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韩信之死

胡冬梅

<p class="ql-block">解锁韩信之死</p><p class="ql-block">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正三观。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史明智,借古鉴今。</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韩信情商太低。韩信统领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胯下之辱都能忍,他怎么可能是没有心机情商低的帅才?还有人说,问题就是功高盖主不知进退,贪婪妄念是人性最大的恶。​不管怎么样,历史是留给后人评说的。</p><p class="ql-block"> 历史没有对错,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专利 。所谓树大招风,悲剧伴英雄。春秋秦汉将,何人有善终?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韩信没有能力和魄力称帝为王,他的下场不是偶然,而是他命中注定的必然。</p><p class="ql-block"> 刘邦功成名就之后称帝了,他把眼中钉肉中刺一一干掉。虽然和朱元璋称帝后的神操作惊人的相似,但刘邦比朱元璋仁义多了,他没有朱元璋那么好杀。朱元璋对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将领毫不留情,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李善长、常遇春、蓝玉、冯胜、傅友德、胡惟庸等,都被他毫不留情地以不同方式统统干掉。他是为后世子孙清除障碍,还是太不自信,不能容人?小心胸怎么能容得下别人能力比自己强呢?无论韩信情商是否低,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就应该论功行赏,刘帮和吕后心胸足够狭碍,容不下能力强的人。还有人说,韩信用兵如神,但是为人欠缺,无德,极度自私,否则不会落地惨死的下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p><p class="ql-block"> 韩信之死的原因之一:韩信情商太低,他闲着没事去找樊哙,樊哙是他的部下,是舞阳侯,吕后的妹夫,红的发紫,韩信去找他,他接待韩信特别热情。樊哙说,没想到大王还能看得起我,他还像下级招待上级一样款待韩信,没想韩信临走时,撂下一句话:没想到我韩信竟然堕落到跟樊哙为伍的地步。这句话真是伤害性很大侮辱性也很强。</p><p class="ql-block"> 第二点,出卖郦食其。韩信打齐王,齐王有精兵20万,打仗之前,就派出一个谋士郦食其。郦食其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头子,靠嘴皮子混饭吃,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的田广准备投降刘邦。20万大军准备接受改编,都放下武器放松警惕了,这时韩信起了杀心。韩信手下有一个谋士叫剻彻,他对韩信说,你打了一路,灭了五个诸侯国,立了多大战功,人家一届书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20万大军就束手就擒,这功劳跟你不相上下,汉王刘邦没有让你停止进攻齐国,他派人说服齐国,你干嘛不进攻接着进攻齐国?现在正是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正是摘桃子的时候,于是他立刻进攻齐国,他把郦食其给出卖了。齐王一看,把自己20万大军给整没了,以为汉王刘邦给他玩阴的,于是把郦食其给放了油锅里炸了。韩信不懂:人在江湖混,迟早要还。郦食其有一个弟弟叫郦商,他在关中跟吕后萧何在一块,郦商跟吕后关系很铁,吕后看到郦商悲痛万分,吕后了解了郦商悲痛原因之后,就给郦商说,你放心,等我逮到机会,一定会为你出这口气。后来,吕后令人把韩信装到布袋子里,用棍一下下打,韩信最后惨死。吕后对韩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不给韩信一刀,让他死的难受一点。这是原因吕后杀韩信的原因之一,她也知道自己的男人刘邦容不下韩信,也是为了给自己的男人扫清障碍,所以,韩信必死无疑。</p><p class="ql-block"> 第三,韩信把齐国打下来了,刘邦很高兴,紧接着韩信问汉王要封赏,这时候刘邦被项羽追着打,打的满地找牙,没法支撑了。所以他就想让韩信出兵,这时候韩信的位置很微妙,韩信的天平偏向谁谁就能赢,他说自立,就能三分天下。韩信曾经有一个坎,就是受过胯下之辱,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证明:他当年钻人家裤裆钻的值,怎么来证明?封侯拜将。韩信打下齐国了,问刘邦要封赏,我打下齐国了,能不能封我一个王?齐国很难管理,我作为一个将军,名不正,言不顺。能不能封我一个代理齐王?韩信不懂,中国文化尚让不能争,我可以给你,你不能要。刘邦一听韩信派使者来问他要封赏,立刻就炸毛了。所有有骨气的人都忌讳别人敲诈勒索自己,特别是在自己危难时刻。当时可能会低头妥协,但是将来有一天醒过神来 ,秋后算账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韩信讨封之时,未央宫杀身之祸埋下之日。</p><p class="ql-block"> 韩信之死深层原因之四,要求刘邦封赏他为齐王,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天下已经太平了,刘邦取得天下了,头脑也发热了,没有仗可以打了,还有北部匈奴未收拾,刘邦想毕其功于一役,带着所有军队去打匈奴。刘邦问韩信一块打匈奴,结果韩信不去,心想你把我王位都剥夺了,我还有什么理由给你抬轿子?韩信借口自己身体有病不能去,刘邦很不满意,但是没说。刘邦当时有些飘了,心想就要证明给韩信看,没有你我也能打胜仗。结果他领了32万军队打匈奴,结果中了人家的圈套,白登之围被围了七天七夜,要不是陈平出了一个计谋,刘邦可能就搁那里了。刘邦狼狈地逃出来了,他本来想证明自己,结果被打的落花流水,他直接迁怒于韩信。杀心本就已经有了,打了败仗的刘邦杀韩信的念头更加坚定。</p><p class="ql-block"> 韩信之死给我们启示:司马光讲了,汉之所以得天下,大抵信之功。很多人同情韩信,就是因为他劳苦功高。司马光说,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利于人,不亦难哉。意思是说韩信跟人打交道,宽以律己,严以待人。韩信却整反了。要以君子之心待人,给别人玩阴的,谁能容你?跟别人玩心眼的人,一定死在被别人玩心眼之中。在风光无限时懂得适时收敛自己的锋芒,夹起尾巴做人,低调一点。或许,韩信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历史证明:会做人比会做事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韩信之死给后人很多启示:读史使人明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和相似。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将来的历史。作为一名普通看客,品读2200多年前的历史,感慨万千,乐在其中,读历史故事,悟当下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