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318,一路向西到拉萨(二)

天人合一

在巴塘休整一夜后,我们继续西行。过巴塘不远便是竹巴龙附近的金沙江大桥(海拔2500米),左侧为四川,右侧为西藏,过了桥我们就正式进入西藏地区了。 在西行的路上,我们经过巴塘水电站,那奔腾江水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与太阳光交融形成的七色彩虹,我们有幸目睹捕捉到。风景永远在路上!车拍。 四川地界 西藏地界 过了金沙江大桥,继续向前穿过40KM的海通沟,翻过海拔4150米的宗巴拉山,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芒康县(海拔3875米),这也是川藏与滇藏的交汇处。车拍。 我们进入芒康县,正赶上宗西村举行松茸采挖节,村民载歌载舞,好一派欢乐场面。 美丽的藏族姑娘 美丽的藏族姑娘 真正意义上的进藏了 离开芒康继续西行,路上经过规模比较大的挂经幡的山坡。在藏区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每一片经幡都是心中的净土,让灵魂得以安宁,让信仰得以升华。轻风拂过,经幡微动,心随之静。 在我们行进的路上,偶遇一群野猴“拦路抢劫”。这场面还挺逗的吧。 应该是猴王 获得食物 离开芒康13KM,我们翻越海拔4378的拉乌山,沿着盘山公路一路盘旋而下,来到澜沧江畔的如美镇(海拔2600米),这里海拔较低我们选择在这里休整一夜,为第二天翻越觉巴山和东达山做准备。 车拍盘山公路 澜沧江 如美镇澜沧江上的竹卡大桥 今天是2024年8月1日,我们从武汉出发整七天了。在如美镇休息一晚,大家精神抖擞,早起就向西继续进发。从如美出发,首先遇到的是觉巴山(海拔3930米),以往它是川藏线上最难爬的一座山,而现在随着觉巴山隧道的正式通车,川藏线318已经成为最简单的进藏线路。穿越隧道,紧接着就要沿着山谷不断爬升,来到了东达山垭口(海拔5130米),这是我们此行全程海拔最高的地方。 在东达山短暂停留后,继续前行,经过左贡县(海拔3806米),经过邦达镇(海拔4300米),我们将翻越业拉山(海拔4658米),一路我们都是在高高低低海拔中穿行,对我们每一位的体能抗高反都是一种考验,庆幸我们都是棒棒的!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位朝圣信徒,身着济公装扮,一人一车徒步从宜昌出发,我们与之交谈,从他坚定的语气中,感觉到无论气候多么恶劣,道路多么崎岖,都无法动摇他的信仰和决心。朝行夕止,风餐露宿,用身体丈量与佛祖之间的距离。真可谓是一次置生死于度外的朝圣之旅。我们唯有感动与佩服! 翻过业拉山,前方就是川藏线上最荡气回肠的怒江72拐(海拔3100--4618米),从雪山之巅盘旋而下,一个又一个的之字形弯,对心理素质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走过72拐的所有弯路,今后人生尽是坦途。 七十二拐盘旋而下。车拍 七十二拐盘旋而下。车拍 七十二拐盘旋而下。车拍 七十二拐盘旋而下。车拍 从七十二拐一路盘旋而下,来到怒江峡谷上的怒江大桥(海拔2740米)。怒江大桥是川藏线上的重要咽喉要道,由十八军在1954年修建。在修建过程中,许多解放军战士英勇牺牲,其中有一名小战士因高反和疲劳不慎掉入正在浇筑水泥的桥墩中,不幸牺牲,这位战士与桥墩融为了一体。每天,过往车辆都会在此鸣笛致敬,表达对英雄们的最高敬意,每一次鸣笛,都是对那些英雄们的无声呼唤和深切缅怀。<div>现在的怒江大桥已经是第三代,第二代桥仍在,而第一代桥已被拆除,只保留了那个与英雄永存的桥墩。</div> 行人在经过大桥时,都会驻足静默,在大桥的护拦上放些食物,以告慰英雄们。 离开怒江大桥继续前行,就要经过险峻峡谷上的一段路,这个路段形似张开口的老虎嘴,所以被称为“老虎嘴”。老虎嘴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悬崖,天然限高4米2,仅容一辆车通行。如遇有大车会车通过,就将是对司机驾车技术极大考验。 车拍 车拍 穿过怒江峡谷一路前行,到达怒江边上的八宿县(海拔3200米)。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今晚在八宿休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