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我们追寻着儿时常唱的那首《哈瓦那的孩子》,向往盼望已久的古巴。</p> 凌晨,我们在大兴机场集合,预祝我们的古巴之旅顺利、愉快。 迎着晨曦,我们开始的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 从2024年5月起,中国与古巴之间开通了直航,乘国航长途飞行,无沟通障碍,大大提高了体验感。 飞机经停西班牙马德里后,再度起飞,历经24小时,终于到达哈瓦那。 <p class="ql-block"> 古巴共和国,简称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古巴岛酷似鳄鱼,又被称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古巴总面积109884平方公里,人口1108.3万(2023年),全国划分为15个省和1个特区(青年岛特区)。哈瓦那是古巴的经济、政治中心和首都。</p> <p class="ql-block"> 1492年,哥伦布航海发现古巴岛。1510年,西班牙远征军征服古巴并进行殖民统治。1898年,美西战争后,被美国占领。1902年,美扶植成立“古巴共和国”。次年美国强租两处海军基地。1933年,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上台。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统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p><p class="ql-block"> 古巴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医疗服务和旅游是古巴主要的创汇行业,制糖业、旅游和镍出口是重要经济支柱,古巴是拉美唯一完全消除了饥饿的国家 。</p><p class="ql-block"> 哈瓦那是古巴共和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该城市是古巴和加勒比海国家里最大城市,是古巴政府所在地,许多政体机构以及商业总部也都设在哈瓦那。哈瓦那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古老教堂、城堡、广场、博物馆、纪念碑、公园、图书馆等众多,为著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乘坐老爷车绕哈瓦那城区游览。在古巴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上,能看到上个世纪30年代至50代年产的福特、雪佛兰或奥斯莫比等老车。</p><p class="ql-block"> 古巴现有美国车总计大约7万辆,由于多年来遭美国经济封锁,古巴无法从美国进口新车,加上政府限制当地人购买新车,古巴老牌汽车的主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保证汽车能够继续使用,很多老汽车是美国制造的,至今仍保留着原来的发动机、车厢和配件,还有一些汽车则因为缺少原件而被改装以继续“跑路”。其中一些较为“拉风”的车型用于旅游景点载客观光或婚礼等特殊场合租用。</p> 古巴的城市街头被称为“美国老爷车博物馆”。 <div><br></div><div> 哈瓦那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是建筑艺术的宝库,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还留有许多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有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新城是拉丁美洲著名的现代化城之一,临加勒比海,街道宽阔整齐,高楼鳞次栉比,拥有豪华的宾馆、饭店、公寓、政府大厦等,花坛草坪点缀其间,充满现代化气息和繁荣景象。</div> 以同名教堂命名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 位于古巴哈瓦那的圣卡洛斯要塞山顶上的耶稣圣像,雕像高约20米,整个海拔51米,俯瞰海湾。 <div><br></div><div> 参观海明威故居,前往瞭望山庄寻找海明威的生活痕迹。<br>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1899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享年62岁。从1939年开始,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生活了22年,而那段时期也是他文学成就最为瞩目的时期。著名的《老人与海》就诞生在那里。海明威去世后,他生前居住的瞭望山庄也被改造成了海明威博物馆,每年吸引大批书迷前来打卡。</div> 海明威出海钓鱼的“皮拉尔”号游艇,也在这里保存展出。 很遗憾,我们到来这天博物馆休息,海明威居住的房子没能参观。只能在网上下载了几张照片作为补充。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之后前往在《老人与海》真实背景地——科希玛小渔村,海明威经常在此垂钓、体验生活,并写下了不朽名作《老人与海》,海明威的游艇“皮拉尔”号当年就是在这个小渔村停泊。</p><p class="ql-block"> 海明威没有走远,就在他们中间,他是大海的儿子,永远魂牵于蔚蓝,永远在涛声中诉说!</p> 海边矗立着一座具有300年历史的古堡。<br> 村中心花园有一座亭子,里面有一尊海明威塑像。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哈瓦那以东140 公里有个地方叫巴拉德罗,它所在的伊卡克斯半岛就像是一个抛向大海的狭长的鱼钩。巴拉德罗是古巴距离美国最近的地方,从此向北就是佛罗里达海峡。由于只对国外游客开放,这里是全古巴最不像古巴的地方,却又是古巴最像天堂的地方。<div> </div><div> 古巴离美国最近的地方——巴拉德罗</div> 酒店景色漂亮。 世界上美丽的海滩之一,这里是到过古巴的人称:“不到巴拉德罗就不知道古巴的秀美”。<br> <p class="ql-block"> 集大海、沙滩、阳光、蓝色为一体的最美的海滩,也是古巴热带风情著名的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 加勒比海盗世界有名。</p> 在海豚基地与海豚亲密接触。 俏皮的海豚看到我们开始欢乐的表演,表演后还会为自己鼓掌! 刚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在龙虾。 船老大为我们做的龙虾餐,虽然简单,但吃得非常过瘾。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我们驱车前往圣克拉拉市。这是一座工业城和大学城,还是古巴革命的重要城市,切·格瓦拉的雕像屹立在城市中心,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p><p class="ql-block"> 切·格瓦拉1928年出生于阿根廷,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战争的核心人物。切·格瓦拉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59年起任古巴政府高级领导人,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切·格瓦拉死后,切·格瓦拉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p> 切.格瓦拉广场,切.格瓦拉纪念碑。在古巴革命战争中,切•格瓦拉在这里领导了颠覆巴蒂斯塔政府的一场战役。 <p class="ql-block"> 之后继续前往特立尼达,这里是一座老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徒步在始建于16世纪的特立尼达老城,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建筑,神奇的住宅、饰有浮雕的阳台、贵重木料制成的大门以及特殊红色瓦片,都增添了它原始风貌的辉煌。狭窄的街道用石板铺就,街道两旁是色彩斑斓的房屋,街道两旁的建筑物色彩明亮,在街上可以感受到18世纪古巴的风情,可以说这座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p> 登上钟楼,俯瞰特立尼达老城。 <p class="ql-block"> 从石子路看到古城历尽几百年的沧桑。</p> 第五天,我们启程去西恩富戈斯,然后返回哈瓦那。西恩富戈斯是古巴主要港口城市,有"南部珍珠"之称。因为和其它西班牙殖民城市不同,这座城市是法国人在1819年建立起来的,老城区的建筑充满着法式风情,人们又称西恩富戈斯为古巴的“巴黎”。 <p class="ql-block"> 与火热绚烂的其他南美城市相比,这里更精致,更安静。</p> <p class="ql-block"> 位于老城区中心的何塞·马蒂广场,中央矗立着何塞·马蒂的雕像,这位卓越的诗人和民族英雄是古巴的“国父”,</p> <p class="ql-block"> 托马斯·特里剧院。建于1887年, 深受法国和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剧院内部装饰非常豪华,礼堂装饰了卡拉拉大理岩、手工雕刻、还有硬木的天花板壁画。</p> 当天下午,我们回到哈瓦那。在古城堡里,有一个雪茄烟的专卖店。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巧遇店里的大师,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晚上 观看“关城礼炮仪式”。哈瓦那的莫罗城堡每晚21:00举行的西班牙点炮仪式,这是一项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传统。仪式起源于西班牙殖民时期,每天晚上9点,城堡会发射一枚炮弹,关闭城门,同时通知市民关门闭户,以防海盗袭击。</p><p class="ql-block"> 每到夜幕降临,身着西班牙统治时期华丽制服的卫兵列队步入城堡的高地,扛着枪、打着火把在城墙下巡逻。守城人举着火把用西班牙语高声吆喝。大意是:为了夜间城内安全,以炮声作为关闭城门的信号。</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莫罗城堡,更显得庄严肃穆。</p> 身着西班牙统治时期华丽制服的卫兵列队在城墙下巡逻。 点火仪式,”怦!”。 来到古巴的第六天,我们前往云尼斯山谷游览。 在那里,传统的农业,特别是烟草种植业已经保持了几个世纪。我们来到云尼斯当地一家雪茄农庄参观,了解雪茄的制作过程。古巴出品的雪茄世界闻名,而古巴雪茄中最好的雪茄,大多就是云尼斯山谷出品。 了解 研究 观察 试抽 品偿 评价 出手! 合影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尼斯山谷有“小桂林”之称,它位于古巴比那尔德里奥省,是一个拥有大量名胜古迹的地方,云尼斯的谷地因为它特殊的石灰岩地形和建筑形式在1999年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遗产。</p> 寻找印第安洞穴入口。 乘坐游船漫游神秘的印第安洞穴 史前壁画。著名的史前石壁画,是1960年,几位来自墨西哥和古巴本土的画家耗时四年时间,创作的一副长达120米的壁画,上面有恐龙,有蜗牛,还有巨人,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了,色彩依旧鲜艳! 登高瞭望台,欣赏山谷风光 在古巴的最后一天,我们游览了皇家部队城堡,城堡建于1558-1576年,是哈瓦那最古老的要塞。在几乎两个世纪期间,这充当了西班牙总部的总督府,直到总督府建成。城堡的平台上摆着了老式的火炮,城堡外侧有深深的护城河围绕,绝对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古巴国会大厦位于首都哈瓦那,建成于1929年,整体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曾经是古巴共和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所在地,现在是古巴科学学院和古巴科技和环境部的所在地。国会大厦是古巴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因为这个建筑完全模仿美国白宫的设计,故又被称为小白宫。 古巴国会大厦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服务的导游是古巴本地人纳斯先生,纳斯虽会讲中文,但沟通还是不太顺畅。旅行社及时为我们增派了当地中国留学生小李协助,小李工作很认真,为我们的古巴行提供了很大帮助。为我们开车的一位当地黑人司机,驾车技术好,很职业。</p> <div> 在哈瓦那,我们下榻的酒店是古巴国家酒店,这家美丽的酒店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酒店1930年建成,是古巴最高档酒店,是哈瓦那乃至整个古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酒店有很大庭园,风景优美,椰林飘逸,海风吹拂,访客可以在舒适的内廊酒吧,享受户外阳光美酒。</div><div> 酒店见证了古巴的历史变迁,也接待了世界许多国家首脑政要、名人,它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沉淀,让人在享受奢华的同时,也感受着浓浓的历史氛围。</div> 酒店内古朴典雅,极具年代感,带指针的三段门电梯,枣木色的前台,黄铜色的珐琅窗格,以及斑驳的马赛克和地砖——都是当时美国早期最流行的风格。 伴随丰盛的早餐,客人还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音乐家投入的演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酒店后面的庭院风景优美。 酒店面向加勒比海。 酒店一层的酒吧,实际就是一个博物馆。 酒吧里挂满了曾经下榻的名人的照片,包括各国政要、各界名人,让人惊叹。 在这里也悬挂着我国领导人的照片。 我们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位于酒店2层的211房间是又一处旅游景点:黑手党套房。1946年12月来自纽约、芝加哥、迈阿密等地的黑手党头目在这里举行了美国黑帮史上著名的哈瓦那会议。 <div> 古巴的行程就要结束了,总体感觉像是回到了我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几天的游览和了解,对这个国家有了初步的认识。</div> 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卡斯特罗掌握政权后,他没有继续维持此前古巴与美国所谓“互帮互助关系”,为了推翻美国对古巴的肆意操纵和控制,实行了私有土地国有化,统一耕种,粮食统一分配,如此一来,古巴再也不用通过进口美国的粮食来解决人民的温饱。然而,这一做法却引发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开始停止了此前对古巴的所有经济援助,紧接着又关停进口古巴食糖、对古巴实行贸易禁运。卡斯特罗不仅没有向美国妥协,反而还对美国进行了反击,将位于古巴的所有美国企业都收归于国有,并歼灭了入侵的美国雇佣军队。<br><div> 1961年,卡斯特罗正式宣布古巴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国家的经济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同时争取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建立起一套社会保障系统,特别是在教育、医疗领域的发展,其文盲率与婴儿死亡率之低,居世界前列。</div><div>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又加大了对古巴的封锁力度、制裁与古巴开展贸易、或者进行经济援助的国家,使古巴经济受到极大打击。面对美国接二连三的打压,卡斯特罗一方面开始放宽个体经济政策,让更多的古巴人民可以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同时发展医疗和旅游,提高国民收入;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比如中国。近年来,古巴还重视改善同拉美国家的关系,鼓励外资在古巴建立联合企业,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目前古巴是拉美唯一完全消除了饥饿的国家,实行全民医疗免费,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免费教育,工作由政府统一安排,住房由政府分配,生活用品计划供应,人们的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不大。</div><div> 美国对古巴几十年的经济封锁,使其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根据联合国数据,在过去六十多年中,美国的制裁给古巴经济造成了至少1300亿美元的损失,人民生活面临诸多困难,仍然面临药品供应不足、食物匮乏以及电力短缺等种困境。</div> 市场供应不足,食物匮乏。 在离城市较远的郊区,有些公交车是用这种卡车改装的,还有不少人出行靠马车。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中歺馆——天坛饭店。哈瓦那中歺馆屈指可数,这家味道很纯正,老板也非常热情,我们在这里吃过三顿饭,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非同一般。</p> 同我国六七十年代一样,古巴政府把国家最好的条件提供给了外宾,国外游客的吃住行与当地老百姓完全不同。相信古巴人民定能在其政府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坚持走发展经济的正确道路,在不远的未来,古巴有望打破美国的封锁,迎来经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