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联合国前教科文主席特维叟·莱特说:“在中国人的眼中,自己的祖先与故乡是最为重要的,中国人寻根问祖的习惯全世界都学不了!”中华文化使我们养成了尊古重史的家国情怀,也正是这些情怀使得我们重视先人、缅怀先烈!</p><p class="ql-block"> 这种独特的家国情怀也造就了国人寻根问祖的习惯,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种难以磨灭的执念。</p><p class="ql-block"> 我从1980年代便有寻根溯源的理想,奈何那时没有网络,寻根溯源极少资料。直到后来网络发达了,自己有条件出行了,才知道了一点阳城靳氏的信息。上图为在日本京都大学保存的一北魏造像碑,其中泰宁郡郡丞靳洪标,邑子靳延和赫然在列。北魏孝昌年间在端氏县西部置泰宁郡,户一千三百三十五,人口五千三百三十, 领东永安(沁水县西)、西河(山西沁水县西)、西获泽(山西阳城县西)、高延(山西沁水县境)四县。从中可以知道,我的家乡山西省阳城县1500年前就有靳氏在此生根发芽、做官、礼佛……</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想到了永平三年(510年) 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西北弥勒佛供养人靳洪畅。靳洪畅 靳洪标是否两亲兄弟?</p><p class="ql-block"> 而1500年前的山西阳城靳氏又来自哪里?是来自公元前262年战国长平之战的靳黈?还是公元前311年以前的靳尚?而在大约公元500之后的700年里阳城的靳氏先祖莫非一直默默无闻耕读于斯?还是在唐宋间行走于上党地区的泽州潞州?我们于茫茫史海中找到二十余方上党地区唐代靳氏墓志和数十唐宋靳氏碑刻记录,但是并无确切的阳城靳氏记录。直到公元1200年前后我们知道从阳城靳寨走出了焦作东王封家族靳德茂先祖。至此后直到清朝始有阳城靳氏名人出现于县志、碑刻。</p><p class="ql-block">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不忘祭奠阳城靳氏先祖,也不禁在敬仰先祖的同时,默默祈祷先祖,保佑我们找到阳城靳氏历史的来龙去脉,以便后世昭穆有序,慎终追远,继往开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