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斯琴巴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十九)雪上加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戒晃晃悠悠的走着,听到背后马蹄阵阵,喊声传来:“急报,急报,诸神闪避,八万里加急,八万里加急!祸事,祸事来了,燃灯古佛归墟了,燃灯古佛归墟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戒愣在原地,他感觉不可思议,燃灯古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七尊佛,他应与天地同寿,永生不灭,他是过去佛的代表,而如来是现在佛,弥勒是未来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佛消逝,意味着所有生灵都将只看眼前的得失荣辱,会渐渐忘记惨痛的历史教训,更会淡忘挖掘、发扬和传承优秀的文化,而忘记历史则等同于背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古以来,没有历史的民族或者国家,总是轻飘飘的,仿佛孤魂野鬼,只能被操控和驱赶,没有安放灵魂的躯壳即使强壮或靓丽也是枉然,即使他游遍宇宙,也不过是在炼狱里煎熬和流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燃灯古佛是如来的师傅,如来能有今日,离不开燃灯古佛的栽培指引。有一次,蟠桃盛宴上,玉帝酒醉后赞许如来成佛之前是个情商很高、能够抓住机遇、有奉献精神的人,为佐证他的观点,他还讲了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燃灯古佛出行,途中发现前有污水,巧遇一位修行者,那人连忙匍匐在污水上,请燃灯古佛通过,燃灯古佛预言他以后能成佛。果然,这位修行者成了佛,他就是释迦牟尼,即如来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燃灯古佛代表着灵山的过去,灵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整体,过去佛归墟了,那也就意味着没有了现在佛和未来佛,那凌霄宝殿的玉帝可就少了一个强大的外援,玉帝距离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可就为时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戒曾思考过,灵山为何一定要有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同时存在才完整,曾向唐僧提出疑惑。唐僧是个严谨的人,也是一个合格的先生,他没有立刻回答,轻声说道:“吃别人嚼过的手把肉和韭菜花没有味道,你要自己深入思考推演,自己动手动脑得出的答案才记得扎实,理解的透彻!你要努力学习,要善于自学,现在你吃不了学习的苦,将来你就要吃生活的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僧虽然知识水平不高,但责任心是有的,他担心自己的一知半解误导弟子,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是本分。唐僧在取经路上,从来没有让悟空、八戒和沙僧买过多余的辅导资料,也没有在该讲经书的时候上自习,更没有课后领到山洞洞里讨要圣诞苹果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僧白天要面对各种妖魔鬼怪想吃掉自己的生死考验,还要时刻面对美女、权力和金钱等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属实已经万分紧张与煎熬,没有太多时间研究主业,总是不能安静的研读《金刚经》、《易经》《道德经》等经典名著,也情有可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僧能从一个普通的和尚晋级成仙,确实克服了诸多困难,做了很多努力,取经路上晚上休息的时候,只要没有妖魔鬼怪的打扰,他一定推掉所有应酬,杜绝一切无效社交,安安静静的读书思考,坚持向观音菩萨做周总结,月报告,他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没有付出,怎有回报,谁能随随便便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僧深知对弟子的误导可能会造成永久缺憾,他认真查找了一些档案文献资料,又向观音菩萨做了缴费咨询,还找到一些同行进行了研讨,才认真的给八戒讲解了一番,唐僧对八戒说道:“灵山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时间是假的,无过去、现在、未来,金刚经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是此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戒晃着脑袋,唐僧只好解释道:“比如说一个人,他应该有童年、中年和老年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和人生,你说这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里面,哪个阶段里的他不是他自己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僧看着八戒的脑袋摇晃的跟拨浪鼓一样,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拿一秒钟为例,如没有上一秒的过去,你和我如何拥有这一秒的现在,没有现在的这一秒,我们怎么可能有下一秒的未来?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把一秒钟分成无穷小,那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是就是无穷接近了,在这一前提下,是不是也就可以说,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是一个整体呢?反之亦然,你把一秒钟变成无穷大,那你还能区别出哪个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僧见八戒已经低下头打起了呼噜,绝望里唐僧拿起拴住白龙马的缰绳缠在脖子上,白龙马或许因为白天唐僧急着赶路抽了他几鞭子,晚上想弥补一下自己白天的过失,立刻狂奔起来,若不是悟空急忙使了个定身法,估计唐僧取经也的成个烂尾工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戒见师傅几乎用性命在教导自己学习成长,从那以后曾变得异常勤奋刻苦,一改好吃懒做,一听讲经就伏案大睡的恶习,从原来的一问三不知,变成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和主张。唐僧渐渐改变了对八戒的印象,在一次灵山举办的佛法宣讲比赛中,荣获特等奖,为唐僧赢得了诸多荣誉和赞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戒若能一直坚持勤奋进取,成佛是大有希望的,然而他跟很多凡夫俗子一样,考试落后或者失意时信誓旦旦,恨不能天天三更起五更睡,但过不了几天积习难改,渐渐忘了初心,复归浑浑噩噩,白白辜负了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芸芸众生都在奔赴在西天的取经的旅途中,成佛者寥寥可数,很多到最后不过是成为那个站在台下仰望鼓掌的可有可无的人,最多可以成为见证同行成功者的看客和陪衬,登台也是为同行者敬献鲜花与祝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僧采取的——“自残自虐式感动教学法”,被灵山推崇了些日子,后来因数个大法师走火入魔,造成不良影响,渐渐销声匿迹,无神佛谈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教书法的佛陀,一边用鸡毛掸子蘸着墨水写字,一边大喊大叫宛如疯狗要咬人,吓坏了玉帝的外孙子;教舞蹈的佛陀,拼命节食,瘦的像人干,然后几乎全身赤裸着登台表演,模仿鸵鸟遇到危险就脑袋撞地的行为艺术,达到一级伤残标准,成了报废的脑残神仙,只能靠天庭特别津贴维持生计等等,诸多事例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过一亿年之后,唐僧想起往事,曾感慨的对八戒说道:“三界内诸多事,都是如此。经本是好经,但念经者的初心各异,念着念着就念歪了,最终以讹传讹,成了蛊惑人心的源头罪证;好事本应该做好,若做事者别有用心,做着做着就做成了假大空,最终成了劳民伤财,亲者痛仇者快,好事没能做成丰碑,而变成了招人耻笑和指点怒骂的墓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燃灯古佛归墟定有惊天大事发生,八戒敏锐的预感到大厦将倾的危险,他决定即刻返回人间,留在天庭毫无裨益,甚至还会添乱,危急时刻坚守岗位,守土尽责,就是在替天行道,为民除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戒虽然回到了人间,但十分焦虑着三界的安危福祉,他深知燃灯归墟必然属实,其中定有隐情,甚至蕴含着惊天阴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帝让那驿站的站丁满世界大喊大叫,就是要看看各路神佛的态度,玉帝和如来或许有了应对和解决这个亘古以来最大的危机的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