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蛇年到来之际,从中央到地方,从央企到民企,都在总结2024年成绩,慰问老同志、表彰先进,展望未来,催人奋进!</p><p class="ql-block"> 做为炼油加氢技术领域的一员,我自己也在默默地总结着自己的工作,思考着炼油行业的发展与变化,思考着如何最恰当的选择和应用好加氢技术,让加氢装置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 只求唯一、不争第一,始终立足自我是我从事加氢技术工作的行为准则!今天就以个人的眼角也谈谈炼油行业的昨天、今天、明天吧!</p><p class="ql-block">《 图片|金蛇之年,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 昨天 》</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石化行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无论是浙石化、恒力石化、盛虹石化以及裕龙石化四大民企,还是许多央企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诸如镇海炼化、湛江石化、洛阳石化、广东石化、惠州石化、中化泉州等,在这些冠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就是美其名曰新旧动能转换,也就是说,在今天市场经济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p><p class="ql-block"> 总体来说,在高喊炼油过剩的形势下,我国这几年的炼化行业,基本处于持续的整合阶段,炼油能力非但没减,反而重新回归正增长!</p><p class="ql-block"> 减油增化、油转特叫嚣甚上,我反对这种口号式一刀切式的宣传,怎么减?怎么增?怎么特?减多少?增多少?特什么?这些才是广大炼化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各家企业性质不一样,市场资质不一样,经济实力不一样,加之市场需求的变化起起伏伏,如果乱转一气,不顾市场需求变化,抓不住盈利高点,脚步跟不上市场的步点,那就只能亏损,挣不到钱了!</p><p class="ql-block"> 我始终坚持企业要因地制宜,对于现有装置适当加以改造,无论是原料还是产品多留几手,市场需要什么我就能产出什么,你无我有,你有我多,你多我精,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提高抗击风险能力,保住饭碗为先,盈利发展为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p><p class="ql-block"> 2024年,我国六类主要炼油装置中有五类装置产能较2023年同期有所增长,仅延迟焦化装置产能与同比基本持平。</p><p class="ql-block">(1)常减压装置产能同比增长1.82%;</p><p class="ql-block">(2)渣油加氢装置产能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4.03%;</p><p class="ql-block">(3)催化裂化装置同比增长6.46%。</p><p class="ql-block">(4)催化重整装置同比增长率2.12%,增速放缓但仍保持正增长趋势。</p><p class="ql-block">(5)延迟焦化装置产能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0.79%,且已连续三年保持稳定。</p><p class="ql-block">(6)2024年,加氢裂化五年负荷增长率达到8.25%。</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渣油加氢装置和加氢裂化装置已经成为炼油化工一体化行业炙手可热的“领航员”!</p><p class="ql-block"> 加氢裂化装置可以将重质油如减压蜡油等转化为轻质油和化工原料,渣油加氢装置可以加工劣质重质油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及清洁燃料。</p><p class="ql-block"> 这两类加氢装置由于兼备生产燃料油、特种油以及增产化工原料的优质特性,在当前减油增化背景下,这两类装置应该大力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说过,加氢裂化工艺技术是炼油技术的最高境界,也是炼油企业的技术核心,但遭到许多从事其他加氢专业技术人员的反对,并且还得罪了许多人,但这就是事实!</p> <p class="ql-block">《 今天 》</p><p class="ql-block"> 2024年,裕龙石化部分投产,镇海炼化、华锦阿美、大榭石化处于稳定建设中,大连石化长兴岛项目规划推进中,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延长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入公示流程,可见 , 未来我国炼油产能中炼化一体化的部分仍将增长。</p><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我国炼油行业的一个重要拐点。</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家政策的严格要求,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需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引导石化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新旧产能的交替进入密集期,为炼油行业带来了挑战与机遇。</p><p class="ql-block"> 预计到2025年末,尽管部分在建项目将继续推进,但已有的严控举措将确保产能增长处于合理的范围。</p><p class="ql-block"> 2026-2027年,当前在建和规划炼油装置将逐步进入市场,届时将对国内一次加工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与此同时,落后产能的淘汰也会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事项,至2027年我国炼油一次加工总能力将达到98915万吨/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2025年,将是广大民营企业的关键一年,希望大家挺住,合理发展或改革现有总体加工流程,更好的适应市场,否则,过了这个时间,再审批新项目或改造旧装置就难上加难了!</p><p class="ql-block"> 2030年之后,我国的炼油行业将完全进入一个更加高效、清洁、可持续的炼油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2030年之后,我将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了,倒不是我的工作思想变了,而是我已经退休,力不从心了!</p> <p class="ql-block">《 明天 》</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目前各大炼化企业都在扩能大乙烯装置,动不动就是100万吨以上,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烯配套聚合可生产多种有机原料,因此,受减油增化转型影响,化工行业对化工原料的需求将有所增长,成为催化重整装置产能扩张的重要驱动力。</p><p class="ql-block"> 目前,国内催化重整装置在建和规划项目较多,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催化重整装置产能将呈现逐年递增趋势。</p><p class="ql-block"> 2025年国内累计投产的重整装置年产能或将超过1000万吨,到2029年国内催化重整总能力将接近2亿吨。</p><p class="ql-block"> 预计未来五年,做为炼油转化两大主力装置,加氢裂化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作为炼油厂的重要工序之一,其产能扩张体现了维持传统燃料供应及促进清洁能源生产齐头并进的驱动力,这有助于提升能源效率和产品的多元化。</p><p class="ql-block"> 渣油加氢装置在当前炼油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做为劣质原料加氢处理可将重质油转化为高价值的清洁油品或化工原料,可进一步提升炼油厂的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未来规划新增产能基本与加氢裂化装置并驾齐驱,预计两者总产能可达3800万吨/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延迟焦化装置投入最少,目前规划新增产能仅320万吨/年。虽然产能扩张相对较缓,但这些装置能够在炼油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提升炼油原料灵活性方面表现更加突出。</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单纯扩能时代结束,随着政策调控的细化与落实,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p><p class="ql-block"> 未来五年,我国炼油一次装置将保持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为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次装置则明显趋向于靠拢化工行业,通过与化工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p><p class="ql-block"> 2025~2030年这一期间的调整,不仅影响着我国化工产能布局,而且将更深远地塑造着我国能源市场格局。</p> <p class="ql-block">《 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与竞争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央企讲一体,民营讲配套 ,央企花国家的钱,不愁!民企花自己的钱,有限!因此,广大民营企业要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p><p class="ql-block">我建议:</p><p class="ql-block"> 利用本企业的廉价劣质资源,旧装置要通过适当的换剂或改造,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如加氢精制装置可以按照加氢改质模式生产:加氢改质装置可以按照加氢裂化模式生产!</p><p class="ql-block"> 新建装置,应该考虑原料油的适应灵活性和产品多样化生产的双灵活性,@什么原料都能吃,什么产品都能产,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p><p class="ql-block"> 全厂生产的配套性,以加氢裂化装置为核心,配套小型半再生重整装置和特种油生产装置,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化则化,宜特则特,小配套,大作为!</p><p class="ql-block"> 摈弃传统思维,加氢技术要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选好加氢,用好加氢,就是炼厂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蛇年,你若不弃,我们继续!</p> <p class="ql-block">《 图片|瑞雪兆丰年,2025蛇年大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