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鸟代号,对湖北人来说,是褒?还是贬?

吴刚

<p class="ql-block"> 文丨 吴刚</p><p class="ql-block">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因为这句话,许多一些不了解历史的,错误的理解湖北人就是精明、狡猾。让多数湖北人有过难堪之境,不知如何回应。</p><p class="ql-block"> 九头鸟,对湖北人来说,是褒?还是贬?今天,我让世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题 记</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湖北省建始县花坪拍到的非常珍贵、难得一见的“变脸鸟”,学名叫颜色隐秘鸟,俗称“九头鸟”。十几位摄影家,用了62天才拍到此视频。九头鸟至少可以变九种头脸,和川剧的绝活变脸像极了。(见下面视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下面就是一只鸟变换出的不同颜色的九头鸟图片)</b></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经历过血与火的熔炼,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无穷智慧.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现给世人的是绚丽多姿的人文风情与风格恫异的宗教信仰不断碰撞、交融、演变后的一部历史巨卷,中国悠久的历史犹如一窖烈酒,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沉积后,迸溢出缕缕幽香,味淡而绵长,清洌却醉人。</p><p class="ql-block"> 九头鸟,又称九凤,中国神话中的不祥怪鸟,据说其长着十个脖子,九个脑袋,九头鸟原来也是有十个脑袋的,只不过第十个脑袋被周公旦命猎师所射,刘伯温的《郁离子》著:一头得食,八头争食。实际上古代的人现在的人对所谓的九头鸟并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古书里对九头鸟的记载也没有谁去认真翻看更不用说研究。人们把湖北人看作九头鸟,到底是什么意思,完全只是一种印象或者想象,是从九头鸟之九头想象或派生出来的。</p> <h3>  “九头鸟”一词,一直是湖北人的代号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因为这句话,许多一些不了解历史的,错误的理解湖北人就是精明、狡猾。让多数湖北人有过难堪之境,不知如何回应。 九头鸟,对湖北人来说,是褒?还是贬?今天,我让世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h3><h3> </h3><h3> </h3><h3><br></h3><h3> 关于 “天上九头鸟, 地下湖北佬"这句话的来历有三种说法:<br></h3><h3> </h3><h3> </h3><h3> 第一种和张居正有关,众所周知,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明朝万历年间,湖北人张居正在任期间保荐了九名湖北人做御史,这九个人为官清廉,在上任后专门弹劾贪官污吏,使得当时的官场局势为之一新,而那些被弹劾的贪官污吏对这九名湖北人恨之入骨,因此便咒骂道:‘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便是九头鸟的来历。因此九头鸟是智慧之鸟,代表着智慧,正气,诚信,无私,勇敢。<br></h3> <h3> 第二种说法表达的是湖北人的聪明。的确,湖北人并不笨。从历史和现实看,湖北人重视教育,家里再穷再苦,也要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在传统思想影响下,尤其重视男孩的教育,借债都要供孩子读书。从古至今,湖北人才辈出,秭归屈原,钟祥宋玉,公安“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竟陵(今为天门市)陆羽,潜江曹禺,宜都杨守敬,黄冈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董必武、林彪,郧阳杨献珍,襄阳米芾,红安李先念、陈锡联,监利的伍子胥、秦生祥等等。他们充分体现了湖北人的聪明。<br></h3> <h3>  第三种说法则更有趣,据说满人入关,在湖北一带遭受到激烈的抵抗,湖北的一些地区更是给满人以重大打击,即使后来大局已定,在湖北,人们仍然拒绝和清廷合作,而这则导致去湖北上任的官员的种种困难,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所以当时的官员便编出了这句话来咒骂,讽刺的是,后来果然是湖北人打响了反清的第一枪。后来武昌辛亥首义的成功,再次证实了这句话的正确。《湖北文献》上刊出的诗作,高唱:“武昌一夕鸟飞鸣,满族政权难自保,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 看完这三种说法,你觉得“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话是对湖北人是褒,还是贬 ?你就懂了。</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下面略举一些来自九头鸟的代表人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屈原:他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也是知名的政治家。为治理国家而死,一身正气,我们现在所有人过的端午节,都是在思念他老人家。</p><p class="ql-block"> 杜甫:被人称为“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全球知名医学家,为世界中医作出巨大贡献,代表作《本草纲目》,这需要何等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毕昇: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版印刷发明者。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千年历史已久远,那我们看一下中国近代的九头鸟,看是不是让我们发自内心的佩服与崇拜。</p><p class="ql-block"> 100年前,发生的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地点就在武昌。其核心力量均是湖北人,在武汉的负责人就是董必武,当时孙中山还在国外,他协助孙中山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董必武: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p><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会议(有了这个会议才有现在的中国),在嘉兴南湖的这只船上,九头鸟是最多的,占了三分之一,他们是:董必武,李汉俊,陈潭秋,刘仁静。这些人的后代,没有一位是富裕的,身为高层,一身正气。</p><p class="ql-block"> 李先念: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曾任国家主席。</p><p class="ql-block"> 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p><p class="ql-block"> 闻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刘华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p><p class="ql-block"> 项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1931年,任中央局代理书记。</p><p class="ql-block"> 林氏家族:出了3位在中国现代史上不同寻常的人物——林育南、林育英(又名张浩)和林彪(原名林育蓉),他们被并称为“林氏三兄弟”,湖北黄冈人。林育英1942年病逝时,毛主席为他题写了“忠心为国,虽死犹荣”的挽词。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为林育英守灵、执绋,并抬着棺材,一步一步地攀上了桃花岭墓地。说起林彪,十大元帅排名第三,更有一个“常胜将军”称号,曾是宪法写定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除了“林家三兄弟”之中的林育英、林育南、林彪外,曾有44万黄冈儿女为革命牺牲,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党史上的一些大人物如董必武、陈潭秋、李先念,以及众多的解放军将帅如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周希汉等,多达200多名开国将帅都诞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湖北还有一个将军县:红安县,200多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这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p><p class="ql-block"> 湖北还有一个博士县:蕲春县,拥有教授300余人,在中国排名第一。</p><p class="ql-block"> 湖北古今名人之多,就不一一列举了…………</p> <p class="ql-block">  他们,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变革,他们一身正气,为民族的发展而作出必生的努力与奉献,在中国,还有哪些省份可以与湖北相比,九头鸟,智慧之鸟,力量之鸟。</p><p class="ql-block">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代号,一直会相传下去,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就好比两位来自九头鸟的企业家,小米手机的老板雷军,奇虎360公司的老板周鸿祎,一直被人们所议论着。作为我们同是湖北佬,我高兴,我自豪!</p><p class="ql-block"> 湖北的男人俊才潇洒,女人聪灵美貌。荆山汉水的楚地自古就是人杰地灵,我们是九头鸟--智慧之鸟,我为身为一个湖北人而感到高兴自豪!</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该文写于2018年9月7日家中书房,2025年1月24日在美篇发表后被美篇评为“精选”之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海之蓝,真名: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闲暇时喜欢读书写字,舞文弄墨。常行走于文字间,掬一捧清泉,撷一朵浪花,品一壶茗茶,捧一卷好书。享受生活之淡美,感悟人生之真谛。用书的馨香来滋养孤寂的灵魂。喜欢写一些消息、通讯,小说、散文,诗歌,随感。数10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平台。其中有百余篇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著有《海天壮歌》等多部文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