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自驾(下)

KW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0月28日我们乘飞机飞往开普敦。这里还发生一点意外 我的老同学订票时把时间搞错,差了整整一个月。换票时人家怎么也找不到我们的订票信息,打开手机一看,原来10月28定成11月28。幸亏还有空座,立马退票重订,虚惊一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机场租车</span></p> 西蒙小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这次入住在开普敦南边风景优美的西蒙小镇。位置刚好在开普敦市区和好望角中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镇最早由荷兰人建立,并以开普敦第一位荷兰总督西蒙·范德·斯蒂尔的名字命名。荷兰人于17世纪登陆南非,成为南非最早的“先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镇的建筑风格深受荷兰影响,至今仍保留着10多幢超过200年历史的荷兰风格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小镇的早期历史和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18世纪,西蒙小镇曾作为捕鲸站,吸引了大量捕鲸者在此活动,为小镇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入住是海边的一栋民宿,在干道旁高高的山坡上。正经的海景房,拿着房东准备的望远镜,运气好时可以看到海中游弋的鲸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女房东和他两只可爱的狗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蒙小镇是南非海军的重要基地,也是海军舰艇司令部的所在地。这一军事地位使其在南非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蒙小镇不仅以其历史闻名,还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成为旅游胜地。1982年,当地渔民发现了两对非洲企鹅,经过多年的保护,企鹅数量已超过3000只,附近的巨石滩也因此被称为“企鹅滩”,成为小镇的标志性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蒙小镇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欧洲风格的建筑和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小镇不仅是开普敦至好望角的必经之地,也是南非最像欧洲的小镇之一,展现了非洲与欧洲文化的独特交融。</span></p> 好望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望角是南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离西蒙镇只有20多公里。第二天就去往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望角: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乘坐地轨车上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这里成为自然保护区,好望角东方2千米处,并设有一座灯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望角被西方的探险家喻为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来往于亚欧之间的船舶都经过这里。现在特大油轮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取此道航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望角常被误认为是非洲大陆最南端,然距离其东南偏东方向约150km、隔佛尔斯湾而望的厄加勒斯角才是实至名归的非洲最南端。我手指处只是这个岬角的最南处。</span></p> 开普敦 桌山国家公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桌山国家公园 地处于南非的三大首都之一的开普敦,占地面积63.39平方公里,因为一座临海的山峰顶如桌面而得名,已经成为海角之城开普敦的地标性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桌山,是南非的一座平顶的山,海拔1087米,耸立于高而多岩石的开普半岛北端,山顶可俯瞰开普敦市和对面的桌湾。神奇的桌山山顶像桌面一样平坦,被当地人称为"上帝的餐桌"。桌山山脉挡住了寒流,为开普敦创造了温暖湿润的气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平顶大山的山顶长逾3千米,由此西望,可以望到大西洋,南望好望角,往北则是绵延起伏、漫无尽头的非洲大陆。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桌山”其实是一组群山的总称,位于开普敦城区西部,狮子头、信号山、魔鬼峰等,主峰开阔平坦称为桌山。由于地处两洋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地中海的奇特气候环境,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好似铺上了白白的“桌布”,有时云雾也会偶然散去,但这样的日子一年中屈指可数,而且每次也就持续数个小时。看来我们赶上这少见的好日子了。桌山掀去“桌布”,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信号山<span class="ql-cursor"></span>:位于桌山一侧,海拔350米,同样属于桌山国家公园景区。因桌山景区在维修,索道不开放。我们只好改道上了信号山。这里有独特的视角,可以欣赏到对面的桌山,也能俯瞰开普敦的城市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信号山上,放眼海湾,可见绿点球场。这里的松树,谓地中海松,树干矗立,树冠像帽子一样,远处望去,像一个个大蘑菇。</span></p> 马来风情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信号山东坡上。坐落着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马来社区——波卡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东印度公司在荷兰殖民时期从印尼带来的马来人的后代。在种族隔离时期,有色人种的住宅是不允许挂门牌号的。为了方便邮差找到自己的住处,当地人便想出了用色彩来区分不同房屋的办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波卡普仍然有人居住,每年都会重新粉刷房屋,保持色彩的鲜艳。这里不仅是开普敦的热门打卡地,更是体验南非多元文化的好去处。</span></p> 赫曼努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开普敦市区向花园大道进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途经赫曼努斯,这里曾经只是个小渔村,但如今已是繁华的大城镇。有种类齐全的宾馆、餐厅和商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赫曼努斯距开普敦仅122公里,是理想的一日游目的地,所以也深受南非本国度假者的青睐。</span></p> 厄加勒斯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厄加勒斯角 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位于南纬34°49′42″,东经20°00′ 33″。厄加勒斯角同时被定义为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交界。在历史上,厄加勒斯角是一个著名的危险海区,它位于开普敦东南约170km的乡村地区。葡萄牙航海家将它命名为“厄加勒斯角”,其意译为“针角”,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在这个地区磁北极与地理北极的方向正好一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半人高的石碑上,旧南非的两种官方语言阿非利加文和英文标明着:“你现在来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厄加勒斯角”,下面注明地理位置———“南纬34度49分42秒,东经20度00分33秒”。石基上西边写着“印度洋”,东边写着“大西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岸边布满嶙峋的礁石,海浪拍打其上,发出阵阵的啸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建于1848年的厄加勒斯角的灯塔,一百多年来屹立于此,为来往的船只照亮航程。</span></p> 莫塞尔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莫塞尔港到斯托姆河连续255公里的一级海滨公路被称为花园大道,也是南非最著名的风景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莫塞尔湾,位于南非共和国西开普省,是欧洲人进入南非的第一站,它和好望角一样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地点。如今是南非著名的旅游地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花园大道中重要的一站,海湾边的小镇常年气候温和、海水清澈、海滩纯净,早年以贝类养殖和捕捞为生,贻贝(在南非称Mossel)也因此成为这里的地名。</span></p> 克尼斯纳泻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克尼斯纳泄湖周边风光尤为旖旎,被称为花园大道上的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泄湖西边海岬的弗雷庇德自然保护区景色也格外诱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沙滩上伫立着的海礁千姿百态。蔚蓝的海水映衬着褐色的礁石,其间夹杂着黄沙白浪,好似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远处一块巨大的礁石似乎有晃动的影子,是海鸟?焦距拉近一看,原来是海钓的人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路走来,一个个海湾,景色美不胜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个海湾,正在欣赏一群团建的人们翩翩起舞。那边一个操作滑翔伞的飞行者又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美图美景真令人目不暇接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傍晚我们落脚在这个名为欧德克洛克的社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院落里活泼的孩子们在欢快的嬉戏。我们呢,在享受大厨的美食。</span></p> 普莱腾贝格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售卖工艺品的小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路边的树上停满了黄白色的牛背鹭,看来没有牛背上的虫子,吃海鱼一样活得很旺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准备登船去观鲸🐋的游客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鲸鲸🐋归来不知收获几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边踏水戏浪的人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路途中还经过一座老的铁路桥,路碑上注明这是从乔治镇到克尼斯纳老铁路,此桥名卡伊曼斯利福铁路桥,建于1925年~1928年,有近百年历史了。</span></p> 齐齐卡马国家公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公园内36米高的罗汉松,据说树龄已超过千年。</span></p> 布劳克朗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斯托姆河河口的这座大桥。有世界第三高度的蹦极(看了这块广告牌,才知道蹦极这个词还是来自于它的英文译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看这座高桥上的蹦极,挺刺激。听到传来蹦极者出发一刻的喊声,不知是源于兴奋的宣泄还是恐怖的反应,声音在深深的峡谷中回荡,显得格外绵长。但据说最恐惧的体验是在蹦极后的倒掉时刻,那时你不得不等着被拉回桥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返程路上我们找不见预定的民宿。一位热心的大叔在帮我们联系房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民宿有点意思,简约但挺有点情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的司机又开始准备正餐。因为就这一位司机,所以要保证他的饮食。每天我们都会到超市去买一些蔬菜肉类。晚上这顿正餐一般都比较丰富,少不了还要喝两口小酒解乏。但掌勺的大厨还是司机本人,所以他一路上相当辛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途中我们一般去快餐店解决一下午餐。比如麦当劳、披萨店什么的,也去过一个很正规的餐馆,点了一通,上来的还是跟快餐店的饮食差不多(下图)。似乎没见什么当地的特色餐饮店,图中的那个贴标签的是在超市买的,据说是当地的特色食品,尝了一下,好像都是些豆制品,味道不怎么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中是见过一些中餐馆,但都是在我们进餐后的“马后炮”,所以也没光顾。</span></p> 归途上的美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非的南部,我们所经过的地方都道路宽阔、土地肥沃、牛羊成群,景色宜人、赏心悦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在城镇周边,我们还是看到不少的贫民窟。那里的房屋很多都是用彩钢、破木板搭建而成,看上去条件很差。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看着营养状况还行,肥胖的不少,没见到什么瘦骨嶙峋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政府在修建、提供一些100平米左右的三居室住宅,以改善平民的生活状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即将回国,在约堡的机场大厅看见一群当地人载歌载舞,似乎在庆贺什么。在情感表达上,非洲人绝对占据NO.one,动辄扭动起舞,欢快无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南非的旅行结束了,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我澳洲的旅伴甚至觉得这里不像非洲,尤其是花园大道周边的景色跟澳洲没什么区别。有机会在10月份来这儿来旅行感受一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挑选配乐时无意中触到这个“荷塘月色”的曲子,虽然八边不靠,但挺欢快,感觉还不错,就它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