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回家过年

悟空

<p class="ql-block">又到一个迎春季了,四处详溢着过年的喜气,也时刻提醒着自已该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铸客鼎又称楚大鼎,战国晚期青铜礼器,楚国重器,1933年出土于寿县未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平口折沿,束颈,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置双附耳。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蟠蝙纹,双耳和颈部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浮雕漩涡纹。口沿刻“铸客”等12字铭文,前足和腹下均刻啊:"安邦"二字。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400余公斤 现藏于安微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此鼎按原物1.78倍放大仿 制,通高200.9米,口径155厘米,重700余公斤。</p> <p class="ql-block">淮河流域是古史传说中东夷集团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交叉、碰撞和融合的主要舞台。</p><p class="ql-block">皋陶(gao yao)族出自东夷少昊氏,尧舜禹时期,成为夷夏邦族联盟中的重要一员。皋陶既是本族的首领,亦在邦族联盟中担任"士"(即大理),主管刑罚律令,是我国见于文献记载的第一位司法官。</p><p class="ql-block">西晋《帝王世纪》记载皋陶生于山东曲阜,因曲阜古为偃地,故被赐偃姓;皋陶逝后葬于六安。夏商周时期,皖西地区存在的英、六、萝、群舒等众多偃姓小国,皆为皋陶后裔封国。</p> <p class="ql-block">皋陶是我国文明起步和国家产生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革新者角色。</p><p class="ql-block">皋陶事迹主要见于《尚书》。近年整理出版的清华简《厚父》、上博简《容成氏》中的相关记述,也印证了传世文献中皋陶"股肱之臣"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皋陶是上古时代东夷集团的氏族首领,历经尧舜禹三个时期。他倡"九德"、明"五刑"、弼"五教",在理政、制刑、教育,融合夷夏形成中华民族诸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皋陶死后,葬于六安,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皋陶墓历经沧桑 ,几修几圯 ,1996年六安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p> <p class="ql-block">六安之名与皋陶相关。相传皋陶逝后葬于六安,故六安又称"皋城"。《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六"即"六国",地名"六"自此延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六安之"六",读为lu。有学者考证,六为"陆"之古文,有"高平地""高之顶""大阜"等义。今六安市境西南及南部多山,除北部渭河、汲河两侧有小部分冲积平原外,其他地区均为丘陵地带,地理环境与古注"六"义相符。</p><p class="ql-block">夏、商、西周时期的古六国,疆域已无从考订。而据现有文献考证,春秋时期的六国,东与钟离毗连,南与群舒接壤,西与萝为邻,北以淮水为界。其活动范围的中心就在现今的六安。</p><p class="ql-block">古六国、汉代淮南国与六安国的都邑"六",多认为在六安北。现六安城北、城东北分布有东城都、西古城、东古城等多处西周至汉代城址,为今人寻"六"提供了现实依据。</p> <p class="ql-block">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为西汉六安国的王陵区,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先生店乡和望城岗街道部分村民组,西距六安市区约10公里,北距312国道约1公里。由双墩、高大墩、马大墩、三星庙墩四处形状相同的南北并列双连家墓(俗称"四对八大墩"王陵,推测是六安国四代王的夫妻墓)和附属墓葬群(宠臣或贵族的墓葬区)组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四处诸侯王夫妻墓基本沿西南﹣--﹣东北低岗脊线排列或分布于脊线以东缓坡上,彼此相距约500-1200米不等。每处诸侯王夫妻墓之外有陵墙,形成独立的长方形陵园,周边布局有陪葬墓、陪葬坑、车马坑,各代王均沿用这一布局,可见当时进行了科学统一的规划。附属墓葬群分布在王陵周边,由40座大小不等的墓葬组成。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6年3月﹣2007年1月,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六安市文物管理局联合对双墩1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黄肠题凑"结构的墓室和铜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500多件(套)及一批植物的种子、果实。经考证,墓主人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国王刘庆。该考古项目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p class="ql-block">六安汉代王陵墓地的发现和双墩1号汉墓的考古发掘,填补了西汉六安国历史的空白,为研究西汉诸侯王墓和"黄肠题凑"制度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汉代封王制度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现代廊桥</p> <p class="ql-block">河中可以唱戏了</p> <p class="ql-block">乐园游</p> <p class="ql-block">洋里洋气</p> <p class="ql-block">原计原味</p> <p class="ql-block">摩天大楼已是不是稀罕物了</p> <p class="ql-block">蛇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物是人非了</p> <p class="ql-block">走过路过,不忘年味</p> <p class="ql-block">革命的摇篮不容忘却</p> <p class="ql-block">棚改的春天就是美好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