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金安与郑中平两位老师相约,各自约上一位好友,元月17日至22日共六天,开车自驾前往山西运城等地,拍摄火烈鸟、勺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p><p class="ql-block">陈老师约好了奚路老师,老郑电话邀约我,我也正有此意,而时间也正好,查看当地天气也不错,于是欣然同意,共同前往。</p> <p class="ql-block">六日行程及拍摄计划预案:</p><p class="ql-block">D1.第一天,元月17日,星期五,早6点从武汉出发,全程740Km,预计途中时间9小时(含午餐时间),下午15时抵山西运城市,宿运城酒店;</p><p class="ql-block">D2.第二天,元月18日,星期六,全天运城盐湖拍火烈鸟,宿运城酒店;</p><p class="ql-block">D3.第三天,元月19日,星期日,全天拍火烈鸟,下午17时前往山西翼城县,行程142Km,时间1小时50分钟,宿山西翼城县酒店;</p><p class="ql-block">D4.第四天,元月20日,星期一,全天翼城县南梁镇南乔拍红、白腹锦鸡打斗,宿山西翼城县酒店;</p><p class="ql-block">D5.第五天,元月21日,星期二,全天翼城县南梁镇林檎拍勺鸡,宿山西翼城酒店;</p><p class="ql-block">D6.第六天,元月22日,星期三,早餐后返程,下午抵汉,结束此行。</p> <p class="ql-block">此次行程约2500Km,分别在山西远城市盐湖区、平陆县,临汾市翼城县,长治市沁源县,三个市四个县(区)拍鸟雀,成果颇丰,总结整理下,希望能给愿意去这里拍鸟的朋友们,予以帮助和借鉴。</p><p class="ql-block">此行共拍到约28种鸟雀:</p><p class="ql-block">①国保一级2种褐马鸡<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冠长尾翅</span>; </p><p class="ql-block">②国保二级6种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大天鹅、斑头秋沙鸭、橙翅噪鹛。</p><p class="ql-block">③其他鸟雀10余种:凤头潜鸭、红头潜鸭、反嘴鹬、环颈鸻、蒙古沙鸻、绿翅鸭、针尾鸭、中华长尾雀、灰眉岩雀、普通䴓、沼泽山雀。</p> <p class="ql-block">D1.第一天,元月17日,星期五,多云,-2/13℃。开启自驾山西拍鸟六日行第一天,行程740Km。跨过长江、黄河,抵达山西运城盐湖解洲,拍到了心心念念的火烈鸟。</p> <p class="ql-block">清晨5时30分,相约在武昌中南路薛记•牛肉面统一早餐,6时准时出发。</p><p class="ql-block">谁知道大家都很激动,5时奚路老师第一个到达,随后陈金安、郑中平老师和我,都陆续抵达汇合点,5时15分全部聚齐,5时38分,比计划提前了二十分钟出发,正式开启出西拍鸟六日行。</p> <p class="ql-block">7时08分,途经孝感安陆服务区,短暂休息,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8时05分,由于奚老师突然晕车,感觉不太舒服,于是决定在枣阳北服务区再休息一下,顺便加油充电,而后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15时抵达山西运城盐湖区解洲镇硝池火烈鸟拍摄点,这里已经有十余位老师架着长枪短在此拍摄,四只火烈鸟在湖中睡觉。看光线不错,于是我们赶紧支起设备,准备拍摄。</p> <p class="ql-block">15时30分左右,火烈鸟午睡结束,开始觅食,之后出现洗澡、展翅等动作,并有一次两只火烈鸟出现斗嘴接触。</p><p class="ql-block"> 拍摄到17时,感觉光线变暗,估计火烈鸟也不会有太多表演了,于是去住地晚餐住宿,结束山西拍鸟第一天行程。</p><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天可谓是经历多多,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一是结识了新朋友,我与陈金安、奚放两位老师都是第一次同行,一见如故。古语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p><p class="ql-block">二是从武昌出发,跨过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从南方到北方;</p><p class="ql-block">三是观看了沿途湖北、河南、山西的景色,从湖北秋冬的浓妆艳抹,到河南、山西冬天裸露的山丘和光枝,感受南北的差异;</p><p class="ql-block">四是学习了多音字解,知道了解(hai害)州,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解字在此不读(jie解)和(gia改);</p><p class="ql-block">五是安全抵达运城盐湖,拍到火烈鸟,并且还有两只交流互动等画面。</p> <p class="ql-block">大红鹳,是红鹳目红鹳科火烈鸟属的鸟类。又叫大火烈鸟、红鹤、火鹤等。</p><p class="ql-block">体大而甚高(130厘米)的偏粉色水鸟。雄雌相似,嘴粉红而端黑,嘴形似靴,颈甚长,腿长,红色,两翼偏红。亚成鸟浅褐色,嘴灰色。</p><p class="ql-block">大红鹳主要栖息在盐水湖泊、沼泽及礁湖的宽阔浅水域。常结成一起生活,飞行时颈伸直。</p><p class="ql-block">多立于咸水湖泊,嘴往两边甩动以寻找食物。食物主要以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蠕虫、昆虫幼虫等为主,偶尔也吃小的软体动物和甲壳类。</p><p class="ql-block">性机警、温和,善游泳,但很少到深水域,飞行慢而平稳。结群活动。飞行时颈伸直。</p><p class="ql-block">大红鹳在中国属于“迷鸟”,非常罕见。近年来在中国新疆、青海、山东、河北、江苏、浙江、陕西等地多次零星出现。</p><p class="ql-block">大红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性情温和,胆怯机警,是动物园中受人喜爱的观赏禽鸟。</p><p class="ql-block">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理毛展翅。</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沐浴。</p> <p class="ql-block">夜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圣鑫民宿。</p> <p class="ql-block">D2.第二天,元月18日,星期六,<span style="font-size:18px;">晴,-6/9℃。</span>上午运城盐湖拍火烈鸟,<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获火烈鸟起飞;下午</span>运城平陆游拍,收获斑头秋沙鸭、大天鹅等,夜宿临汾市冀城县酒店。</p>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继续在运城盐湖区解州镇硝池拍火烈鸟。</p><p class="ql-block">按鸟导说的时间7时30分抵达昨天的拍摄地,由于对当地冬季硝池盐碱地情况不熟,车辆略微偏出路面,不曾想尽然被陷入盐碱地中,出不来了。</p><p class="ql-block">好在拍鸟的人中,正好有开着大马力车辆鸟友,一说马上就顶力相助,当时就拖出来了,否则怕会影响当天的拍摄心情。</p><p class="ql-block">此开局不利,或许也预示着今天的拍鸟也会一波三折。</p><p class="ql-block">果然说中了,不知道啥原因,直到上午10时40分,才发现四只火烈鸟停在硝池大湖区。</p><p class="ql-block">于是鸟导通知大家带上相机转移战场,步行十分钟到大湖区。</p><p class="ql-block">就见一路长长的队伍,有男有女,抱着扛着长枪短炮,紧赶慢赶赶到大湖区,好在这里四只火烈鸟扎堆在一起。</p><p class="ql-block">10时50分,火烈鸟四只同框拍到了,大约五分钟左右,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了一架无人机,鸟导连忙制止,但是苦于不知道是谁的,只能是空喊而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开始四只火烈鸟还是悠然自得的在那里安静的觅食,估计是被无人机惊吓了,四只同时起飞,好在当时大家注意力集中,抓住了机遇,大多都拍下这四只火烈鸟起飞的过程,我既拍了照片,还拍了视频,可谓是圆满。</p><p class="ql-block">这其中发生了两个小故事,在这里也分享一下:</p><p class="ql-block">一是一位摄友,还是没有把握住机会,拍到火烈鸟起飞,原因是他当时被无人机干扰,去关注无人机在哪了,而忘记拍火烈鸟的事了。</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件更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居然有一位摄友,拿错了别人的设备,本来自己带去的是大炮,却搬着别人的小炮换地方去拍火烈鸟。</p><p class="ql-block">到拍摄时,才发现拿错相机,忙了半天,做好事帮别人拍了起飞全过程,自己的相机没有记录。</p><p class="ql-block">今天收获最大的是被搬错相机的那位摄友,正好是两个人,当时他们去附近上卫生间,等回来时发现其中一个相机不知了去向,而另一个人的相机在,且转移战场的人都走远了,再跟去或许也拍不到。</p><p class="ql-block">他们俩只好在原处等待,谁知道被惊飞的四只火烈鸟,又飞到了他俩面前,有相机的人正好拍下完美的降落,同时一落地,其中两只火烈鸟就开始争地盘打斗,都被他记录下来了。</p><p class="ql-block">这样两台相机,其中一台被别人拿错,拍到了火烈鸟起飞,留下的人和相机拍到降落和打斗,非常完美。</p><p class="ql-block">而我们拍起飞的,实在是没法拍到降落和打斗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呵呵,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拍鸟的人多了,什么故事都会发生。</p><p class="ql-block">火烈鸟飞走了,又回到了早晨大家守候的地方,只能再次搬家,返回原地。</p><p class="ql-block">不过经过这一折腾,摄友们着实累了一把,火烈鸟估计也累了,没多久就开启了午睡模式。</p> <p class="ql-block">湖中的四只火烈鸟悠闲的觅食和休息,</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感觉到了外界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起飞。</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在空中飞翔。</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根据当时状况,四人决定下午调整一下计划,去运城平陆大天鹅景区拍熊猫鸭,晚上直接临汾翼城县住宿。</p> <p class="ql-block">到了平陆大天鹅湖景区,很快就找到了距离较近的熊猫鸭,开始拍摄。</p><p class="ql-block">只可惜近距离的熊猫鸭较少,且没有抓起鱼来,只拍到了它的呆版和大天鹅、凤头潜鸭、红头潜鸭。</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地方,个人感觉主要是适合拍日出落时,天鹅群飞吃食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斑头秋沙鸭。</p> <p class="ql-block">斑头秋沙鸭 ,是雁形目鸭科斑头秋沙鸭属的鸟类。斑头秋沙鸭单独成一属。又名白秋沙鸭,俗名花头锯嘴鸭、鱼鸭、狗头钻、小秋沙鸭、斑头秋沙鸭、熊猫鸟,或简称白秋沙,是一种细小的鸭,介乎秋沙鸭属及鹊鸭属之间,它们会与鹊鸭混种。是比较罕见的鸭类。</p> <p class="ql-block">体型小(40厘米)而优雅的黑白色鸭。</p><p class="ql-block">繁殖期雄鸟全身雪白色,但眼罩、枕纹、上背、初级飞羽及胸侧的狭窄条纹为黑色。体侧具灰色蠕虫状细纹。雄鸟的黑色眼罩就像是长了熊猫眼,因此又被鸟人们戏称为“熊猫鸟”。飞行时黑白分明,特征十分显著。</p> <p class="ql-block">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Ⅱ级(2021.02.05)</p> <p class="ql-block">凤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又名泽凫、凤头鸭子、黑头四鸭。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雄鸟除腹部、两胁、翼镜为白色外,余部黑色。头带长形羽冠。雌鸟全身大致为褐色,头上羽冠较短。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雌雄共同参与筑巢、雏鸟的养育。常见于湖泊及深池塘,潜水找食。飞行迅速。</p> <p class="ql-block">红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又名红头鸭、矶凫、矶雁,英文直译为普通潜鸭。雄鸟头、颈栗红色;雌鸭头、颈棕褐色;余部与雄鸟相似。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有很好的潜水技能,食谱也从水草到小鱼小虾分布甚广,爱吃马来眼子菜,少食谷粒;动物性食物有软体动物、鱼、蛙等。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p> <p class="ql-block">大天鹅 ,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的鸟类。别名天鹅、咳声天鹅、白天鹅、黄嘴天鹅、鹄、白鹅。体重约10千克,体长达1.5米,全身的羽毛均为雪白的颜色,只有头部和嘴的基部略显棕黄色,嘴的端部和脚为黑色。分布于北欧、亚洲北部,越冬在中欧、中亚及中国,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下午18时结束当日拍摄,前往山西临汾冀城县,20时20时抵冀城住宿,准备明天拍摄勺鸡等。</p> <p class="ql-block">D3.第三天,元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19日,星期日,晴,-6/10℃。</span>山西临汾翼城县南梁镇林檎拍勺鸡无果,收获红腹锦鸡和小雀。</p> <p class="ql-block">清晨6时,按计划吃早餐,而后前往今天的拍鸟点翼城县南梁镇林檎。</p><p class="ql-block">按导航7时抵达林檎,这里是南梁镇小庙村林檎自然村,路边有个停车场,停车场距鸟点边,还有约700米左右的山间小路,需步行前往。</p><p class="ql-block">由于小路只有入口处有牌子指示,中途没有标志,很容易走错。</p><p class="ql-block">我们每到一岔路口,陈老师就与鸟导视频问路,于是没有走错。另有两位老师没有问清楚,走错后返回来,多走了的一里多路。</p><p class="ql-block">上午阳光明媚,勺鸡没有出来,只有红腹锦鸡和几种小鸟来访。</p><p class="ql-block">午餐后继续等待,直至17时45分仍然没出现。</p><p class="ql-block">不过虽然勺鸡没有见到,红腹锦鸡和星鸦等鸟雀表现不错,也算是收获满满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拍到红腹锦鸡(雌雄),星鸦、松鸦,橙翅噪鹛、灰翅噪鹤、灰眉岩鹀、沼泽山雀。</p> <p class="ql-block">红腹锦鸡</p> <p class="ql-block">红腹锦鸡,是鸡形目雉科锦鸡属的鸟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雄鸟长约1米,雌鸟长约60厘米。雄鸡金黄色,下体通红。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极为美丽。</p><p class="ql-block">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喜有矮树的山坡及次生的亚热带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p><p class="ql-block">栖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多岩山坡,活动于竹灌丛地带。以蕨类、麦叶、胡颓子、草籽、大豆等为食。</p><p class="ql-block">3月下旬进入繁殖期,筑巢于乔木树下或杂草丛生的低洼处,每窝产卵5~9枚,孵卵期22天。</p><p class="ql-block">产于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p><p class="ql-block">有人提议将红腹锦鸡作为中国国鸟。宋代以后帝王衮冕“十二章”中,“华虫”的原形就是红腹锦鸡。也许,传说中的凤凰的原形就是红腹锦鸡。</p> <p class="ql-block">红腹锦鸡(雌)、松鸦。</p><p class="ql-block">松鸦 ,是雀形目鸦科松鸦属的鸟类。是一种分布极广泛的鸦科动物,小型鸦类,体长约320毫米,外形与生活习性均似乌鸦,但羽毛鲜丽,整体近粉褐色,具白色下背、腰及喉羽。翅上有辉亮的黑、白、蓝三色相间的横斑,极为醒目。</p><p class="ql-block">松鸦是农利益鸟。松鸦和戴胜都俗称山和尚,但两者差异很大。</p> <p class="ql-block">星鸦</p> <p class="ql-block">星鸦,是雀形目鸦科星鸦属的鸟类。长32公分,体羽大都咖啡褐色,具白色斑;飞翔时黑翅,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白端很醒目。</p><p class="ql-block">分布于古北界北部、日本及中国台湾;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及中部。同时也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如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多栖息于针叶林带。</p><p class="ql-block">单独或成对活动,偶成小群。栖于松林,以松子为食。也埋藏其他坚果以备冬季食用。动作斯文,飞行起伏而有节律。</p><p class="ql-block">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p> <p class="ql-block">橙翅噪鹛</p> <p class="ql-block">橙翅噪鹛,是雀形目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p><p class="ql-block">是中等体型(26厘米)的噪鹛,是我国特有鸟类,留鸟。全身大致灰褐色,初级飞羽橙黄色,臀及下腹部黄褐。</p><p class="ql-block">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p><p class="ql-block">橙翅噪鹛是中国特产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中国西南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噪鹛。</p><p class="ql-block">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Ⅱ级(2021.02.05)</p> <p class="ql-block">灰翅噪鹛</p> <p class="ql-block">灰翅噪鹛,是雀形目噪鹛科Iant鸟类。羽色图纹丰富,特征显著。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亦较普遍,留鸟。国内分布于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山西文水以南、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各省,东至江苏、浙江、福建,南到广东、香港、广西,西至云南西部、四川、贵州和西藏东部以及昌都等地。成对或结小群活动于次生灌丛及竹丛,有时于近村庄处。</p> <p class="ql-block">中华长尾雀,是雀形目燕雀科朱雀属的鸟类。</p> <p class="ql-block">灰眉岩鹀</p> <p class="ql-block">灰眉岩鹀,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灰眉子、灰眉雀。</p><p class="ql-block">分布于俄罗斯、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河北、内蒙古、青海、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p><p class="ql-block">喜干燥而多岩石的丘陵山坡及近森林而多灌丛的沟壑深谷,也于农耕地。</p> <p class="ql-block">沼泽山雀</p> <p class="ql-block">沼泽山雀,是雀形目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又名小仔伯、仔仔红、红子、小豆雀、唧唧鬼子、泥泽山雀。</p><p class="ql-block">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俄罗斯、蒙古、日本、中国、印度、缅甸区域的鸟类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沼泽山雀虽然名字中有沼泽二字但实际上并不栖息在沼泽中,他们常在针叶林阔叶领或针阔混交林中高大乔木的树冠活动,偶尔也到低矮的灌丛中觅食,在近水源的林区更易见到,这也许就是沼泽二字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D4.第四天,元月20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星期一,晴转多云,-6/13℃,轻度雾霾。</span>山西临汾翼城县南梁镇林檎,勺鸡又一次爽约,下午转场南梁镇南乔,拍到红、白腹锦鸡精彩画面。</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p><p class="ql-block">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p><p class="ql-block">今天7时30分抵达小庙林檎勺鸡鸟点,这里今天只有我们四个人拍摄,依然是天气很好,阳光明媚。</p><p class="ql-block">但是一上午,勺鸡仍然没有露面,还是昨天那几种小雀来此光顾,连红腹锦鸡雄鸟,来的都很少,只有一二只出现,而且时间很短。</p><p class="ql-block">据鸟导说勺鸡前几天,连续出现,且来水池饮水。但是我们守的二天却没有见到一根毛。</p><p class="ql-block">查询前几天天气,基本上都是零下10度左右,且白天最高气温也在5℃以下。感觉这或许是勺鸡不来的主要原因,前几天基础温度低,水冻成冰,地面也冻住,不好找吃的,特别是找水喝很难。才会到山顶觅食饮水。</p><p class="ql-block">而我们这两天,午间温度都在10多度以上,夜间温度都在-5℃以上,到处可以吃到东西我喝到水,所以不必要出现在山顶这里。</p><p class="ql-block">午餐后,下午二点转场到山西舜翔野生动物养殖基地拍摄,该基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南坡村前乔自然村。</p><p class="ql-block">这里有白冠长尾雉,白鹇,红、白腹锦鸡,石鸡等,还有一些雪,顺便拍了一下。</p><p class="ql-block">在拍红、白腹锦鸡觅食时,拍到两只红腹锦鸡打斗,红、白腹锦鸡在一起觅食时偶尔也会争斗一下。</p> <p class="ql-block">一对红腹锦鸡的争斗。</p> <p class="ql-block">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对持。</p> <p class="ql-block">白腹锦鸡,是鸡形目雉科锦鸡属的鸟类。是雉科锦鸡属羽色美妙绝伦的鸡类,俗名有铜鸡、笋鸡、衾鸡、箐鸡、宽宽鸡、花箐鸡(雄)、麻箐鸡(雌)、鸟林、垅宗、打敲、庄七、尖冲等。</p><p class="ql-block">是中国特有鸟类(在缅甸也有分布)。170多年前,英国人便把白腹锦鸡弄到伦敦饲养。同红腹锦鸡一样,极为漂亮。</p><p class="ql-block">白腹锦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区,国外仅见于缅甸东北部。</p><p class="ql-block">清代二品文官官服上的鸟类图像就是白腹锦鸡,仅次于皇帝的龙、皇后的凤凰及一品文官的丹顶鹤。可见白腹锦鸡之地位。</p> <p class="ql-block">白冠长尾雉,是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的鸟类。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是传统的天然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由Ⅱ级调整为I级(2021.02.05)</p> <p class="ql-block">石鸡,</p> <p class="ql-block">石鸡,是鸡形目雉科石鸡属的鸟类。又叫美国鹧鸪、嘎嘎鸡、红腿鸡、朵拉鸡等。因常久鸣不休,音似“ka,ka”而得名嘎嘎鸡。体长 34-38 厘米,体重 538-765 克。嘴、脚珊瑚红色。虹膜栗褐色。眼的上方有一条宽宽的白纹。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中央尾羽棕灰色,其余尾羽栗色。</p> <p class="ql-block">拍到17时,感觉拍的差不多了,另外光线也不够好了。于是决定前往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风景区。驱车三个半小时,21时抵达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风景区北山村云顶小院民宿入住。</p> <p class="ql-block">D5.第五天,元月21日,星期二,<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云转晴,-13/9℃。</span>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拍国保一级——褐马鸡。</p><p class="ql-block">7时早餐后,跟随鸟导刘斐进山拍褐马鸡,驻地距拍摄地还有17公里蜿蜒起伏的山路。</p><p class="ql-block">车到七里峪、仁道观景台标示牌路口被大石头阻路,车停路边。步行穿越400多米的白桦、松树混合林。</p><p class="ql-block">拍摄点搭有一棚子,褐马鸡在这山坡上活动,刘导到了后直接呼唤,褐马鸡马上就从山下飞跑过来。</p><p class="ql-block">这里大约有二十多只褐马鸡,就像是他家里养的一样,不怎么怕人,且在刘导的引导下褐马鸡表现的非常好,拍了许多好片子。</p><p class="ql-block">下午褐马鸡的表现更好,拍到了打斗等场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可惜今天天气不太给力,日出日落没有霞光和夕阳,光影下的褐马鸡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过第一次拍褐马鸡,能拍到这么多场景和动作,真的是太棒了。</span></p> <p class="ql-block">褐马鸡,是雉科、马鸡属鸟类。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p> <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小,仅见于中国山西、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p> <p class="ql-block">其中山西沁源县是褐马鸡种群主要栖息繁衍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p> <p class="ql-block">松树枝上的褐马鸡。</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直拍到17时,开始启程返回,22时30分抵河南洛阳宾馆夜宿。</p> <p class="ql-block">D6.第六天,元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22日,星期三,霾转多云,9/19℃。</span>从洛阳回汉,一切顺利,安全抵家。 </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二,北方小年。</p><p class="ql-block">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p><p class="ql-block">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p><p class="ql-block">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p><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年味已经很淡了,但是这样有意义的日子,回家与家人团圆也是应该的。</p><p class="ql-block">上午7时早餐,品尝了洛阳美食老洛阳汤馆牛肉汤,味道的确不错。</p><p class="ql-block">据说:在洛阳,没有人陪吃饭就喝汤;没胃口又必须吃饭就喝汤;不知道吃什么就喝汤;天冷了可以喝汤;天热了找刺激啊喝汤了。洛阳人,可以没钱,没汤不行!</p><p class="ql-block">7时30分从洛阳出发,途经河南平顶山、信阳,湖北孝感,在大悟宣化店服务区午餐、加油小息。</p><p class="ql-block">而后顺路到武汉新洲涨渡湖,看看武汉鸟友最近拍摄的热点鸟——熊猫鸭。</p><p class="ql-block">其实熊猫鸭已在山西平陆天鹅湖拍了,那里鸭子距岸边比较近,只是由于湖里鱼少,鸭子动作较少。</p><p class="ql-block">而从朋友圈里看到武汉鸟友发新洲涨渡湖拍的熊猫鸭动作比较多,且在返汉的路上。</p><p class="ql-block">于是决定顺路看看,了解一下情况,有好的就拍,没好的表现,就算了,以后再说,反正鸭子一时半分还不会走。</p><p class="ql-block">约15时,抵达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办西汤湖村村委会,这里就是熊猫鸭拍摄地,此时还聚集着约二十余位摄友。</p><p class="ql-block">不过据说今天的熊猫鸭表现不好,由于上午有小船从这里驶过,把鸭子都吓跑了。</p><p class="ql-block">等我们到时,才看到鸭子出现在眼前,但是距离较远,前后看到了约7只雄鸭,1只雌鸭。</p><p class="ql-block">由于距离较远,加之此时天转多云,光线不好,拍不出效果来,故15点45分决定收工回家,结束此次山西六日行。</p><p class="ql-block">约17时30分安全抵家,愉快圆满完成山西拍鸟六日行,感谢同行的陈金安、奚放、郑中平三位老师辛勤付出和一路的关心、关照、帮助、相伴和付出,期待下次再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