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年少,就当读三国——实验小学苗苗中队寒假阅读《三国演义》交流分享

小周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b></p> 名著导读 <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为通俗历史教育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胡适</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金庸</p><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杨慎《临江仙》</p> 书籍简介 <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罗贯中,名本,字彦直,另一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编作者,其他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p> 我在寒假读《三国》 论英雄 知识链接 <p class="ql-block">🏮八门金锁阵</p><p class="ql-block">八门金锁阵是《三国演义》中提及的一种复杂且变幻莫测的战斗阵型。此阵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所创,后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改良为八阵图。</p><p class="ql-block">在小说中,八门金锁阵由曹仁在新野之战中布下,以抵御刘备军的进攻。此阵分为九阵壁八门,分别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变化无穷。刘备的军师徐庶识破此阵,并指挥赵云从东南角上的生门杀入,往正西景门而出,成功破阵。</p><p class="ql-block">🏮铜雀台</p><p class="ql-block">铜雀台,为曹操于官渡之战后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所建的一座高台,为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之首。铜雀台不仅是曹操及其文臣武将宴饮赋诗、欢庆胜利的场所,也是其彰显权威、笼络人心的政治舞台。在小说中,曹操曾在铜雀台大宴群臣,并命其子曹丕、曹植等作诗赋以助兴,展现了曹魏集团的文采风流。此外。铜雀台还与大小乔等美女的故事相关联,增添了其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衣带诏</p><p class="ql-block">衣带诏是汉献帝为除掉权臣曹操而精心策划的一场秘密行动。汉献帝深感曹操专权跋扈,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于是将写有密诏的血书藏于衣带之中,秘密赐给国舅董承,希望他能联络朝中忠臣,共同商议诛杀曹操的大计。</p><p class="ql-block">董承接到衣带诏后,深感责任重大,他秘密联络了刘备、王子服、马腾等忠臣,共同商讨诛曹之策。然而,由于计划不够周密,加之内部出现叛徒,衣带诏事件最终泄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檄文</p><p class="ql-block">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声讨等的官方文书,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和格式的应用文体裁。它通常由官方或具有权威地位的人撰写,用于传达重要信息或指示,也常用于宣布战争动员、声讨敌人、揭露罪行等。</p><p class="ql-block">檄文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强烈的感召力,文字通常慷慨激昂,语言生动有力,能够迅速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行动意愿。在战争或政治斗争中,檄文往往作为宣传手段,用以鼓舞士气、争取民心,对敌对势力形成舆论压力。</p> 价值立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人到低谷不气馁,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p><p class="ql-block">对于刘备来说,每次失败都是在为下次东山再起做准备。他从没放弃对于理想的追逐,更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可能实现梦想的机会。再看诸葛亮,他的出仕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同样能不急不躁,独守内心那一份对明主的追求。这对君臣用尽耐心,做好准备,等待那个命定之人敲响自己的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2px;">偏见和嫉妒不能使人变好,但欣赏可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曹操在设计堵截劝降关羽的时候,身边的人都觉得关羽虽然答应了,但是一定有诈。而曹操却是这么说的:“云长义士,必不失信”。可见关羽的义在当时有多么深入人心和难得,就连对手曹操都能因信义而折服。</p><p class="ql-block">“义”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信仰,几千年来始终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只要中国人还在崇拜关羽这种忠义的人格精神与魅力,那么“义”这个字就会像关羽的形象一样,永远屹立于天地间。</p> 未完待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叱咤风云真好汉,莫以成败论英雄。</b></p> <p class="ql-block">阅读交流分享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黄熙宸 包宸屹</p><p class="ql-block">陆婷薇 施嘉睿</p><p class="ql-block">范周楠 蔡铭杰</p><p class="ql-block">何锶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