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早期中国留学生档案资料(1877~1881)(一)

cem激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祖籍广东香山县的张文湛是第一位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在120名留美幼童中,有8人考入了麻省理工学院。他们是邝咏钟、方伯梁(樑)、邓士聪、邝景阳(扬)、宋文翙、薛有福、杨兆南(楠)、邝贤俦。</p><p class="ql-block">以下是麻省理工学院档案中记录的这些早期就读于此的中国留学生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一)自费生张文湛——第一位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1877/78</p><p class="ql-block">1877年9月,张文湛首次以普通学生的身份进入了麻省理工的机械艺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1877/78</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张文湛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名单上标注他来自中国香港</p> <p class="ql-block">1878/79</p><p class="ql-block">特殊学生名录</p> <p class="ql-block">1878/79</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张文湛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此时他成为一名学习机械工程的特殊学生</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他学习代数、机械制图、副工、几何等学科</p> <p class="ql-block">张文湛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张文湛的签名</p><p class="ql-block">当时的麻省理工中文译名被称为“波士顿博学大书院”</p> <p class="ql-block">张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其父是一名茶叶和丝绸商人,与众多西方贸易公司往来密切。张的家乡——香山县古鹤村距离容闳的家乡南屏镇不远,这两个地区的商业贸易和西方传教士活动频繁,长期受西方影响。这些都为张得以有机会出国留学提供了契机。张于1874年住在哈特福德,与容闳所率领的留美幼童们交往十分密切。这些跟随幼童们一同出洋的自费生,也绝大多数都是容闳的朋友与与近代洋务事业的支持者们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另一位对张在美国进行学习的关键人物为Oong Ar Showe,广东人,早在1850年就来到波士顿,后成为当地有名的茶商。在机械艺术学院的学生名录中,Oong曾被列为是张的监护人,可能与张父或容闳保持密切联系。</p><p class="ql-block">关于张的在美辗转历程的细节很少,但是这些都反映出近代中国商人阶层在对西方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先进性和促进中国近代海外教育发展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关于张的去世时间,有很多争议</p><p class="ql-block">1881届毕业生Rollins曾在麻省理工校刊上回忆起张文湛,他认为张“是班级里最好的学生之一”,并说他“回到中国后成为了一名海军上将,并在甲午战争的鸭绿海战中阵亡”。</p><p class="ql-block">但又有资料证明,Rollins对张去世的时间信息似乎存在谬误。张曾经为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撰写了底页(该书完成于1909年),张与郑同为香山县人,与郑家的联系深刻影响了张对于洋务改革和现代化的观念和看法。</p><p class="ql-block">在麻省理工1912年的校友名录中显示张已经去世。</p> <p class="ql-block">1881届校友Rollins对张的回忆的原文,可能存在谬误。</p> <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1912年的校友名录标注出张文湛已经去世。</p> <p class="ql-block">香山县张文湛为郑的《盛世危言》后编撰写底页</p> <p class="ql-block">*以上资料来源于chinacomestomit/这是一个专门介绍在麻省理工学习的早期中国留学生的网站 本文根据网站资料进行翻译和总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