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推行公历,一度将除夕定义为公历12月31日。但民间依然沿用农历来庆祝除夕。</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年(1913年)7月,袁世凯批准以腊月三十为除夕,并在次年起开始实行。</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p><p class="ql-block">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农历腊月三十设为“除夕”。</p> <p class="ql-block">过去五十年,犹记初遇时的惊艳,仿佛就是一朵花开的灿烂,心底风干的那份情感,在凝眸的瞬间就已经被点燃。</p><p class="ql-block">人生,总在遇见。有些遇见,匆匆而过,不曾留下深刻印象;有些遇见,永如初识,一生相惜相爱发誓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说来可能你们不相信,那年我们在内蒙古,实在找不到什么食品了,就用土豆和肉皮包的饺子。煮肉皮的时间很长,我们就坐在炉子旁默默对望着,有些心酸,但谁也不愿意说出来。饺子是什么味道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当时能感觉到对方的心跳和一丝丝的欣慰。</p> <p class="ql-block">母亲去世后,父亲希望我能回到北京,因此极力反对过我的婚姻。后来我带着老婆和儿子从内蒙古回到北京。</p><p class="ql-block">父亲再婚后,最初几年,大年三十老婆都不回父亲家。有一年儿子都上小学了,父亲说,让你媳妇回来过年吧,都是一家人了,哪有儿媳妇不回家过年的?你们在我这里住的房间都打扫干净了。</p><p class="ql-block">等到吃完年夜饭,老婆坚决要回自己家,内蒙人的倔脾气,我怎么劝也不行,只好带着儿子跟老婆回家。从海淀骑自行车穿过西城、东城,鞭炮声声,还有横飞的二踢脚,简直就像穿过枪林弹雨。</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春节,还真有过年的味道,我们也有心气,第二天一家三口就去地坛赶庙会,人山人海,热热闹闹。</p> <p class="ql-block">往事悠悠,相遇很美,美到心动;相依很暖,暖到落泪。在喜乐悲欢中,一晃过去了近五十年,我们也老了,厌烦了繁琐,除夕夜一杯薄酒,夫妻两人,炒上三个菜,敬天、敬地、敬自己。</p><p class="ql-block">简简单单的人间烟火,一份感情,无需誓言,只要默默珍惜;一份陪伴,无需终点,只要彼此懂得。生活快快乐乐就好,最美的人生风景,不是四季常青,而是无论顺境逆境,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梦见父亲了。醒来后,看看钟表才23点,梦触动了心底的柔软,一缕牵念在夜中寂静安然,总想用一枚文字,把人间与天堂的距离缩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