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双至、小城文艺“众生相”

昭君

<p class="ql-block"> 元旦佳节的钟声即将敲响,紧接着,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将翩然而至。在这辞旧迎新的欢乐氛围里,咱这座小城的群众文艺活动,那可真是“热闹得跟开了锅似的”,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大街小巷,总能捕捉到文艺活动的热闹气息。一场场独具韵味的古琴专场都在民俗景点精彩上演。你瞧,那些弹奏古琴的,一个个正襟危坐,神情庄重得仿佛下一秒就能穿越回古代。琴声悠扬,本该是高雅至极,可偶尔一两个走音,让路过的行人忍不住想笑,却又不得不佩服他们这份坚持和热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在城市的各社区内,朗诵专场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台上,朗诵者们声情并茂,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在讲述一段壮丽史诗;有的轻声细语,宛如在诉说一段缠绵情事。台下,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跟着摇头晃脑。不过,要是仔细一听,有些发音啊,那可真是“五音不全”,让人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各个社团组织的戏剧歌舞演出更是一台接着一台,令人应接不暇。舞台上,演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装,浓妆艳抹,精彩表演着,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笑声不断。那舞姿啊,有的轻盈得像蝴蝶,有的……嗯,像只胖乎乎的小企鹅。不过,这份热情和活力,真是让人不得不点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这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背后,却存在着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铺天盖地的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信息中,竟没有听到任何专业团体的演出消息。要知道,这座小城向来以文化艺术强市而著称,在过往的岁月里,专业团体的演出曾是城市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专业的水准,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无论是高雅的音乐会演出,还是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都曾让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愈发浓厚。</p><p class="ql-block"> 可如今,专业团体却好似陷入了沉寂,没了丝毫动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热爱文艺演出的大妈们成为了当下舞台上的主力军。只要给她们一个上台演出的机会,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是寒风凛冽、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酷热高温,她们都始终情绪高涨、满怀激情,并且不求任何报酬。为了一场演出,她们自掏腰包购买服装,承担所有的开支。从精心挑选服装的款式、颜色,到仔细排练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句台词,她们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们这种忘我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大妈们的热情可嘉,她们的表演却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水平。在一些演出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有的节目看起来着实有些滑稽搞笑。比如,舞蹈动作的编排缺乏合理性,加上缺乏基本功,导致整体呈现出一种略显混乱的状态,就像一群鸭子在池塘里乱扑腾。又比如:在演唱朗诵表演里,演员的台词功底不足,发音不够准确,情感的表达也稍显生硬,念起诗来跟背课文似的,毫无美感可言。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感到有些怪异。</p><p class="ql-block">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面,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既为大妈们对文艺的热爱和付出而感动,又为专业团体的缺失而感到遗憾。不过,咱也别太悲观,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曲折前进的,也许在经历了这样一段看似低谷的时期后,还真能验证那句话:专业的事情一定要交给专业人来做,如果能及时调整,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将迎来一种全新的兴起。或许专业团体正在幕后默默筹备,积蓄力量,准备以更加精彩的演出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又或许在群众文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会催生出更多元化、更具创新性的文化艺术形式,从而推动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咱就拭目以待吧,说不定哪天,咱小城的文艺舞台就能迎来“大反转”,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