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到过年,家里的春联都是自己写,这也是多少年来家的传承。该写春联的时候到了,思绪不由自主飘回老家,想起小时候过年写春联、贴春联和贴年画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一到除夕,父亲早早准备好笔墨红纸,端坐在桌前,神情专注,构思春联的内容。我也忙乎起来,我负责扯着红纸,让父亲书写时纸张平整,二哥则在一旁候着,等父亲一挥笔写完,就小心翼翼地将墨迹未干的春联拿到通风处晾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记得父亲写春联常写一些如“福临宝地千秋盛,财进家门万事兴”等祈福的内容,但每年都要写“耕读人家传家久,书香门第继世长”这样一幅,也许是叮咛对家风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写好春联,我和二哥便迫不及待地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上,一人负责一端春联,慢慢展开。父亲则站在下面,目光紧紧跟随我们的动作。还时不时叮嘱几句:“你们俩小心点,别摔着,这春联可贴正咯,一年的好兆头呢!”我们俩屏气敛息,依照父亲的指示调整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仪式感,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神圣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贴完春联,便是贴年画,其中最让人期待的当属贴门神。父亲从一叠木版年画里拿出第一对——神荼和郁垒的画像。这木版年画印出的线条质朴粗犷,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味。神荼和郁垒身着古装,神色威严,手持兵器,仿佛随时准备驱赶邪祟。父亲一边将他们贴在大门最外侧,一边给我们讲古老的传说:“这神荼和郁垒是最早的门神,他们住在度朔山上,用桃枝驱赶恶鬼,守护人间安宁。”我和二哥听得入迷,眼睛紧紧盯着画像,感觉家的安全又多了几分保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接着,父亲又拿起第二对木版门神——关羽和张飞。红脸的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黑脸的张飞豹头环眼,气势汹汹。木版印刷让他们的形象更具立体感,色彩虽不艳丽,却透着古朴的力量。父亲把他们贴在大门内侧,说道:“关二爷义薄云天,张翼德勇猛无比,有他们在,咱这家里邪祟不敢靠近。”我和二哥不住点头,觉得有这两对门神“镇守”大门,家里肯定固若金汤。</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是请老天爷、财神爷和老灶爷了。把老天爷的木版画像贴在堂屋门外面的右侧香台前面,画像上的老天爷面容慈祥又带着威严,一家人虔诚地对着画像拜上几拜,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全家都能平平安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把财神爷的木版画像贴在堂屋门里面的门后头,他笑容满面,手捧金元宝,木版特有的纹理让这份喜庆更添几分真实。厨屋则贴上老灶爷的木版画像。老灶爷的画像是贴在锅底门旁边,往里倒,还不能高出灶台。一边贴还一边念叨:“老灶爷往里倒,打的粮食吃不了。”两边再配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希望老灶爷能保佑厨房平安,饮食无忧。</p> <p class="ql-block">除了这些,还有胖娃娃抱鲤鱼寓意年年有余,以及描绘五谷丰登场景的木版年画,它们色彩鲜艳,线条简洁,寄托着对丰收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过年,春联和年画虽也不少,但总觉得缺了老家过年时的那份热温暖和文化氛围。老家的那些年俗,那些贴春联、贴木版年画的日子,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浓浓的年味和亲情,永远镌刻在我的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