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个题目,不少看官肯定会诧异,好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处景点,放在一起好吗?我以为近期游玩时,两天内先后光顾这两处寺庙,所见所闻不吐不快,放在一起描写,是因为有可比性,也是为了省事。至于违和否,敬请各位老师指教,本人“洗耳恭听”。</p> <p class="ql-block"> 雍和宫是位于北京老城腹地一处藏传佛教寺庙,因地处京城腹地,最初是康熙帝建府邸,赐于四皇子即后来雍正皇帝,雍正年间改为行宫而称雍和宫,乾隆皇帝即出生于雍和宫,住过两位皇帝的祥瑞之地,乾隆九年改为喇嘛庙,也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庙宇,曾经的皇家寺庙,融合了汉藏满蒙民族文化元素和建筑风格,近年来,成了北京市民心目中最为灵验的寺庙,虽拒绝自带香烛,寺庙免费提供线香,由于信众和游览应景的摩肩接踵,无论是雍和宫、法轮殿菩萨香火似袅袅炊烟,虽然操着南腔北调的黄皮肤和说着不知是那国语言的“友好人士”见殿就跪,见佛就拜,尽管礼佛的姿势不那么标准,但一脸的虔诚,蛮象那么回事。</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地处两百公里外的河北正定,有京外第一名寺之美誉,本人虽非佛教徒、居士,然也曾去过普陀、五台、九华、峨眉,参观过一些佛教名山名寺,进寺之前的不以为然的固有想法,在进隆兴寺后被击得粉碎,在我的认知里也没听说佛教界有正定的位子,但来到隆兴寺后,隆兴寺寺院规制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震撼让我几乎怀疑人生。除了震撼还是震撼。</p> <p class="ql-block"> 正定隶属于河北石家庄市,距离石家庄也仅十五公里之距,以前也曾风闻民间嫌石家庄名土气,皆因近代采矿业发展和铁路的兴起而石家庄地处要冲发展而成的工业化新城,虽然底蕴不够,距历史文化名城似乎不符,而辖下正定则是历史悠久,古称真州府(真定),清雍正朝时因避讳而改称正定,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叫作正太路,石家庄曾经最有名的饭店名唤正太饭店可能也是历史的沿革,这也许是石家庄的无奈吧,当然啦民间说法不作数,但也是另类民意吧。</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建于北魏,经唐、宋、元、明、清朝修缮,除大觉三师殿焚于战火仅存遗址外,寺内其他建筑几乎完好无损呈现于世人面前,康熙、乾隆皇帝去五台途经正定,多次驾临隆兴寺,德化法喜犹如甘霖沭浴,隆兴寺如沐春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让隆兴寺涅槃重生。</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可以称得上是古建艺术宝库,这话不是我杜撰的,而是闻名世界的古建名家梁思成两次考察隆兴寺给出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初涉雍和宫,你会惊艳脚踩甬道上的金色银杏叶香客的摩肩接踵和大殿前香炉焚香的烟火燎绕,尽管雍和宫最初是皇子修筑的府邸,而不是为菩萨修筑的宝砥。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我国宫殿类建筑不是皇宫,就是跟皇家结缘的,譬如皇帝的潜砥;另一类就是供奉菩萨的庙宇建筑,仿佛概莫能外。雍和宫好像每个殿都敬奉有菩萨,故而处处香火旺旺,烟雾缭绕,香客如织。</p><p class="ql-block">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隆兴寺则显得异常冷清,一来寺庙里大殿皆为木结构,寺庙里国宝级文物除石香炉外几乎都是木材,加之寺院里的名树古木林立,唯安全虑,严禁烟火为上策,故而身临若大的隆兴寺,除了目不暇接的文物国宝外就是御制石碑是一大特色,整个寺院无一处明火,偌大的寺院似乎有些冷清,与其说隆兴寺以寺庙示人,不如说隆兴寺是一处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一冷一热,虽然说是佛门重地,仿佛两个性格迥异之,热的外向奔放,但绝不轻佻,冷的有些城府,但绝对不是拒人千里,风格不同,净化心灵,磨励心性,一心向善,恐怕是礼佛者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旅游回来后有些时日,也一直想写点东西,但迟迟未下笔,思来想去,眼前挥之不去的是雍和宫的人流和香火缭绕的盛况和隆兴寺门可罗雀和绝迹的香火的鲜明差别,可谓云泥之别。是雍和宫的菩萨灵验,引来香客趋之若鹜?还是隆兴寺不近人情的苛刻安全措施让人们望而却步?恐怕谁也说不准。国人秉性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文化一样深邃,难以参透。同属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可谓各有千秋,美美与共,各美其美。身临其境,绝无嚼蜡之感。感官的饱餐和心灵的滋润不在话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