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小目标——泸沽湖

老史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泸沽湖在我心中是那样的神秘以致遥不可及,简直就是我心中那个不可实现的“小目标”。</p><p class="ql-block">一直听说去泸沽湖的路都是山路,弯道极多,道路狭窄,而且道路颠簸,无论是网上看来的,还是去过的泸沽湖实践过的,众口一词的说法,让我产生了恐惧和障碍,以至于终于下决心去一趟泸沽湖,也没敢开车去,而是选择乘坐旅游车。一路游玩下来才发现,那路不是一般的好走,比起在云南境内走过的很多地方的路,都要好很多。苦思冥想的挖掘其原因,最终思忖到这么一点,按照中国有三十几个省区计算,网上网民留言,真正属于云南的土著,按照概率算也就是3%,真正说云南哪条路好走、不好走,应当是这3%的网民话语权重最高,其余绝大部分网友的发言,都是依据与自己经常状态下驾驶路况比较而言的,不能说不对。这一点是人家我疏忽了,应当考虑到这种情况,以至于偏听偏信。</p><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不经一事,不会理解到其中的深意啊。</p> <p class="ql-block">终于有一天,我们下定了决心,要实现一下这个早就确立好的小目标。</p><p class="ql-block">在丽江坐上了大巴,大巴先沿着丽宁公路然后转到宁泸公路一路奔跑着,全程也就是200公里。大巴要走4个小时,自驾会快许多,因为大巴都配有GPS,全程限速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后台实时监视着。</p><p class="ql-block">这是从丽江开到泸沽湖的必经之路,沿途很长一段路程一直在金沙江两岸辗转前行,车上的游客也一直被被这条江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大巴是一站直达泸沽湖的,由于乘坐时长有四个小时之久会很疲劳,司机师傅中途选了一个地点停下了车,为的是让乘客中途有个休息放松的时间,全体下车活动15分钟。</p><p class="ql-block">这个停车位置,好像是很多车辆约定俗成的停车点,在国道上,规模还不小,有小吃、水果、咖啡等售卖,后面还有一个观景平台,恰好是金沙江的一个拐弯处,许多乘客都跑过来拍照留念,近距离欣赏这条触手可及的金沙江,江心处还有一个小平台,不知道是干什么的。</p><p class="ql-block">江水连着青山,都是绿色,只是绿的深浅不一。我们到的时间不太合适,大部分青山都在阴影里,我脑补着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眼前的景色,如果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来到,前面应当是如画一般存在的天然图幅,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最</span>原生态的美。</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停车的大多都是大客、大货,一看就是经常跑这条路的老司机,如果真是自驾路过此地,还真不一定会在这里停车,那岂不是错过了这一景。</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个停车区中,有一个摊位周围被许多游客围着,我也很好奇,凑近摊位前看个究竟,原来是现场开佛心果的摊位,只见摊主熟练的给顾客挑选好的果子开壳、钻孔、打磨、加配饰,一边干着活一边夸赞着这颗红色果子寓意着鸿运当头,带上它会让你顺风顺水……balabalabala。</p> <p class="ql-block">佛心果的价格从几十到一百不等,游客们纷纷出手,你一个我一个,把摊主忙的满头大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实佛心果是无患子树的果实,别名又叫做苦患树、木患子。属于一种落叶乔木,植株高度通常可以长到20多米高,原产热带美洲,现在全球热带地区都有栽培;在</span>中国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也都有种植。</p><p class="ql-block">至于佛心果的颜色现场开出来的什么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还真的很漂亮。其实无患子果实的本色却是本白微黄的,能开出其他颜色的佛心果,都是事先人为给果实人工着色后,又被包裹到果皮中。这种做假的手段早已被曝光多少年了,然而现场购买的火爆场面,更大的可能是游客们就是喜爱这种购物的环境和体验。属于愿打愿挨那种。</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前,虽是盘山公路,但路面宽敞、平坦,司机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我们即将进入18道拐,我们按照司机指引的方向,看见山坡上隐约可见的一道道白线,那里就是我们要走的路。</p><p class="ql-block">随着车子越爬越高,我们已经跟白云一样高了,仿佛我们就是走行进在云端的人。</p> <p class="ql-block">车子断断续续开了近四个小时,司机不时地介绍着周边的景色,直到我们的车子行进在一眼望不到头的一大片水域边上时,司机又说话了:在我们右前方的大片水体就是我们的终点站——泸沽湖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是云南和四川两省共有的一个美丽的高原淡水湖,有高原明珠的称号。</span>泸沽湖在云南这一侧隶属于丽江市宁蒗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四川省的部分则属于四川凉山州盐源县管辖</span>。</p><p class="ql-block">司机接着说:游客来到泸沽湖,一般都是围绕着整个泸沽湖游览一圈,围绕着泸沽湖有好几个码头,在码头可以乘坐泸沽湖独有的“猪槽船”游湖,还能够进入草海;著名的“走婚桥”就在四川一侧,走婚桥几乎是来泸沽湖的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湖盆区坐落于永宁盆地,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内有一个小岛——里格岛,天气好的时候,远处拍照简直宛如仙境。</p><p class="ql-block">泸沽湖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普米族、蒙古族、汉族……等七个民族的居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在泸沽湖中,还有一种被称为“水性杨花”的花也是泸沽湖的一大特色。每年的5月至10月,泸沽湖面都会盛开一种由三瓣雪白透明的花瓣,簇拥着黄色花蕊的小白花。在云南人的食谱中,这种水性杨花也是一种上好的食材,通常用它与芋头一起炖煮,或者用它来做汤,也别有风味,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丽江方向来到的泸沽湖,大巴的终点就是“大落水村”。</p><p class="ql-block">在大巴还没有开到大落水村,从一处山顶向下行驶时,远处的泸沽湖、村庄和青山,肉眼看去极其壮丽,拍成照片的效果远远赶不上真实所见。</p><p class="ql-block">我们落脚在大落水村,安顿好住宿就开始午餐,接下来就是游览规划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泸沽湖这个景区内的交通还是挺不方便的,除非你是自驾而来的,像我们这样乘坐大巴来到以后,想在泸沽湖景区内游览,交通工具就成了一个大问题。</p><p class="ql-block">景点分布在湖边各处,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也都很远,泸沽湖一周有七、八十公里之多,每个景点走走逛逛也要好长时间。总不能玩好一个景点叫一回车,再把我们送到下一个景点。沿湖的出租车也很少见,而且是跨省运营,几乎没有那个出租车公司有完备的经营手续。</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交通工具就是共享电单车。这同样是受到省界的限制,由于两个省份的运营公司不是一个,骑到省界处就是服务区的边界,再往前走会自动断电,十分令人恼怒。有一次我们在广西骑电动车就遇上一回,所以在后来想要骑行电动车时,首先考虑所在位置是不是在省、地、市的边界处。</p> <p class="ql-block">思前想后,我们决定包一辆在当地有资质在两省运营出租车的公司的车。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随意的游玩而不受时间和景点的约束。</p><p class="ql-block">走到两省交界处,跟师傅说一声:请停一下车,我想拍个照片,司机师傅就把车停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如果是私家车,那就方便多了。</p> <p class="ql-block">按照出租车司机的建议,我们沿着湖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游览,司机师傅说,这也是绝大多数游客游览泸沽湖时的选择。我们第一站就是猪槽船的码头,良心的师傅告诉我们这个码头是大落水村官办的码头,也只有这个码头最靠谱……至于泸沽湖周边好几个其他的猪槽船码头,大多是私人码头,码头主人都跟各民宿、客栈有联系,客栈老板也积极向住店客人推荐这一旅游项目,以实现共赢,大都含有一些隐形消费项目,一旦上了船……</p><p class="ql-block">来到泸沽湖乘坐一次猪槽船游湖、在草海中穿梭是很奇特的体验,光听着这小船被称作猪槽船就觉着挺神奇的。</p><p class="ql-block">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曾经有太多次的乘船经历,在江南、在岭南,穿梭海岛、穿行水杉林间、游历垛田……,所以泸沽湖猪槽船的体验我们决定就省略了。</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水面上的船之所以被叫做“猪槽船”,还有一个摩梭人口口相传的神奇故事。</p><p class="ql-block">相传,泸沽湖原本是一个既干枯又低洼的盆地,盆地中有好几个摩梭人居住的村庄,人们吃水基本靠天。有一年逢大旱,人们吃水越来越困难,于是男人们每天出去找水成为第一要务。村中一个哑童放牧时发现一个泉眼,汩汩清流日夜不息,只是水量不大,仔细观察后发现泉眼出口处有一条大鱼,控制着出水量。哑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民并带着村民来到了泉眼,时逢大旱之年,泉眼流出来的水量远远不够几个村子人的使用,于是大伙一商量,用蛮力将大鱼从泉眼处拉了出来。一开始大鱼使劲儿的晃动着身体,示意大家不要拉,然而村民们求水心切,根本没有理会大鱼的意思,村民们人多力量大,喊着号子齐心协力,终于把大鱼从泉眼处拽了出来。那泉眼没有了大鱼的控制,一发不可阻挡,滔天的水流瞬间变成巨大的洪水,大水冲走了一切,淹没了村庄,日夜流淌的大水把整个盆地变成了湖泊,从此以后就有了泸沽湖。就在洪水冲过来之时,一位正在喂猪的妇女,看到洪水来势汹汹,无处躲藏,急中生智跳到猪食槽子当中,漂在水面上算是躲过了一劫。从那时起人们竟相膜拜,用树木刻凿成猪槽样的船,成为湖上交通、<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鱼、捞猪草的生产</span>工具。</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猪槽船也与时俱进,早已变成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乘坐猪槽船游湖似乎是来到泸沽湖之游客们的必选项。<span style="font-size:18px;">泛舟</span>湖上,足<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令游人体验到摩梭人古朴的生活情节。</span></p> <p class="ql-block">即便是那些闲置、废弃的猪槽船,在草海中,在湖面上也是一种极其美丽的装饰。</p><p class="ql-block">最早的猪槽船是一种独木舟,由一根粗粗的圆木雕凿而成,因其形状像猪食槽子而得名。在过去很久很久的年代里,在泸沽湖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猪槽船是摩梭人唯一的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到现在猪槽船也是泸沽湖的一大特色。乘坐猪槽船在湖上泛舟,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享受,不仅可以欣赏湖中的岛屿和湖岸的风景,也可以听撑船的摩梭人讲述摩梭人那些有趣的传说。</p><p class="ql-block">总之,泸沽湖的猪槽船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摩梭人的智慧与勤劳,也展现了泸沽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四川境内的泸沽湖牌牌。</p><p class="ql-block">其实,泸沽湖是四川省和云南省的共有湖泊,也是由两省共同管理的一座高原淡水湖泊,湖面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0余米,最深处93米,是中国第三深的淡水湖泊</p><p class="ql-block">整个泸沽湖域,东部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水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span>属于四川凉山州盐源县;西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水面积约为27平方公里</span>面积属于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差不多两省把泸沽湖一分为二了。</p><p class="ql-block">在泸沽湖周边的原住民大多是摩梭人,摩梭人不是一个少数民族,不是摩梭族,虽然早期有关政府部门也频繁的称摩梭人为摩梭族,但是最终国家有关部门还是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归为蒙古族。</p><p class="ql-block">多少年来,摩梭人强烈要求解决族称问题,迫切要求尽快恢复摩梭族称。曾经在摩梭人的强烈要求和县委、政府以及其他各族群众的多次反映下,引起了上级的重视。但终究还是由于其在语言,地域和宗教信仰上都和当地蒙古族几乎雷同,没有得到批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梭人有自己族群的语言——摩梭语,但没有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在纳西族摩梭语中,"泸"为"山沟"之意,"沽"为"里"的意思,泸沽湖即"山沟里的湖"。</p><p class="ql-block">在蒙古语中"泸沽"是"鲁枯"的谐音,意为"落水",故泸沽湖又名"鲁枯湖"。</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草海。</p><p class="ql-block">这里水草丰茂,水鸟成群,是泸沽湖的另一片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有蓝天和远山近水,还有满地的青草,这可不是草原,更不能在其上散步、踏青,你随便一脚插进去,就可能拔不出来,因为那可不是是“海”,那片海的底部是淤泥,无异于沼泽地。</p> <p class="ql-block">草海位于泸沽湖的东南面,在四川地界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海的全长有7公里之多,平均宽约800米,所谓</span>草海是因为长年泥沙的淤积,导致水深变浅,淤积的泥沙地长出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当地人称其为“草海”。现在泸沽湖的草海已经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高原湿地。</p><p class="ql-block">草海中有鱼、虾、贝、螺丝、菱角还有泸沽湖特有的小米虾,野生牛蛙等多种水生动物。此外还有一百多种水生植物,其中十几种都是国家一类保护植物。</p> <p class="ql-block">走婚桥。</p><p class="ql-block">走婚桥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境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泸沽湖上唯一的座桥,它</span>坐落在泸沽湖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p><p class="ql-block">走婚桥是摩梭族青年男女走婚相会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因此这座桥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鹊桥”。</span></p><p class="ql-block">桥全长300米,横跨草海,桥两边有水鸟嬉戏,湖光美景与摩梭文化交融,是了解摩梭文化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据说走婚桥有两座,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能行走其上的是2008年新建的走婚桥,全长300余米,造型优美,也是由木头建造而成,桥面距离水面约80厘米,两侧有木头制成的栏杆;另一座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桥,由于部分木头已经腐烂而毁坏,散落在草海中,早已不见踪影了。</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桥上认真的、仔仔细细的寻么着桥的左右,希冀能看到一点历史的真迹,然事与愿违,也就放弃了。</p><p class="ql-block">大概是因为草海中的芦苇长的太茂盛也太高了,一叶都可障目,眼前何止千叶万叶,遮住了凡人的眼目,也盖住了日渐腐朽的“历史真相”。</p> <p class="ql-block">凡是来泸沽湖的游人,走婚桥是必到的景点。</p><p class="ql-block">走婚桥是泸沽湖上一处充满文化韵味与浪漫情调的地方,它不仅是摩梭人“走婚”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游客体验摩梭风情、领略当地民俗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走婚桥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近处的草海、湖面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走婚桥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摩梭人独特的婚姻习俗——走婚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摩梭人的社会仍然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形态,<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婚姻观念,</span>实行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p><p class="ql-block">男女青年相识相恋后,在白天的走婚桥上相互约定,男方会在晚上来到女方家中共度良宵,赶在天亮之前又返回自己家中。</p><p class="ql-block">这种婚姻形式被称为“阿注”婚姻,意为“亲密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整个泸沽湖四周环绕着层峦叠嶂的山脉,湖水清澈碧蓝,再加上被称为“东方女儿国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独有的摩梭风情,</span>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体验和亲身感受泸沽湖原始自然的宁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草海底部淤积愈来愈厚,已经开始生长乔木,看那树木的样子像是柳树,树根处仍旧是一汪湖水,这水是终年不会干涸的,柳树能终年生长在水中吗?水柳?</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湿地景色极其漂亮。要是再有一只羊、一只马徜徉其中,啃着青草,那样一幅大自然景色,简直堪称天上人间。</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要去泸沽湖最美丽的一个湾湾景点,叫做女神湾,之前听说如果是包车前往女神湾,司机可能提出来要加收额外费用,可我们的司机并没有提出这种要求,去过之后才发现要去女神湾车子单程要多行驶十几公里,而且路面不是太好走,经过数个弯曲颠簸路段后,车子到了停车场,就是一片比较平坦的沙地。停车场离女神湾还有百八十米,走几步也就到了。</p><p class="ql-block">女神湾也是泸沽湖很著名的一个湾湾。它是一个安静美丽的湾,因它正对格姆女神山,故称之为女神湾,它原名叫赵家湾,那是因为离这个湾湾最近的村子是赵家村,而且是泸沽湖周边村子当中唯一的一个全是汉族人的村庄。</p><p class="ql-block">女神湾这个名字听上去显得更加神秘梦幻,也更像一个旅游景点的名字,时间久了,赵家湾这个名字反而让人生疏了,非土著而不得知了。</p> <p class="ql-block">坐在湖边的猪槽船头上,感受微风轻拂,看着白色浪花轻拍岸边,一阵阵有节奏的浪花轻舞,仿佛是一首轻柔的乐曲,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柔的氛围。</p><p class="ql-block">这个湾有一处与其他湾湾大不相同的地方,也可以说就是女神湾独有的特色,就是湖岸的石滩。这个湾岸边完全是由石子堆积而成,没有沙子,那些石子在阳光下、在清澈的水中,泛着金黄色的辉光,宛若水下一个个小精灵一般,应当算是神女湾独具一格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是女神湾最美丽的时刻,这时女神湾的光线变得格外柔和,云朵仿佛从山中飘出,与湖水、小船共同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岸边的树木,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既明亮又斑斓夺目,是拍照绝美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一湾湛蓝的湖光,一湾幽静的丛林,让<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日落观赏地。</span></p> <p class="ql-block">女神湾的风光是泸沽湖的一处非常著名湾湾景色,尤其是在日落时光,这里的黄昏美景仿佛一幅动人的山水画。</p><p class="ql-block">湖面波光粼粼,远山如黛,那些猪槽船悠闲的漂在湖面上随风荡漾得是那么悠然自得,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随着太阳逐渐消失在群山之中,天空中的橙色逐渐增多,夕阳的余晖倒映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又一个宁静的黄昏来临了。</p> <p class="ql-block">情人滩。</p><p class="ql-block">情人滩是泸沽湖又一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我一直搞不懂“滩”和“湾”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在湖水边,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湖面,一边是一片土地、沙滩、碎石,中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一道水与陆地的分界线,陆</span>地的相对高度都比水面高。</p><p class="ql-block">上网学习了一下,也没看出个稀稠来,基本没啥区别,只是“湾”是一段有弧度的岸边,而“滩”的水陆分界线比较平直。</p><p class="ql-block">情人滩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就因为这个名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就成了情侣们必到的拍照打卡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地人说这里也</span>是欣赏泸沽湖日出、日落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这个情人滩就是一片比较开阔的水域和陆地。</p><p class="ql-block">这都是古代文人不断的吟诗作赋造就出来的。在词赋当中对句式、文字的平仄、韵律的要求,于是对水就有了不同称呼,渐渐的中国的那些山啊、水啊、水陆交界地啊,甚至水边的建筑物也都有了不同的别名和雅称,是古代文人墨客赋予了它们以丰富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比如汉语中有“江”、”河”之分,其实深究起来,国人也不一定都能分得清楚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是按照河流的大小还是按照它所在地理位置的南北称呼。而在英语里无论是江还是河,通通一个river单词以盖之。</p> <p class="ql-block">“泸沽人”很浪漫,诗和远方都可以贩卖。</p><p class="ql-block">其实正是浪漫的泸沽人,经年累月的“贩卖”着诗和远方,泸沽湖的声名和魅力传播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这些游客又像传声筒、接力棒一样,把泸沽人的诗和远方传播得五湖四海,传播到五大洲四大洋。</p> <p class="ql-block">情人滩处偶遇一女子,独坐湖边,自斟自饮,看上去有些惆怅,人家都是情侣一对对,这里的她却是独自一人,天气似乎很通人意,极好的配合着她的心情,原本晴朗的天空挂满了阴云。</p><p class="ql-block">一瓶酒早已吹干似乎意犹未尽,举起瓶子看了又看,怎会连一滴酒都不剩了呢?这是得有多郁闷和惆怅啊。</p> <p class="ql-block">我发现这几天人缘特别好,这是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在这几天的游玩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我所到的地方的人们都很想念我,什么“丽江隔壁老王很想你”、“我在普达措等着你”、“玉龙雪山很想你”……</p><p class="ql-block">这里又见到“我在泸沽湖等你”,啥时候我一下子就成了这么香的“香饽饽”了,虽然感觉它们也一定也会想其他人,但被人想、被人等还是令人挺惬意的,心情瞬间又上升了一个高度。</p> <p class="ql-block">这是泸沽湖的里格半岛。</p><p class="ql-block">里格半岛被湖水环抱,只有一条小路与陆地连接,湖光山色与半岛交相辉映,这里原本是泸沽湖摄影的最佳点之一,十分适合早晨或傍晚来此拍照,光线柔和,景色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要说来泸沽湖若是深度游,住下来,每天计划几个景点,那还真需要个几天的时间,仔细算下来,泸沽湖在湖中就有五个全岛,另外还有四个半岛,一个长岛,湾湾有十四个,还有滩滩若干,村庄九个,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风情。</p><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为著名的叫做里格半岛,它是泸沽湖中最大的一个岛,也曾经是泸沽湖的文化中心,有着许多的民俗表演和特色的手工艺品。</p><p class="ql-block">里格半岛上还有一个摩梭民俗博物馆,展示了摩梭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让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的部落。</p><p class="ql-block">据说里格半岛上也有一个情人桥,也是一个浪漫的地方,传说是摩梭人走婚的见证。情人桥上挂满了彩色的丝巾,每一条丝巾背后都有一段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只是可惜,以上所有这些都是里格半岛的曾经。</p> <p class="ql-block">里格半岛原本是泸沽湖的一个自然村落,叫里格村,小村庄里只有20多户人家,村子坐落于格姆女神山下(当地人叫狮子山——因在永宁眺望该山如静卧的狮子而得名),房舍分布在湖湾和半岛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里格村有着与别的村落不太一样的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早在2000年之前,泸沽湖的旅游业尚在萌芽状态,<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村没有任何一家与旅游有关的店铺,唯一的一家小卖部还是傍晚才开门。</span>偶尔来几个外地人,走到了村中见到里格村如诗如画的环境,便问村民可否借住一宿,<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格村的摩梭人十分热情好客,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远方来的客人,房舍也都是都是建在湖边,风景一流。住在当地土著家中,体验摩梭人的日常生活,享受大自然美丽风光,</span>里格半岛给那几个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随着来过的游客一传十、十传百,再有互联网的加持,里格村的名气如日中天,走出了云南,走出了四川。</p><p class="ql-block">当网络上盛传:<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格村民风纯朴、村民热情、几乎没有商业化的时候,也正是</span>里格村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候,短短的三、五年之间,20多户人家的村子,一下子冒出了近20家的旅店、餐厅和酒吧。来自各地的游客一股脑扎堆的挤进里格半岛,即便是没有机会住宿在岛上,也要在岛上大快朵颐上一顿,品尝湖中的水鲜,泛舟湖面捕捞水货……由于村内没有市政设施,<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乎村子里垃圾、污水,乱丢、乱排,清澈的泸沽湖遭到严重的污染,里格村周边的湖水发黑发臭,并有向湖内蔓延的趋势。</span></p> <p class="ql-block">终于政府在2005年做出拆迁要求,并要求必须于当年完成。</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里格半岛已经无法进村了,唯一的一条陆路通道已被阻断,但可以沿着这条路走到村口,司机告诉我,别下去了,下去也进不了村,就在远处看看还挺好看。</p><p class="ql-block">固执的我没有听司机的劝,我在想,都已经来到这里了,里格半岛近在咫尺,抬脚可到,走走又何妨,最多就是撞一回南墙而已。</p> <p class="ql-block">于是一路下山到了几乎与湖面等高的地面处,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铺就的沿湖路,那路铺的十分讲究,中间还有分道线,伴随着路两边五颜六色植物,蜿蜒着伸向远方,颇有曲径通幽的韵味。</p><p class="ql-block">越走越感觉这趟山下得值,就这一路的风景,为我一人独享,还有什么不满足?</p> <p class="ql-block">还没正式登岛,就看到前方的“娜鲁湾”,有些萧条破败的样子,隐约有一种要撞上南墙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迎接这条路的“娜鲁湾”,看这规模一定是岛上屈指可数的酒店饭店一类的场所,然而大门已经被几根方木钉死了,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室内的桌椅板凳还都在,只是上面灰尘已经老厚了,地面上也是杂物满地……</p><p class="ql-block">原来挺有特色的宾馆酒店也已经衰败了。</p> <p class="ql-block">换一家再瞅瞅,这个叫旅行者之家的民宿,距离湖边仅仅几米远。房子与湖水之间就是一条石子路。</p><p class="ql-block">若是住在这家客栈,二楼阳台上,泡一壶香茗,沐着阳光吹着和煦的风,面朝广阔无垠的海一样的湖,一阵阵浪涛轻拍岸边,还有五彩缤纷的小路绿植,近彩远黛。真是耳听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口呷之直冲天灵盖,妥妥的古代一个隐士所居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这又是一家什么宾馆民宿客栈的房子,建筑装修也是很漂亮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玻璃望进去明显看得到</span>已经彻底歇业了,但巨大的玻璃窗还是那么干净通透,说明这环境得有多么干净。</p><p class="ql-block">我站在玻璃窗前,给自己拍了个照,让里格半岛,让泸沽湖知道人家我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在岸边见到一个关于《泸沽湖流域实施永久禁捕的通告》,落款是丽江泸沽湖管理局。</p><p class="ql-block">看见这块通告牌,心情既欣喜又有些忧虑。欣喜的是,通告对于人类给泸沽湖有意无意带来的损害行为进行了明令禁止,大规模无节制捕捞行为不会再现,这有利于泸沽湖的休养生息,回复到原始生态的环境;忧虑的是由于禁捕,泸沽湖独有的湖鲜美味只能存在于意会和言传之中。此外丽江泸沽湖管理局权力范围有限,充其量只管理一半湖面范围,如果四川方面没有相应的规定,按照物理界描述一个系统无序度的指标——熵,以及熵增定律,四川界内的鱼儿减少的同时,云南这一侧的鱼儿不会因为受到保护只呆在云南一侧而不游过去。</p> <p class="ql-block">我认真的看了又看,现在湖边上的水跟远处的水颜色一模一样,没有生活污水排放了,污染得到了彻底的治理,水质得到了恢复,水更清,景更美。就连这条船也愿意在这里一直漂着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没能进入里格半岛,是一憾事,但是因为想登上里格半岛,沿这湖边走了好久,一路风光无限,又有湖中花仙为伴,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p><p class="ql-block">这花叫做海菜花,因为根系无需扎入泥土,只要漂浮于水面,随着风向在水面东游西逛,因而有一个别名叫做“水性杨花”。</p><p class="ql-block">海菜花的生长对水质要求极高,在有污染的地方,它会很快的死亡,在云南只要见到能生长海菜花的水域,水质一定不差。</p><p class="ql-block">海菜花在云南也是一种上好的野生菜,无论在农贸市场还是在餐馆饭店,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在泸沽湖周边有好几个这种石头垒起的,有明显的火烧过的痕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炉子样的物件。问过司机被告知这是“玛尼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玛尼堆咱见过啊,是用石头堆起来的不假,可是都没有炉膛结构啊。</span></p><p class="ql-block">玛尼堆是藏传佛教信众用来表达情感和信仰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传承仪式。‌在青藏高原上,玛尼堆随处可见,通常位于山上、湖边、寺庙旁边或道路附近,由石块堆积而成。有的石块上还刻有佛像、吉祥图案等,象征着信徒们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在带有炉膛的玛尼堆旁有这么一块牌子,也证实了这就是玛尼堆。</p><p class="ql-block">玛尼堆,藏语称“朵帮”,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p><p class="ql-block">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游客们也了解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用石头堆起来的</span>玛尼堆不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祈福、祈愿的象征。所以在泸沽湖、香格里拉等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区域,无论是</span>在溪边、湖边、路边、寺庙附近或其他适合的地方……凡是能找到石头的地方,都会看到一堆堆精心堆砌的石头,它们绝大部分都是游客模仿当地土著堆砌的玛尼堆,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人们的愿望和祝福,希望能带来好运、吉祥和福禄。</p> <p class="ql-block">看着天边的彩云才发现,太阳都到了快下班的时间了,大概是太阳也有些累了,临走时把人间的温暖也带走了许多,已经明显感觉到大气中的寒意了。</p><p class="ql-block">我知道是时候该回客栈了,人家司机师傅也为我们忙了一天了,于是跟师傅说,今天就先到这里了,请把我们整回客栈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住的客栈,前有水后有山,绝对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不知是不是因为玩的太尽兴,还是客栈风水极好,那夜睡得也极好,一觉到天明还是自然醒。</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之行,让人家我深刻体验到高原湖泊的魅力,也很遗憾里格半岛这么美丽的一个旅游资源一关了之,让泸沽湖逊色不少,从此只能远观,若干年后会不会成为一座孤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人的地方大自然就必然受损,大自然恣意恢复生长的的地方,又过于荒蛮不适合人类生活,</span>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谈何容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泸沽湖的生态保护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泸沽湖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也有着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是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如何最有效的保护好这颗高原明珠,关乎到泸沽湖的未来和发展,也关系到摩梭人的生存和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护泸沽湖、保护泸沽湖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每一位游客也责无旁贷,人人都应该爱护和珍惜泸沽湖,不要放任自己的行为,对泸沽湖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和破坏,要爱护泸沽湖的动物和植物,不攀折花木,爱鸟、爱鱼……</span></p><p class="ql-block">只希望下次再来泸沽湖时,能够见到人类的智慧让它变得更加美丽和独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