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七日,再过三天就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了。明天再上一天班,就要放假过年了。我在时而喜悦、时而闷闷不乐、时而烦躁不安中又度过了一天。过了腊八就是年。自从过了腊八,我就有这种感觉。我是不是患了所谓的“过年综合症”,想过年又怕过年。想而喜悦,怕而烦躁,心里总是忐忑,有一种莫明其妙、说不出来的感觉。这是不是过年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70后”的一代人,我从孩提时代起,就喜欢过年,掐着指头数日子,盼着过年。腊月二十三俗称“祭灶”。有一个民谣是这样唱的:“祭灶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要个大毡帽,老妈妈要个小棉袄。”欢快的民谣唱出了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对过年的渴望与向往。</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丰衣足食,吃喝不愁,昔日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也早已实现。然而,现在过年反而觉得索然无味啦,尤其是我们“70后”的这代人。今年最大的“70后”都55岁了,最小的也46岁了。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数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上有老,父母已是年过古稀、风烛残年,需要操心照顾。下有小,若是有一个子女的,已到了面临就业、谈婚论嫁、结婚生子的阶段,若是有二个子女的,小的则也是在上高中或念大学,也正是“烧钱”的时候。同时,这个年龄的人在单位里大多数也处于“中流砥柱”的位置,工作忙、任务重、应酬多。每逢过年,看望老人、子女圆聚、人情来往、走亲访友,集中消费倍增,以及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嫌贫爱富、炫富、急富之心,攀比之心也倍增。综上所述“两个倍增”,一言以蔽之:过年乃经济与精神皆“压力山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为什么过年叫“年关”,以及为什么说“小孩的年下、大人的难下”。</p><p class="ql-block"> 这也算我不想过年、过年烦躁的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说其二,就是年龄加心理方面的因素。忙忙碌碌一年了,突然放假闲了下来,想的最多的就是“又老了一岁”。中年人了,不免有一些伤感,有一种“老大徒伤悲”的感觉。尤其是面对年迈的父母时,自己脸上虽然带着笑,心里却流着血与泪。极想回老家陪老人过年,可是,面对昔日健壮的父亲如今却疾病缠身,母亲为照顾父亲也日渐消瘦、力不从心,心里极不是滋味!回老家陪老人过年是必须的,我也从来没有间断过。</p><p class="ql-block"> 过年,喜悦也是必须有的。写春联、贴春联,包饺子冒肉炸丸子,放鞭炮、点烟花,大红灯笼高高挂,熬夜守岁看春晚,早起逐户给神位轴子、长辈磕头拜年。与孩子们、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一起团聚,该买的买,该花的花,吃好的、穿好的,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抢红包,团团圆圆,其乐融融!走亲访友,喝几杯,相互吹吹牛逼,嘻嘻闹闹,欢声笑语,歌声满天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谈谈其三,就算是事业吧。我在体制内上班,工作还算稳定,工资也有保障,也可以勉强养家糊口。可是,面对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中年人,谈事业心里就难免有些伤感。马斯克都身价4000多个亿(美元)啦,马云、马化腾都望尘莫及。这也扯的太远吧。身边的人,身价上千万、上亿的也大有人在。 就在眼前,一个“网红”一天就能挣你一辈都挣不到的钱。从物质上真的是不敢想,也真心不去想、不去攀比,可现实就摆在你身边。你把目光朝向“诗和远方”,可他(她)们的光芒却刺射得你睁不开眼!尤其是到了年关,身子静下来啦,心却难以平静。我们的事业不能用物质来衡量,我们的成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世俗的衡量标准依然是物质与金钱,你也离不开物质与金钱。可是,你仅仅拥有的是一份微薄的、勉强可以养家糊口的工资,以及一颗诚实、善良、纯洁的心!其他的你也无能为力。既然无力改变,也只能顺其自然。咱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再伤感,振作精神,砥砺前行,过好春节,做好自己该做能做的事,别胡思乱想。</p><p class="ql-block"> 最后,自己衷心祝愿自己,用心把年的味道咀嚼得甘甜,高高兴兴过大年,一年又一年!</p><p class="ql-block"> 2025.01.28于范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