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的故事将从这里诞生</p><p class="ql-block"> 一一洞庭溪沅水特大挢参访记</p><p class="ql-block">作者:曹新建</p><p class="ql-block"> 洞庭湖水系支流沅江的中游有一个地方叫洞庭溪,地处武陵山脉与雪峰脉的交汇处。受地理挤压作用,这里山高林密,水流湍急。著名的鬼门关清浪滩就在这里。关于清浪滩的故事民间有很多,读过刘舰平的《船过清浪滩》小说后,会加深对他的印象。这一带历来被视为蛮荒之地,交通闭塞,民生艰难,出行全靠双脚或者水路行船。</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里还有更遥远的马援征南蛮的故事,征蛮不成竞成就了"马革裹尸"的典故。如今看那高高的壶头山,寂静的耸立在沅江的南岸,似在忧伤地回忆当年马援的束手无策,困死在疆场的无奈。这都是由于交通闭塞,山高水险所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洞庭溪村处在洞庭溪与沅江交汇处,这里便成了货物集散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还是比较繁华的,从河里往上看去尽是吊脚木楼,一个小镇就悬挂在河岸,农产品外运,工业品进乡都在这是集散,一条不足一公里长三米宽的石板街往往挤满了人行与货物。</p><p class="ql-block"> 自从一九八六年五强溪电站复工兴建到九三年建成发电以来,这个集镇被整体移民,部分村民靠后往山上就近安置。因此今日之洞庭溪已非昨日,显得有些落寞与荒凉。水路虽不见了当年的汹险,但百姓出行更加困难,因为未蓄水前还可以步行山路,如今出门就是水,没有船几乎寸步难行。尽管当地政府想办法改善出行条件,但受制于山高坡陡的地理现实,面貌改变不大。河两岸更是交流希少,生活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p><p class="ql-block"> 正在百姓苦于如何发展,如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时候,2020年一楼春风吹来,振奋人心的事落在了这块土地上。呼北高速公路张官段途经此地,要在此跨越千里沅江。要在此俢建控制性工程一一一洞庭溪沅江特大悬索桥。百姓欢呼雀跃,政府雷历风行,协助选址征地移民环评等等事务,一切准备就绪。</p><p class="ql-block"> 2022年湖南路桥洞庭溪沅水特大桥指挥部成立,南北项目部成立并举行开工典礼,九月三日大桥锚碇开挖;索塔桩基于2022年10月28日开钻;2024年4月28日南北索塔俊工;重达110吨的索鞍分别一次性成功吊装成功;2024年6月6日过河主缆先导索架设成功;2024年12月2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跨江的两根主缆架设完成。至此特大桥已初具雏形,也引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访问。</p><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旦,虽然是冬天,但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暖意融融。受大桥指挥部邀请,夸父山诗社诗书画院组织部分成员前往大桥北岸项目部采风访问。我有幸同行。</p><p class="ql-block"> 在采访中,我直接而真实的感受便是工程的浩大雄伟,工人的劳动辛苦,项目部的组织精密科学与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科学的进步与技木的先进。</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踏上项目所在地沅江北岸、便受到指挥长鄢学永与项目经理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并安排人员陪同参观大桥的各处。</p><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锚碇位置,看锚碇从地底下生长出来,勃勃生机。陪同我们参观的小陈介绍,锚绽深埋于大山地下五十多米,这是大桥的定盘星,大桥本身及今后的承载重量完全靠它平衡,是稳压器,所以工程质量要求特别严。北岸锚碇建设还好点,南岸锚锭建设却出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当开挖到二十多米深时,出现山体滑坡险情,指挥部通过科学研究,科学决策,北斗卫星监测等手段,将挖出的十三万方土回填压实,稳定山体,削平十一万方危险山体,再回到原点开挖。整个项目部不休不息轮番上阵,克服困难终于将工期赶回,锚碇按期完工。小陈说得轻描淡写,但我深深感受到震憾,仅仅回填再开挖这是多么耗时耗力的事,我不得不为我们的工人点赞。</p><p class="ql-block"> 小陈邀我们继续登猫道。所谓猫道,是用纲绳及铁栅搭建的施工便道,具有危险性与临时性,主要为了大桥主缆索施工而建,方便施工人员行走,材料传输等,当然也方便了象我们这些闲人参访,观光。</p><p class="ql-block"> 我们弃电梯而选择步行攀爬。周社长一马当先,勇敢攀爬。一行人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素塔塔顶,在塔顶上,环顾四方真有塔高我为峰的感觉。其实不是我们有多厉害,只是利用了工人的劳动成果。你看正在猫道上施工的工人,他们不是与风雨战斗,就是与霜雪博弈,更与似火的骄阳比耐力,与时间赛跑,为工期抢进度。他们是多么的辛苦,无私与伟大。</p><p class="ql-block"> 北岸索塔地上高142米,双塔并立,塔上分别安装有重达110吨的索鞍,并且是一次性吊装成功的,小陈介绍时,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站在塔顶,沅江匍匐在脚下,迤逦而行,群山簇簇,朝圣般仰视着索塔。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得不再次感叹人定胜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p><p class="ql-block"> 沿着猫道继续向江心行走,脚下是万丈深渊,有高血压和恐高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美妙的。脚下沅江汤汤,江上百舸东西畅游,更有快艇时不时的在江上划出条条白链。远处村镇民房,白墙绿瓦红瓦点缀在青山之中,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呈现在眼前。而我们在云雾中前行,自有神仙般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看着大桥的主梁一一主缆索,我伸出双手拥抱,却抱不了,太大了。小陈说这缆索紧固后有75厘米的直经,由127根直径为5.15毫米平行镀锌高强度钢丝组成一小索股钢缆,再由127小索股钢缆组成主缆索,缆索永远不可更换。大桥由并行的两根跨江主缆承重,据测算能承重超万吨,全长一千七百多米,主跨八百多米,一跨过江,全程无焊接,用特殊工艺紧固防绣,定期防护,确保大桥安全。</p><p class="ql-block"> 指挥长在坐谈中介绍说,这坐大桥是湖南路桥公司承建的目前在建的最大的特大悬索桥,也是继矮寨悬索大桥之后的第二大桥。由于施工场地狭窄,交通十分不便,江上过往船只众多,安全隐患大,国家生态红线也不能碰,因此困难重重。但再多再大的困难也没能难住湖南路桥人,路桥人就像一万多根钢丝抱拳成为主缆索一样,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克艰克难,尽善尽美的完成了既定目标。到目前为止,工程完成投资百分之七十以上,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剩下工程量将在2026年8月全部完成,届时一座漂亮的悬索大桥将永远屹立在古老的沅江之上。大桥设计寿命100年,但项目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对每项材料,工序进行严格监控,自觉按200年使用标准施工。项目部秉承项目有利于民生的原则,建设于当地有利于当地,在大桥两端均设有高速互通口的有利条件下,将着力打造大挢两端观光区,发展经济,促进当地文旅繁荣。</p><p class="ql-block"> 看着身材单瘦而精明强干,胸怀百姓福祉的指挥长,以及他们的项目团队,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只有由衷的感谢,感谢项目部的艰苦付出,感谢工人的辛勤劳动,感谢纬大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在临时观光平台,看着远处的壶头寨在朝阳的映照下,有些苍凉,与身边的悬索形成了强烈映衬。诗人便有作诗的冲动:“壶头要塞映朝阳,铁甲金龙跃大江,汉将如知今日景,藏弓罢剑酒盈觞"。</p><p class="ql-block"> 看着桥下有些落寞的洞庭溪村,不禁设想起当年红二六军团贺龙的部队若能从这桥上过,抢渡沅江该有多么神速与便利。沈从文先生也不会歇宿在鸭脚洄而是洞庭溪街上,那将会有另一篇优美的文章留传后世。刘舰平《船过清浪滩》将是另一种风格。</p><p class="ql-block"> 俱往矣,随着大桥的建成,当地将有新的更大的变化,更新更美的故事将在这片土地上诞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日晚草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