么重要吗?与时俱进吧!我相信,将来的春节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一个符号的消退,必然会被另一个新符 号更替,感觉就像拿铁替代了奶茶。过往的年味儿会被新的年 味儿取代,这就是道。 俗话说,旧的不走,新的不来。 </b></p><p class="ql-block"><b> 今天就是除夕了,祝大家喜见昇卿,巳巳如意,业业有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