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化妙境写胸怀一一谈谈刘庆南和书法作品

张馨妍

<p class="ql-block">刘银叶撰文</p><p class="ql-block">二零一八年,我在北京宋庄举办个人画展,刘庆南乡党从七八十里远的地方赶来站台。那分真诚与炽热是我非常感激!</p><p class="ql-block">我和刘庆南先生都是湖南省娄底人,他在北京工作,事业春风得意!而我那时只是一个刚退休不久的业余艺人!从认识他到那天他来宋庄张大千艺术馆赶赴我的个人画展,只是第二次见面,以他少将与名人的身份,的确是给了我面子的。所以庆南先生的大气与文雅,如一缕春风,吹遍我莽莽森林的绿草丛里,使人非常的惬意!</p><p class="ql-block">刘庆南先生的书法以隶书为主,兼耕行书,因他心怀伟人情结,其内容大多写的是毛主席的诗词。当然,你要他写别的内容,他也会不假思索,随手可书。</p><p class="ql-block">刘庆南虽然专攻隶书,但三十多年来,刘庆南临摹过二王行书《集字圣教序》、《兰亭序》、五代杨凝载《韭花帖》、《神仙起居帖》;再临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后临《张猛龙碑》、《杨大眼》、《魏碑龙门十二品》。《黄自元构架帖》得其结构精髓,变化无端,其行列峻健,跳走如飞之要领。草书追随怀素《千字文》、王铎《草书诗卷》、黄庭坚《诸上座帖》。得行笔疾速欲达,线条动感,意态狂敏,笔法合体法度,集百家之长,创出自己的风格。</p><p class="ql-block">隶书,临摹《汉六碑》;篆书习《石鼓文》、《散氏盘》等等。达到“临摹心意作,笔运健知行”。以文人书卷爱不释怀。沉浸于书法浩瀚海洋,吮吸着书法大家之精华,提升书法理论知识,积淀着书法功力。立境高远,方始随心,书以达情,醉心于墨池书案之中。常常自曰:“笔墨纸砚常相伴,三更半夜拜古人”。</p><p class="ql-block">刘庆南隶书风格变化丰富,既有长邪角趣的笔法,也有规旋矩折的形态。纤波浓点,错落其间,宛如钟虡设张,庭燎飞烟。碑中的字迹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p><p class="ql-block">刘庆南先生的隶书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他每临一块碑刻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笔一划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p><p class="ql-block">古人云,夫书道之变迁,犹如江河之流转,各朝各有其致,各代各有其妙。晋唐兩宋,书者多用湿笔润墨,以绢为载,墨色丰润,线条流畅,若行云流水,自然天成。然至元代,书风丕变,渴笔润墨蔚然成风,盖因纸张之进步,绢之地位渐微。</p><p class="ql-block">生纸者,未经加工,质地疏松,吸水性强,易使墨色滲透洇化,故书家常將其加工为熟纸或半熟纸,以适应渴笔之需。此种纸张,表面纹理清晰,纤维分明,与光滑之丝绢迥异,能更好呈現笔法之变幻,墨韻之深沉。渴笔之妙,在於笔尖稍干,笔肚少液,运之际,墨液隨笔势渐次渗出,形成干湿相宜、浓淡相间、虛实相生之效。庆南先生的书法,不仅纸张与用墨很讲究,而且近年来,对隶书的结构也有自己的创意,这是难能可贵的!</p><p class="ql-block">有人评价他:从军生涯与翰墨苦功,锤炼了他的情怀和胸襟,也成就了他在书法艺术之路上的涅槃。作为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刘庆南先生为人耿直,胸襟开阔,性格豪放。字如其人,他笔下的作品,浩然正气,也都能够涤荡心胸、催人奋进。军魂入书铁胆雄心,畅神畅志,艺术造诣荣身益世!这是知音之语,说的是大实话!</p><p class="ql-block">其云也,水蒸而成且有飘然之境,其高雅之书也,墨精使者闻</p><p class="ql-block">之而飘然以随!能与人对话,与心灵相通!我的家门兄弟与老乡刘庆南先生,乙已青蛇新春之际,愿您新年新气象,愚人刘银叶在此恭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