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我的《史家绝唱》

大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乎我的意料,上次在美篇发的《说说我的〈史家绝唱〉》阅读量竟然超过1.6万次,打破了我在美篇所发单篇文章1万次的阅读记录。这要感谢部分朋友的转发和美篇平台的精选推荐,助推了阅读量的增加。这么说来,有1.6万人通过我的文章知道了我的这部小说,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让我倍受鼓舞。有些朋友在看了文章后,私信给我提出了一些问题。1月22日,我的《史家绝唱》在“掌阅”电子书平台上正式上架了,我就借助这个机会,再写一篇文章来说几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朋友问,为什么有这样一本书?这个说来话长,要详细道来,会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因此在这里我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正如我在《后记》中所说,最初的动因是想将我外婆和奶奶娘家(她们是共爷爷的堂姐妹)的一些故事记录下来,那是一个传统大家族,按新中国成立后阶级划分定性为“官僚大地主”。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从母亲、奶奶、亲戚,以及乡村坊间听过许多关于那个家族的传闻,这些零零散散的传闻和故事渐渐地在我的脑海汇集成一个大的故事。在自己喜欢上文学后,觉得应该将有关那个家族的故事写下来。随着自己的对历史和现实认知不断深化,又觉得不应该只写家族史,因为家族的兴衰与时代风云、社会变迁紧密相连,应该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思考一个更深刻的主题,那就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因此我的小说甚至超越了革命史的主题。在我的家乡,当然不只有那一个大家族,还有许多官宦世家的大家族,在一九四九年之后不可避免地集体走向衰败和解体。这些家族的走向衰亡和解体是历史的必然,除了革命的因素,还有就是在现代社会里,没有这些传统大家族存在的土壤和空间,存在二千多年的乡坤治理乡村模式,最终必然会走向历史的终结。然而,那些家族曾经是乡村社会的主宰,有必要将那段历史呈现给后来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我回到老家照顾临终的母亲,在村子里住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在那段安静的日子里,我真切地感受到,那完全不是我小时候生活和成长的乡村。仅仅四十年的时间,存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乡村瞬间消失了。虽然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的社会组织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但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依然是依附于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俗,依然是人拉肩扛牛拉犁耙的劳作方式。但那样的场景,已成为遥远的记忆。我为此有感而发写了四篇《消逝的乡村》发表在美篇上。现在村里的后辈们,名义上虽然还是村里人,但他们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长大,对村子不会有任何记忆,空壳的村庄虽然还存在,但在后辈们的意识中早已消逝了。我想,我的书也正好让人知道,在那块土地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辉煌家族,虽然必然会被历史终结,但不应该被忘记,这是我这本书的另一重意义。正是在乡村生活的那段时间,让我觉得有必要再写一部书,以自传体小说或回忆录的形式来写消逝的乡村。记得去年看了美国作家劳拉·卡尔帕金写的一部书《你的回忆价值百万》,我觉得应该是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无价之宝。当然,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同样是历史见证者之一,我们一个个渺小的人生中,与亘古未有的社会大变迁紧密相连,不应该被忽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朋友问我,你书中的一些细节,你是如何知道的。我在上篇文章里说了,那些关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我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的。至于那些乡村习俗传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十八岁考上学校离开家乡,但那十八年的生活深根于我的记忆之中。书中对鄱阳湖水乡的叙述,都是那个时代的记忆。现代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出现,让那些曾经鄱阳湖上来往穿梭的木帆运输船消失了。2021年江西省为恢复鄱阳湖生态平衡实行十年禁渔,从此鄱阳湖上不再有渔民了。十年,可是整整一代人,捕鱼的传承肯定从此断裂,渔舟唱晚的风光也不会再现了。还有那些传说、巫事、神话,都根植于湖畔民间深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没有去嘲讽那些怪力乱神是愚昧的迷信,而是按当时乡民的崇敬心态去描写。前几年读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书中描写几代巫师的故事让人感动至极,那是鄂温克族部落的灵魂人物,是原始部落的精神支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许多朋友私信我,对我能写出这么长的小说感到惊异,对我多年以来的坚持表示钦佩。我知道,并不一定是我的小说写得有多精彩,艺术水平有多高,而是觉得我这么多年能专注于一件事不容易。我在《说说我的〈史家绝唱〉》中说了,我是在放弃作家梦的时候开始准备写这部小说的,这似乎有点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放弃作家梦只是让自己不再那么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可以更有耐心、更有平常心来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对于文学我从来没有远离,一直保持看书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工作、社会和家庭等各种关系,会考虑事业、前途、财富等诸多问题。没有人能免俗,没有人能一尘不染,我们都会身不由己,都会言不由衷,都有虚与委蛇,虚情假意的行为,时间久了会渐渐迷失方向,把那个本真的我掩盖在坚硬的硬壳里。我想,只有文学会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在内心深处保有一块净土。让我们保持对真的向往,对美的寻觅,对善的坚守。文学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不断升华、不断进步、不断深邃的动力源泉。文学,能让我们纵横高山大海,感受四季轮回,体验别样人生,也许正是因为此,我才能执着地坚持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篇我就说了,有那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感到意外,除了前面所说的1.6万人的阅读量,不包括朋友圈、微信群里,在美篇上有我收获224个点赞,29个评论,12份礼物。还有朋友除了自己在淘宝上购买,还推荐给自己的子女、朋友购买,让我非常感动。现在,我的书在“掌阅”电子书平台上上架了,你只要到手机APP应用商店里搜索并下载安装“掌阅”,就可以免费提供给大家看和听。我在“掌阅”上看书很多年,我甚至买了一台“掌阅”电子书阅读器,比手机看书更有感觉。“掌阅”APP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电子书软件,因为不同于那些以小说为主的电子书APP,它除了文学书籍之外,还有政治、哲学、历史、心理,经管等社会科学,甚至还有期刊,相当于一座图书馆。我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了许多的好书。在“掌阅”上看书很简单,只需要注册一个用户名即可,上面有许多免费的书可以看。当然如果你要看一些好书,那是要交会员费的。我前面说了,我出版这部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因此我的书是免费提供给大家看的,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我的书的话,可以下载安装“掌阅”。进入掌阅后,先点下方的“书城”,再点上方的“出版”,然后在搜索栏输入“史家绝唱”,点击搜索便可以找到我的书。找到后,你可以将书加入你的书架,也可以直接点击“免费阅读”。如果你嫌手机阅读太伤眼睛,还可以点击页面中间,会出现一个“听”,点击那个“听”就可以听书了。你在做一些杂事、健身走路、开车等闲余时间里,戴上耳机一边听一边做自己的事。当然这个平台上的听书是AI电子配音的,每个系统的音色并不一样,我发现安卓手机上的AI配音还有点抑扬顿挫,更接近于真人诵读,而苹果手机和“掌阅”阅读器上的AI配音就有点太生硬了。如果有朋友在看了或听了我的书之后,觉得还可以,并且愿意支持我而去淘宝网店购买的话,就复制下面的链接。上次有朋友说找不到链接,不知道到哪里去买,所以这次把链接复制在这里,方便大家查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得有点太多了,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这是意外收获,我倍加珍惜,有这么多人与我同行,足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网购书的链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淘宝】7天无理由退货 https://e.tb.cn/h.Tjp2BAWgsCQfOrh?tk=Y9tOecyosoM HU287 「史家绝唱 江政稼 著」</p><p class="ql-block">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中部分图片为网络下载,致敬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