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和顺古称“阳温暾”,因有小河顺乡前流过,清代康熙年间这里开始被称为“河顺乡”,后来,才改称“和顺乡”,含“和睦顺畅”之意。明代洪武年间,和顺的先民从四川、南京、湖广等地奉命至此屯垦戍边,世代生息繁衍。和顺古镇不仅保留了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生活方式,还孕育了无数的文化瑰宝,成为了一座充满魅力的历史名镇。</p> <p class="ql-block">2024年秋天,我们全家踏上了前往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旅程。这个位于中国云南边陲的古镇,是一个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著名侨乡,也是“云南十大名镇之首”,更有“中国魅力名镇”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在和顺古镇,你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也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元素与中国古建筑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下的白色建筑群落。那座写着“内和外顺”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不远处的拱桥横跨平静的水面,桥边游客熙熙攘攘,或拍照留念,或悠闲漫步,尽享古镇的宁静与美好。石板路蜿蜒向上延伸至远方,两旁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小镇中众多的古老建筑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沧桑,仍散发着古朴的韵味,错落有致地伫立在街边巷口,似乎向我们展示着时光隧道的历史印记,诉说着岁月沧桑的不老故事。</p> <p class="ql-block">教育家寸树声<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亚风格的寸氏</span>宗祠大门</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石板铺就的悠长小巷前行,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这些房屋大多采用砖木结构,屋顶覆盖着黑色瓦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檐斗拱,参差错落,形成高低起伏的空间形态,在</span>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街两侧建筑上挂满了一排排的红灯笼,在蓝天白云和绿植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与喜庆。</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绿植点缀其间,为这古老的地方增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虽然古镇路边布满了各种商铺,游客熙攘不断,但更多的是古朴的石板路、斑驳的旧砖墙、沧桑的老房子,以及热情淳朴的当地原居民,这使我们感受到了古镇质朴厚重的历史韵味和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让人不由流连徘徊,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行走中看见一位老者坐在家门口,嘴里叼着一根卷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又缓缓吐出,一边沐浴着阳光的温暖,一边品尝着卷烟的醇香,享受悠闲且惬意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在喜庆且有特色的百年老宅门前打卡留念,留下这难忘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入口。门上方的木制牌匾上写着“和顺人家”,两侧柱子上“地杰人灵无双境,水秀山明第一乡”的对联,描绘出了古镇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无穷赞美。</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不是品茗行家,没有品茶悟道的格局,但那喝一口滿嘴生香回味良久的云南滇红还是让我们经不住诱惑,不由得品尝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这座乡村图书馆堪称古镇的文化瑰宝。它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明清时期,被誉为“中国乡村第一图书馆”。该馆</span>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外观古朴典雅,内部藏书丰富。馆内安静祥和,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和顺人对知识的尊重与热爱,更能体会到这座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最古老的乡村图书馆装模作样的体验学习。</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文昌宫由戏台、大殿、关帝庙、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670平方米,始建于清朝顺治十二年。它虽然不是那么华丽壮观,但是它却是古镇中最美的建筑之一。它不仅是当地居民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还是当地居民参加各种祭祀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现一个穿着现代苗族服装的姑娘站在百年沧桑的乡村</span>文昌宫前,有种古典建筑与现代人文交融的历史穿越感,于是我立即上前留下了这美好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我党哲学家艾思奇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古镇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向中国悠久的历史古文化致敬</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沿着河边游玩,河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垂柳,河边洗衣亭旁几个当地中年妇女正在河边洗衣、洗菜,谈笑风声,他们使用着传统工具,展现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一座古朴而优雅的拱桥前。它横跨水面,牌坊门楼在阳光下显得洁白无瑕。门前两侧种有绿树与灌木丛,增添了几分自然之趣。河对面矗立着一座白色建筑,融入了东方古典元素,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周围的环境宁静而又美丽,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享受悠闲时光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看古镇介绍,说有一个“千手观音景点”,我们按照老乡的指点寻了过去。原来所谓的“千手观音”只不过是古镇山坡旁的一排老树,枝叶繁茂,树上众多枝杈向两边平伸出去,好似长长的手臂,于是被有心人起了个千手观音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民宿门前是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和顺早市。清晨天刚蒙蒙亮,早市就开始热闹起来。卖菜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新鲜的蔬菜,翠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带着泥土芬芳的土豆,每一样都水灵灵的。菜农们操着一口浓郁的方言,热情地向顾客介绍着自家的蔬菜,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我们虽然不买东西,但在喧闹的百年早市中游览漫步也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和洗涤。</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整个古镇仿佛披上了一件金黄外衣。我们找了一家网红店,品尝了地道的云南美食。窗外是热闹非凡的小巷,人们在街头巷尾穿梭往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镇前,我们站在一块巨大的白色牌匾前合影留念。这块牌匾上写着“和谐顺和”,象征着中国传统的“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儒家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但和顺古镇古老的建筑、淳朴的民风、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得到了一次心灵洗礼,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深印记。</p> <p class="ql-block">用一首《游和顺古镇》小诗来结束这篇随笔涂鸦吧:</p><p class="ql-block">边陲古镇韵悠长,</p><p class="ql-block">黛瓦青砖岁月藏。</p><p class="ql-block">曲巷通幽诗意绕,</p><p class="ql-block">田园秀色画屏张。</p><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情无限,</p><p class="ql-block">暮鼓晨钟意未央。</p><p class="ql-block">古韵悠然心自静,</p><p class="ql-block">此间沉醉忘归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