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酸海椒</p> <p class="ql-block"> 在贵州乡村,进入腊月就陆续杀年猪,主人家一般要请四邻来吃“刨汤肉”,这个既帮人拉猪(俗语,意思是从猪圈里把猪拉出来并把猪按住在案板上),又一起打牙祭的习俗,营造了浓浓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我们凤冈乡间叫“刨汤肉”,不叫杀猪饭,原因或是,从腊月正月,人们说话会避开那些暴力、血腥、脏、重、不吉祥的字词,共同刻意营造一种祥和的氛围。凤冈的“刨汤肉”,标配是:主菜刨汤肉,选用熟食喂的猪,用酸海椒炒,加上旺子豆腐白菜汤、炒猪肝、萝卜炖排骨、酸海椒炒小肠等几道菜。配料里的酸海椒不是泡椒,它是通过倒扑坛子加工储存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腊月里来刨汤肉,在今天是吃一种热闹,吃一种吉庆,但在过去的艰苦生活里,刨汤肉是一个令人五味杂陈的存在,在那时,吃与不吃都有它的滋味。能养五、六百斤的年猪,喜悦感爆棚,邀约那可是一遍一遍的请,既想表达感情,也想分享快乐。但对养不好猪而没有年猪杀的人家,每一次被邀请吃刨汤肉,似乎都截到痛处,有人提起过去连续两年运程差无年猪杀,连呼“遭孽啊造孽啊”!</p><p class="ql-block"> 山里的一切,似乎都有丝丝入扣的安排。譬如这一顿刨汤肉,除聚族而居的人一起大块朵颐外,通过相聚,还可让一些过节、恩怨得以和解了结,请的人有姿态,去的人有气度,一些矛盾就是这般消解的,尤其是两个能人之间有小半年相互不搭白,但一顿刨汤肉再次把酒言欢,彼此间,那一刻如同:“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刨汤肉在乡间充当了社媒的功用。</p><p class="ql-block"> 吃刨汤肉,是一个温暖的年俗,希望在岁月的演进中,让它变好,而不是变味。</p><p class="ql-block">图2图3 悟生 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