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举杯共饮,笑语连连,这幅画面光是想想就令人满心欢喜!然而,在这欢乐时刻,让我们暂且放慢举杯的速度。俗话说得好,“饮酒不服药,服药不碰酒”,这绝非空穴来风。你是否知晓,当某些药物与酒精在体内不期而遇时,它们仿佛成了一对“不共戴天”的冤家,能够扰乱酒精的正常代谢过程,从而触发一种令人苦不堪言的反应——双硫仑样反应。<br> 那么,双硫仑样反应究竟是什么?它的严重性又该如何评估?有哪些药物容易成为这场体内“战争”的导火索呢?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团,希望大家在新年期间能够安心享受节日的欢乐时光! <b><font color="#ed2308">一、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font></b> <b>1.双硫仑:</b>是一种戒酒药,化学名为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服用该药后饮酒,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出现严重不适,从而使患者达到厌恶酒精,进而戒酒的目的。该药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导致人体出现“双硫仑样反应”。<div><br><b>2.双硫仑样反应:</b>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指双硫仑或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抑制肝脏乙醛脱氢酶,阻碍酒精代谢,导致即使少量饮酒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轻者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重者可有呼吸抑制、虚脱、惊厥、心功能失常等剧等烈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div> <b><font color="#ed2308">二、哪些药物荣容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font></b> 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br>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div><br>2. 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div><div><br>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等。</div> <b><font color="#ed2308">三、“双硫仑样反应”主要的表现</font></b> <b>1.常见临床症状为:</b>颜面或全身皮肤潮红,头昏、头痛、心慌、恶、心、呕吐、发热,血压降低或休克;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前区痛、呼吸抑制、虚脱、惊厥、濒死感、意识障碍、心律失常、上腹不适、呕血、小便失禁等剧等烈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div><br><b>2.双硫仑样反应的时间特点:</b>使用有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饮酒,可早在5min即出现症状,一般多在30min,少数在1h内,很少在1h后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小儿应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后,应在停药后2周~3周,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的食物,因为小儿肝脏代谢乙醇的功能轻差,即使较低的乙醇浓度即可出现此类反应。</div> <b><font color="#ed2308">四、如果有“双硫仑样反应”,我们应该怎么办?</font></b> 1.使用任何药物期间,均应咨询医师或药师是否可以饮酒。在未得到肯定答案前,均需要严格禁酒,谨记“吃药不喝酒”。<div><br>2.若服药期间,不小心食用、使用了可能含有酒精的物品,则需要仔细观察身体的反应,若有不适,需尽快就医。若症状一直没有缓解甚或加剧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医院救。</div><div><br>3.若近期有饮酒的情况,看病就医期间需要仔细告知医师饮酒情况,以便评估、避免使用相关药物。</div><div><br>4.对于停药之后的禁酒时间,较多观点认为需至少禁酒7~10天。<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沙经开医院急救电话</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0731-82777120</b></h3> <h5><font color="#9b9b9b">通讯员:张立</font></h5><h5><font color="#9b9b9b">编辑:周世楠<br></font><font color="#9b9b9b">一审:廖志国<br></font><font color="#9b9b9b">二审:李 峰</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