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秋甘南游

在路上

<h3>2023年9月2日下午乘k389火车去天水,开启9天的甘南游行程。<br>3日早晨到了天水,因第一站是麦积山,所以住在麦积区,离天水的主城区还蛮远的,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 <br>怕旅途疲劳我们提前一天到了天水,上午周边逛了逛,乘坐了有轨电车沿着渭河看了这个城市的基本地形。</h3> <h3>下午去了西关古城,这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有大小街巷11条,院落229个。说是古城就是原居民聚集区经过改造的旅游地,走走看看还可以,话说回来一个城市也需要这样的景点。</h3> <h3>巷内古树参天</h3> <h3>兄弟合影</h3> <h3>9月4日去了麦积山<br>从山下看见山的轮廓了,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h3> <h3>景点门口很大的一块原石,我觉得上面的题字蛮漂亮的。</h3> <h3>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h3> <h3>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h3> <h3>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石质皆为紫褐色的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h3> <h3>有点恐怖<br>介绍说:面容狞怪而不丑恶</h3> <h3>静静地守护着</h3> <h3>这尊眉清目秀的</h3> <h3>下午去了伏羲庙<br>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是中国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h3> <h3>顺道去了天水博物馆</h3> <h3>下午又去了西关古城,因是从另一个巷口进去的,走了一大半看到熟悉的景物才反应过来昨天不是来过了。</h3> <h3>9月5日游览官鹅沟景区<br>早上去了官珠沟<br>官鹅沟景区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游览片区组成,总面积达66平方公里。<br><br>早期做行程攻略时知道整个景区是个u字型从官珠沟进入中间穿过十几公里未开发区域可以到达鹅嫚沟,但这十几公里要步行,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尽管很想去冒险,想想年龄.体力还是走了回头路,坐车绕道去了鹅嫚沟。</h3> <h3>虎啸瀑</h3> <h3>官鹅天瀑</h3> <h3>下午去了鹅嫚沟,号称小九寨,经营方式也和九寨沟一样,乘景区巴士到终点,然后一站一站往回走顺道去一个个小景点游玩。<br>这是天外来石<br></h3> <h3>鹅嫚湖</h3> <h3>间歇瀑布<br>不友好的想法是人工控制的,整个景区一般,作为甘肃地区能有一个有山有湖有瀑布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h3> <h3>游览官鹅沟结束后去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br>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腊子口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此役也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h3> <h3>腊子口战役遗址<br>腊子口地处甘肃迭部县东北,是川西藏区进入甘肃内地的唯一通道,地势十分险峻,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br>腊子口素称“天险”,口子宽约30米,两边绝壁峭立,中间是水流湍急的腊子河,河上有座木桥,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br>先遣部队红4团向腊子口守敌发起攻击。由于地势险要,强攻数次均未奏效,这时一名绰号叫“云贵川”的苗族战士率先攀登悬崖峭壁到达山顶,放下用绑腿拧成的绳子,接应其他战士登上数十丈高的峭壁,到达指定位置,并迅速发出登顶成功的信号弹。山下指挥战斗的杨成武立即发出总攻开始的信号弹。山上山下,红军战士同时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9月17日清晨,红4团接连突破鲁大昌部精心布置的两道防线,胜利夺取天险腊子口。从此,红军摆脱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进入新的发展局面。<br>此次战役,红军突破了长征中的最后一道关口,为顺利进入陕甘地区开辟了通道。<br></h3> <h3>9月6日,今天上午去扎尕那,路上随手一拍多美啊。</h3> <h3>先坐景交车去了扎尕那大峡谷,这是一线天</h3> <h3>路边拍的,美极了。</h3> <h3>“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h3> <h3>这是人家拍的,上图是我拍的,一比就知道自己的短处了。</h3> <h3>仙女滩<br>怎么也和滩联系不起来,就是高山草甸。</h3> <h3>可以俯瞰对面藏寨全貌</h3> <h3>等车去九曲黄河第一湾</h3> <h3>黄河九曲第一湾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黄河,流经四川省境内,在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旁形成的著名景点。黄河在此横切径为300米,白河横切径为400米。黄河于此段流程中,为四川与甘肃之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型如&quot;S&quot;型,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第一湾。</h3> <h3>黄河九曲第一湾有它独到的美,最美的景色是在黄昏时候,日落时分,当夕阳一点点变红朝山边落下去时,整个河谷笼罩在了一片金黄之中。</h3> <h3>这是在观景台的另一面拍的,看看远处的云多美啊。</h3> <h3>9月7日上午去了花湖<br><br>花湖美景<br>是若尔盖热尔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热尔草原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在藏语中,“热”指一种名为“热”的经,“尔”指部队。因当年吐蕃国征服此地时,出兵前念了一种名为“热”的经,故以“热尔”名之。热尔草原上有三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一个。</h3> <h3>从城市去花湖,差不多可以说是从地狱去天堂。</h3> <h3>车开到景区门口顺着木栈道走了大约三四站路,一路走走看看,抬头蓝天白云,低头水草兮兮,各类不知名的水鸟窜来窜去,还不时地起飞降落这时你啥也不会想只想静静地看着。</h3> <h3>去了桑科草原</h3> <h3>去了郎木寺<br>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郎木寺处在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h3> <h3>高原上的太阳真是厉害晃得眼睛都睁不开,可发现有两个人躲在阴凉处。</h3> <h3>寺庙里的墙壁</h3> <h3>9月8日去了甘加秘境<br>甘加草原东部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古城,古城跳出了或圆或方的限制,自成一格,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角古城。八角古城不仅有丝绸之路的兴衰印记,还是古代甘青交通的要塞,也是历代政权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到现在还有保存不同时代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br>我们运气不错,这个景点不时关门谢客,去之前旅行社就告知这个景点不一定能去成。</h3> <h3>看看这城墙有多厚</h3> <h3>去了拉卜楞寺<br>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是我国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称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大师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样佛官),“拉章”音变为“拉卜楞”,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h3> <h3>如果说,在内地人眼国内最著名的学府是清华北大,那么在藏族人眼中最著名的学府则是被誉为“世界最高藏传学府”的拉卜楞寺。</h3> <h3>拉卜楞寺还是电影《天下无贼》的取景地,长达3.5公里的转经筒长廊让无数观众记忆深刻,这里共有一千七百多个转经筒,被誉为世界之最。<br><br>转经筒的起源历史悠久,相传当时藏民大多不识字,所以将经文藏于经筒中,每次转动相当于诵读一遍。长廊里的信徒络绎不绝,顺时针绕行拉卜楞寺,一边轻声念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一边伸手不断转动经筒,仿佛在用另一种语言和佛祖沟通对话,诉说着对于平安圆满的虔诚信仰。</h3> <h3>现在这里已是个集镇,这是路边拍的。</h3> <h3>这是旁边新建的院落大门。<br>我们参观了三处学院佛殿及博物馆,里面建筑装潢都非常精美,极具藏传佛教精髓。有造像.有壁画,有整面墙龛盒里放的经书,还有讲经的大堂.里面不让拍照只能看看了。</h3> <h3>9月9日早上先去了临夏八坊十三巷<br><br>临夏市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州治所在地。八坊十三巷是八座“坊”和十三条“巷”的统称,是临夏市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h3> <h3>临夏砖雕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临夏砖雕的工艺主要分为捏雕和刻雕两种,刻雕的工艺包括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等八道程序。其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种类。<br><br></h3> <h3><br>2006年5月20日,临夏砖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38。</h3> <h3>民国时期,临夏以&quot;西北三马&quot;为代表的军、政,商界人物兴建了大批私邸和寺院,这样也带动了砖雕业的兴盛。</h3> <h3>下午去炳灵寺<br>这是整个行程的重头戏,看了很多旅行社的行程安排都不去这个景点,最后找了玉屏旅游。</h3> <h3>坐了快艇游览了刘家峡水库,这是岸边的三峡石林,在快艇上抓拍的。</h3> <h3>沿途都是这种景色</h3> <h3>万笏朝天<br>万笏(hu)朝天。笏板,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手中拿的摘记上奏内容的板状物。此处怪石嶙峋,突兀穿天,峻峭如笏,题曰&quot;万笏朝天&quot;。</h3> <h3>“炳灵”为藏语“千佛”或“十万佛”之意</h3> <h3>一个圆拱龛中,左右并坐着两个佛像的造型,叫做&quot;二佛并坐&quot;。遗存的北魏佛教洞窟中,如炳灵寺洞窟、巩县石窟、天龙山石窟、云冈石窟中,都出现了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h3> <h3>壁画颜色还蛮鲜艳的</h3> <h3>位于石窟悬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弥勒大佛依山雕凿,高27米。</h3> <h3>这是到河对面拍的</h3> <h3>1967年刘家峡水库开始修建时,这尊卧佛在蓄水线下,为了保护文物现搬迁到石窟群对面专修的院落里。</h3> <h3>晚上到了兰州,去逛了兰州中山大桥夜景。<br>中山桥,是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quot;兰州黄河铁桥&quot;,桥长234米,宽7.5米,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桥,沿用至今。<br><br></h3> <h3>明天就要回家了。<br>兰州机场离兰州市七十多公里,几年前乘机来兰州时坐了2个多小时的车才到旅馆,这次有城际列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方便了不少。<br>整个行程有一半时间都在高海拔地区,团餐也不敢恭维,是一趟比较艰苦的旅程,但想想所见的美景也就值了,吃了苦中苦方为旅达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