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着现代文化的风起云涌,乡人们不知观看了多少个年节的花灯、山歌等,自觉有些过时——演戏人自感迂腐,看戏人也觉老旧,往昔令老少沉醉迷恋的场面如梦一般逝得遥远了。然而,唯独龙灯舞,确在现代氛围里越来越鲜活,可说久兴不衰,越耍越盛。一到过年,乡野里到处群龙腾飞,到处是龙的“吼声”,龙的美姿,龙的欢腾。 的确,故乡的龙灯文化是耐人品味耐人思索的。</p> <p class="ql-block">故乡耍龙灯的风习源远流长。问父亲沿于何年?曰:“从我记事起就有了。”问苍暮的爷爷,又到:“龙灯舞啊!我记事就有了。”再问血红的故土,却给了我一个悠远空灵的答。故乡的龙灯文化史是一部断代史,但它确无声无息而蓬蓬勃勃地生发着。</p><p class="ql-block">龙灯制作是极有学问的。从颜色分:有黄龙、花、红、黑、青、白、绿、灰龙数种。常制作起舞的是黄、花、青三种龙。为什么不制作其他颜色的龙呢?据说,耍红龙会引来火灾,要绿龙会使树木枯死,要黑白两种龙则不吉利。当然,如遇上特殊的事以可以。例如:为死去的人送葬就要要黑白两种龙;遇上发大水就要耍红龙,说红龙的神威会把茫茫天水烧干;在光秃无毛的山丘耍绿龙则会引来万木荣生。</p> <p class="ql-block">龙的节数以考究。每条龙不论是十米还是五十米长短,但都是12节,因为一年为12个月,一节就代表一个月,当然,遇上闰月自然是13节了。节数不一般粗,但节节一样长。耍的花样繁杂多样,五彩缤纷,归纳起来,一般有四种,即:龙脱皮,龙翻身,龙吃尾,龙钻洞。</p><p class="ql-block">腊尾,家家忙过年。寒骨的风吹起的红尘在乡野迷迷茫茫,但人心确热热的。这时,村村都在扎龙灯,在村长的统一指挥下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着。被分派砍竹子的,到城里扯布等等各忙各的。当然,村长选人的任务很重,耍龙要挑选那些力气大,个高还要懂点“乐”的小伙;到外村刺探情报的人则要机敏:外村的龙今年有什么特点,什么颜色,有多长都得清楚,是为以后比赛做准备的。</p> <p class="ql-block">年前三五天,到处可听到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那是在赶排龙灯舞。这声音东村传西村,西村传北村,北村撞南村,把人心鼓得激激荡荡,把世界也振得嗡嗡作响。第一条龙一抬出,全村人就争睹为快,抱着孩子的少妇,拉着小孙的爷爷,交臂而立的父亲都赶去瞧。连换着门神对子,舂着饵块的人都要停下来去看。孩子们围着龙跑前跑后,争抢着为大人抬,拿小棒去偷敲那锣鼓,这时乱哄哄的队伍中,就发出咚、噹声,惹得一路欢腾。大人们乐得自在,任孩子们去得意。</p><p class="ql-block">龙灯表演不象花灯电影那样专门定时间。只要那咚咚锵、咚咚锵声一响,便算一场龙灯舞开始。演出一般在打谷场。演出之前,便是一层层的人围住看那龙的颜色,摸那龙的胖瘦。龙灯将要开演,引宝人就分开众人,带一条龙扩场子,转一圈,场子大一块,又转一圈,场子又大一块。一层一层人退着,挤着,前边的踏着后边的脚,后边的人撞着前边人的头,但并不怨骂,只相对一笑。舞龙开始,只见引宝人向后倒退着看着宝把宝一转、一昂。再一转、再一昂时,一条龙便舒展腰身跟着引宝人飞起来。此时,场上没声,三圈过后,宝向左一摆,那龙头便往左一枪宝,龙头一扭动,一节跟一节,整条龙便舞起来。13个人26条腿密密麻麻地在地上踏,你往左我往右,扬起一堆烟尘。远远看去,整个画面如一湖涨沸的水。龙头追宝,一节追一节,翻来扭去,随着锣鼓的加快龙闹得欢快,人也笑的欢腾。</p><p class="ql-block">“好,加油!”</p> <p class="ql-block">听到观众的吼声,那锣鼓声更密更急,那龙更加忘情地舞。小伙们听到夹着男人粗犷,女人柔美的欢叫声,图个赞声,虽脚已打颤发软,但还是舞得欢腾。一翻一扭,一会龙翻身;一前一后,一会龙吃尾;一会一高一会龙钻洞。尽情地露脸、尽情地潇洒。</p><p class="ql-block">龙灯队里最苦最累的要数抬龙头和龙尾的。龙头重,且还得紧追龙宝,还要根据宝的转法变花样,要力量与技艺集一身。耍龙尾的呢:虽龙尾轻,但却最忙,随着龙身跑左又赶右。家乡耍龙尾出名的是一个矮壮粗实的人,因人长得又滚又圆,龙一舞到急处,你看他本是在跑,但分明是来回在滚。只要他一上场,便引得满场笑。</p><p class="ql-block">小憩,耍龙人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喝二毛一瓶的汽水,抽带把的云烟,听围观人的赞赏。更有耍龙小伙偷眼打溜自己的情人是否到场,盯上了,便大胆地甩过去一个飞吻。引得满场人高兴,满场嫉妒,姑娘只高兴地红着脸矮在人丛中。</p><p class="ql-block">最最热闹的要数龙灯盛会——舞龙比赛了。比赛在县城进行,村与村,乡于乡,公家单位与公家单位之间进行较量。早晨,龙灯队在颠驴、划汉船花花绿绿小队的引导下,向预定地点出发。但你会发现,抬的龙是不起眼的龙,人也是参差不齐斗志不旺的人。其实,这龙不是参赛龙,人也不是参赛的人,真正参赛的龙在后边,真正参赛的人也还在后边喝酒呢!前去的人与抬去的龙是打障眼战的。真正参赛的人要等到前边去人的敲电话回来,才夹着单车,带着比赛的龙去参赛。当然,这种赛前之赛,各有各的招数,年年更变,一年不同一年。</p> <p class="ql-block">乡下人得知舞龙比赛的消息,就会早早地去。他们先逛一会商店,再喝一碗热米线,拿一张报纸在街边一坐,边抽烟,边吃食等。县城的人则早早在街边摆上凳子,叫小孩看守,待锣鼓想起,便急急赶来。随着日头的升起,街两旁便人山人海了。鞭炮用竹竿挑着,从二楼甚至三楼上伸到街心里,令人害怕又高兴。龙灯队看这场面,自然心里美滋滋的,抬着龙慢悠悠地在街上亮相、展览。看到那高挂着满街的鞭炮,便与同伴说:“约,今天背时了。”但心里还是美,耍龙没有鞭炮那行呢!参赛队人人摩拳擦掌,相熟的老对手们互相打着招呼,挑衅着,你说一声:“看你们的了。”他以说一句:“看你们的了。”令观者心里更急。</p><p class="ql-block">比赛的第一块金牌是在一条南北1公里长,20余米宽的街道上,比谁先耍到头。裁判是观众,看他们对那条龙叫声最高,鞭炮放得最多。当然,龙的制作水平自然也是取胜的关键。</p><p class="ql-block">“哐!”小铜锣一响,三个队三条龙一组的比赛便开始。他们急急地舞龙,巧妙地变化着花样,急急地奔,调整着脚上的舞步。那场面热烈火爆,似山呼海啸,象苍穹怒卷,扬起的尘灰裹在疾风中,呼啦!呼啦叫。街两旁的人群,呼叫着——“好!加油!”离得远的冲破警线,站到街中心迎接,龙来了,边叫好,又逃到原位置,给龙灯队让路。舞龙人拿出吃奶的力气,在1公里长的街上翻梨开人群,向目标冲去。放鞭炮的人,看到精彩处,便吹吹早已点着的烟,抖抖地将鞭炮点燃,炸得一街震天响,炸得一街纸花飞。</p> <p class="ql-block">二龙抢宝是最精彩的比赛项目。这个项目属技巧型,只要舞龙人稍稍配合不当,就会导致失败,因为是二龙抢一宝。</p><p class="ql-block">说一声开始,引宝人冲左就是一倒宝,二龙就要往左一昂头。引宝人把宝头着地,便是告诉舞龙人做龙翻身的表演。引宝人把宝在空中画个圈,再把宝从圈里钻过,便是指示舞龙队做龙钻洞的招示。如此来回不断地变化,令人眼花,目不接暇。二龙枪宝比赛要求耍龙的每个队员都要理解懂得引宝人做出的动作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动作步调一致。二龙枪宝往往时间很长,由于体能消耗大,就要换人。这换人也要精湛的技艺,要在龙不停的舞动中把人换下,又不影响龙的舞姿,没有两下子是不行的。听说由于二龙抢宝比赛难度大,很难有连续夺冠的。有一年是一个村的妇女代表队夺冠,评判是:舞姿柔美似水,但又不乏刚毅之勇。有一年是一条会喷火的龙在制作上略胜一筹夺去了冠军。去年的冠军队,则是以一组迪斯科龙灯舞取胜。</p><p class="ql-block">故乡龙灯久盛不衰的原因,我苦苦寻找了很久,都没有挖出根由。突然一天我这样想,龙灯的长盛,何许就是除了12节(或13)节的基本构架不变外,什么龙衣,舞姿等等都在随时代的发展创新的缘由吧!</p><p class="ql-block">故乡的龙灯是神奇迷人的,每回家一次,我就踏实充实一次,就会悟出点什么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