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汕头系列之海门莲花峰

绵辉

<p class="ql-block">  海门莲花峰风景区,位于粤东的南海边陲,距潮阳棉城10公里,与深汕高速公路海门出口毗邻,汕头中心城区有公共汽车直达,在进入景区之前约200米的路口处有一个大牌坊作为标志。</p><p class="ql-block"> 正面</p> <p class="ql-block">  背面</p>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收费,所以景区设有大门。</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风景区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现以“莲峰浩气”的美称成为 “汕头八景 ”之一,集滨海自然风光、爱国主义教育、宗教文化景观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莲花峰山顶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瓣状纵裂犹如含苞待放的莲花,因此得名莲花峰。而民间却神话传说 “ 莲花峰就是被文天祥一跺脚才裂开的 ”。</p><p class="ql-block"> 公元1278年11月,文天祥起兵勤王,追踪十岁小皇帝赵昺至莲花峰,在山头眺望茫茫大海,极目寻找帝舟踪影,久望而不见,悲愤之下顿足,脚下石头裂开,如莲花瓣,所以文天祥将该峰命名为 “ 莲花峰 ”。</p> <p class="ql-block">  文天祥还用剑在安营造饭的石头上刻下“终南”二字,并且把“南”里面的“¥”改为“午”。其寓意深厚:一是,当时恰好是中午,他登上峰顶眺望帝舟,却只见海天茫茫,慨叹宋之将亡,又误以为这里就是最南端了,所以刻字“终南”;二是表达出他誓死抗元,敬忠于宋王朝的决心。诗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就道出了 “终南”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文天祥这一位精忠爱民的英雄,原潮阳县人民政府于 1987 年特聘当代著名雕塑家唐大禧设计制作了雕像。文天祥雕像高16米,巍巍屹立,气势雄伟,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神态刚毅,佩剑面海,美髯飘拂,正义凛然,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雕像底座的天然巨石上,镌刻着广东省原政协主席吴南生撰文、著名书法家启功书写、著名学者秦咢生题额的文天祥生平史传。</p> <p class="ql-block">  宋末当地著名大儒理学家张鲁庵步文天祥之后,也坚决不在元朝做官,拒绝为元朝效力,而隐居莲花峰,设书舍讲学教化村民,清贫度生。他的书舍就倚靠在莲花巨石之后,“鲁庵书舍”四个字是他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  张鲁庵的高风亮节,就连盗贼也敬畏有加,据《潮阳县志》记载,一次,有几个盗贼经过他家门口,便说这是张先生住处,不可侵犯,因而免受骚扰,邻居也得以安然,足见他德行之崇高。张鲁庵去逝后,村民们有感于他的民族气节和义务教学的义举,将他葬在莲花石前的山坡上,他的弟子林祖遵循他“生不做元朝官,死不做元朝鬼”的意愿,把墓碑上的年代刻为宋代。</p> <p class="ql-block">  明万历年间,潮阳著名学者吴从周带着母亲迁居莲花峰,在张鲁庵当年隐居的地方创建了海镜堂,义务教化当地百姓。张鲁庵不仕隐居和文天祥的精忠报国,行为各异,但同样表现了信仰坚定的气节,赢得了人们的崇敬。明万历甲午年,驻海门金吾将军江应龙和隐士吴从周在张鲁庵隐居及吴从周讲学的海镜堂云水结庐处,创建祠堂纪念文天祥和张鲁庵,取名忠贤祠。清道光四年,南澳总兵蒲立勋、潮阳县令王履祥、海门参将何岳钟再拓建成莲峰书院。</p> <p class="ql-block">  文天祥的史迹,是莲花峰风景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万人塚。1941年,日寇侵占海门港后,施行“三光”政策,惨遭杀害及饿死的百姓达一万七千多人。抗战胜利后,由慈善机构发起,将死难者骨骸集中埋葬在莲花峰下,建成“万人塚”。1995年,莲花峰管理处筹资将其扩建为园林式墓园。</p> <p class="ql-block">  花圃的前端,正中是一个以形似莲花瓣作为外壁的大花盆,</p> <p class="ql-block">  花圃左右两侧的墙上是两条标语,左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右侧:勿忘国耻振兴中华。</p> <p class="ql-block">  花圃的后面有两幅独具潮汕特色的贝灰浮雕壁画,</p> <p class="ql-block">  两幅壁画之间是九级台阶,中轴线斜嵌着一幅石雕画,再上面还有两边稍短的一级,正中放着一个香炉,上去后坟埕分四层,两侧坟手的立柱是标语,立壁是石影雕,主要内容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日寇侵略者的残暴罪行。</p> <p class="ql-block">  最高一层坟埕上面是一个墓亭,长6.5米,宽3.2米,高3.1米;四柱的亭顶是紫色的琉璃瓦。墓亭里,后壁嵌立着石刻碑文:“海门陷倭癸未夏死难同胞之墓”,左右的挽联为“创痕留史乘,怨气拥风涛”,名人题书有:“抚今思昔此恨绵绵,气吞胡羯志切复仇”和“警醒薨梦誓雪国耻,唤起国裙发奋图强”。</p> <p class="ql-block">  万人冢是中国人民受尽苦难和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它时刻警示着人们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激发人们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莲花峰风景区还有一处古迹被列为国防教育基地,是莲花炮台。</p><p class="ql-block"> 海门镇濒临南海,是练江的出海口,地理位置独特,所以明清时期都把莲花峰作为重要的海防营地。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设立了莲花营(也叫细柳营),曾在这里抗击倭寇;清康熙五十六年更是建起了炮台,由三合土筑成,呈半圆状,直径25米,护墙厚80厘米,与炮台内平面高3米。炮台安放着四尊古炮,成一字型排列,窥视着入港的海面。</p><p class="ql-block"> 这个炮台在靖海抗倭的海防上立过战功,历历在志。</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靠海的峰顶设立了一座航标灯塔,为过往的船只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由此也可以看出古炮台在海防上扼守咽喉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莲花山风景区倚山濒海,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山光海色秀丽,令人所到之处都仿佛置身于画图中,每每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山光:道路蜿蜒,绿树阴翳,花木相间,凉亭点缀,就连路旁的栏杆也变化多样,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圆顶的亭,从不同的角度看,会给你别样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峰顶有一座崇文亭,</p> <p class="ql-block">  亭中有一幅颇为传奇的独角联,等着去游览的你妙对出珠联璧合的下联。</p> <p class="ql-block">  海色:莲花峰风景区的海岸线漫长,约1200米,为了达成喜欢入海弄潮者的心愿,海边建起了一个无边际海水游泳池,这样既安全,又能眺望观赏晴空万里海天一色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风景区海滩,东西两侧胜状各异,东侧金色的沙滩平缓宽阔,细沙松软海水清澈,人们常常在这里亲水戏耍;西侧怪石嶙峋,或立或卧,有的簇拥,有的独行,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  景区沙滩上有一口奇特的水井,被人们称为“文泉井”,又叫“奇泉井”。这井蓄水量不多,可水清如镜,取之不竭,海潮大涨时被淹没,而退潮后,井水仍清甜可口。传说是文天祥勤王到这里时兵马饮水困难,他亲自率人勘察挖掘的。</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得名于文天祥登峰望帝舟的典故,不仅有文天祥等忠臣贤士坚贞爱国的史迹,而且滨海风光瑰丽多姿,所以声名遐迩,自宋代起,无数名人百姓来到这里参观游览,留下了许多丹青墨宝,有百余幅,琳琅满目,形成摩崖石刻群,被称赞为一部不朽的石头史册。</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东峰门石阶路两侧有清朝光绪年间留下的非常引人注目的“龙虎双厢”,右龙左虎两个象形草书大字。</p> <p class="ql-block">  右侧的“龙”字,是练江使者陈尚发写的,一气呵成,仿佛神龙起舞翔九天,气概非凡。</p> <p class="ql-block">  左侧的“虎”字,是清朝抗法名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题的,一笔写就,犹如双眼圆睁的猛虎,惟妙惟肖地表现出虎视眈眈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我国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刘海粟看到这两个字,深为感触,挥毫写下了“云龙风虎”,作一个总括风云际会,赋予了“龙虎双厢”新的内涵,拓展了游览者的想象联想,增添了“龙”“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风景区东面有一座“潮阳海门图书馆”,使景区的文化气息更加浓郁。</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沙滩上刻字的巨石,宛若海上碑林,成了一道别样的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风景区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莲峰古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几经兴废,1992年5月重建,规模较前壮观。</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半山北侧有一处喷泉,以假山作为背景,东端是观音菩萨赐福人间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除此以外,景区还有一个观音堂,并在临海的峰上立了一尊高大的观音菩萨雕像,佑护出海的渔民平安归来。</p> <p class="ql-block">  海门莲花峰风景区是汕头一处独具特色的胜地,既有山海交织风光的奇美,又有潮汕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有爱国英雄贤士的浩然正气,自然与文化互为一体,古朴与现代完美融合,令人目不暇接,无愧于久负盛名,很值得走一走,细细体验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