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独立村落~洛通社

笑呵呵

<p class="ql-block">  三毛曾说:“总有一日,我要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醒来,那时我要躺在床上,静静的听听窗外如洗的鸟声,那是多么安适而又快乐的一种苏醒。”迪庆洛通社就是一个可以实现这个愿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洛通社位于云南西北大山中,坐落在海拔2250米的高山之上,整个村落都只有43户人家,常住人口约200人,为藏民聚居地,村庄的四周是一些有好几百年的核桃树。</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2005年之前,它几乎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直到外嫁女孩写了一篇"九湖一山"的文章,才逐渐走向世人,尽管如此,因为交通不便,所以每年能够进到这个村的人数也不超过100人</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三、四天,有幸跟随美女导游阿拥的脚步,走进了她的家乡:中国最美村落~迪庆洛通社</p> <p class="ql-block">洛通社四面环山,从214国道拐进一条小路,约30分钟的一条泥路小路后开始盘山而上,经过</p><p class="ql-block">40分钟的九曲十八弯的颠簸终于到达村口,路上我笑称:这是要进土匪窝吗?到达村口,突然豁然开朗,小村落四面环山,村前山脚下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流水哗哗作响,到达时正是黄昏时刻:太阳光照在村前的山头上,日照金山的画卷徐徐铺开:山头被照得通体金黄,像披上了一件龙袍,闪耀着的诱人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43户藏式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全村只有一条主干道,然后向各个方向延伸,每家每户几乎都被百年以上的核桃树所包围,树中有屋,屋中有树,互为依存,相为风景,这样的核桃树在村中据说有上千颗,在春夏季节来,应该是一个相当壮观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一阵阵清脆的铃铛声通过洁白的云朵飘荡而来,这边响完那边响,交相互应着,像一首黄昏交响曲弥漫在整个村落,细看才知道,这声音来自由行走在村道的牛脖子上,听导游说,几乎每家都养有四至五头奶牛,一是提供鲜奶,二是用来做奶酪,当地居民每天必喝的酥油茶就是用奶酪配置而成的。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全身是宝,而且当地的奶牛可以说是相当有灵性,它们不需要主人放养,早上自己出门到附近的山头觅食,晚上会自动回家,纯野生放养状态,怪不得整个村落大大小小的路上都散落着牛粪(一不小心可能就踩在牛粪上),但整个村落却没有闻到牛粪的味道,也许他们吃的都是鲜花、野草,喝的都是山泉水、露水</p> <p class="ql-block">晚上,站在村道抬头仰望天空,瞬间惊艳,满天繁星,整个村落仿佛是一颗镶嵌在大山深处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深邃的夜空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星星,如同一幅浩瀚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银河横跨天际,那璀璨的星光仿佛触手可及,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想要伸手触摸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在这漫天繁星之下,整个洛通社村落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藏民们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点点灯光从窗户中透出,与满天繁星相互辉映,天上人间已融为一体,给这个古老的村落增添了一份温暖和安宁。此时的洛通社,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大自然的呼吸声和星空下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光污染</p><p class="ql-block">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与神秘</p><p class="ql-block">心灵也随之变得宁静而开阔</p> <p class="ql-block">沉浸在这片宁静与和谐之中</p><p class="ql-block">无比的放松和愉悦同时,赋一首</p><p class="ql-block">《悠然洛通》</p><p class="ql-block">悠然洛通山水间,</p><p class="ql-block">古村繁星映碧天。</p><p class="ql-block">牛群漫步村道上,</p><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胜桃源。</p> <p class="ql-block">迪庆洛通社的藏式民居独具魅力,融合了自然、传统、宗教等多方面元素,展现出浓郁的藏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主要特色:</p><p class="ql-block">1. 与自然和谐共生,洛通社被1000多棵大核桃树包围,民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p><p class="ql-block">2. 传统建筑风格:洛通社的藏式民居保留了传统的藏族建筑风格,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采用木构架结构,墙体多为石块或夯土砌成。</p><p class="ql-block">3. 色彩鲜艳,藏族民居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以红、黄、蓝、白等鲜艳的颜色为主色调,搭配黑色的窗框、门框和装饰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色彩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p><p class="ql-block">4. 宗教文化元素:作为藏族聚居地,洛通社的民居中融入了大量的宗教文化元素。例如,在房屋的屋顶、墙壁、门窗等部位,常常可以看到经幡、玛尼堆、六字真言等宗教符号和图案,这些元素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p><p class="ql-block">5. 功能分区明确:藏式民居的功能分区较为明确,一般分为生活区、储藏区、牲畜区等。生活区包括卧室、厨房、客厅等,是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储藏区用于存放粮食、农具、生活用品等;牲畜区则主要用于饲养家畜。这种功能分区明确的布局,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保证了居住环境的卫生和整洁</p> <p class="ql-block">村落侧面是碧罗雪山,雪山上的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亮,发出耀眼的光芒,其中一座山峰倾泄而下的冰川像洁白的哈达披挂在山上</p> <p class="ql-block">背后是当地藏民的神山~农布格切山</p><p class="ql-block">海拔大约4500米</p><p class="ql-block">洛通社村子的背后就是当地藏民心中的神山~农布格切,也就是著名的"九湖一山"所在山</p><p class="ql-block">村民们上山放牧,一路往上爬</p><p class="ql-block">就可以看见9个神秘的高山湖泊</p><p class="ql-block">天气好的时候</p><p class="ql-block">能在山顶同时看到7个湖</p><p class="ql-block">还能看到对面的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下一次的目的地:九湖一山</p><p class="ql-block">(下面几张都属于盗图)</p> <p class="ql-block">~有幸沉浸式的参加了藏民的婚礼全过程,记录如下,略为呈现古老藏民的一点点风俗民情特色</p><p class="ql-block">~婚礼期间,前后三天全村村民倾巢出动,村里几乎是空村,村民白天帮干活(切、洗、炸、煮)、晚上帮共乐,人人是主人,人人是主角,简朴中透着亲情和温情,村民前一天会到主人家帮忙准备一些工作:比如杀猪、牛、羊,比如煎炸蒸一些美食,比较准备桌子、碗筷等,晚上则开始锅庄舞的预演(可惜昨晚上太累没参加),婚礼当天,村民从各个山头汇聚而来,或三五好友,或七八老小,虽然没有浩浩荡荡,但队伍连续不断,像赴宴,也像赶集,村民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仿如山间怒放的花朵,又仿如山谷中飘荡的白云,也仿如村前溪流间的清泉,充满喜庆、欢乐和祥和,就好像结婚的是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这就是我们向往的邻居里情</p> <p class="ql-block">~下午二点婚礼开始,村主任的藏语、村支书的汉语,双语主持,呈现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婚礼过程冗长(我的感觉)而又意味深长,先是男方、女方代表歌曲对唱(大约30分钟),虽然听不懂意思,但悠长婉转的调子在空旷的山谷回荡,让人内心充满温暖,后来据导游解说,才知道这歌声呈现的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男方代表唱:我们把美酒送到了你手里,你们慢慢品尝,女方代表回唱:谢谢你们的美酒,我们想知道美酒来自哪里,男方代表:来自⋯⋯,女方:⋯⋯,</p><p class="ql-block">然后是众多长者讲话,每位长者都能说会道,声音高亢有力而又抑扬顿挫,每个人讲话时长估计都在20分钟以上,总共有5、6位长者说话,按现在年轻人的想法,这讲话应该属于"超时"的讲话,<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导游说,这个村子特别注重长者对年轻人的叮嘱、告诫和祝福,所以他们的"话语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话长情意长。</span></p><p class="ql-block">人一辈子也许就只有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场合能够认真听长者的叮嘱、祝福,这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婚礼期间,村里通宵达旦的唱歌、跳舞,男女老少身穿传统节日盛装,年轻的、年长的、年少的,唱的、跳的,锅庄舞、弦子舞轮番上场,整个夜晚、整个山谷都弥漫着婚庆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迪庆藏族锅庄舞,藏语称为“果卓”,意为“圆圈舞”,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群众最为喜爱的民间自娱性舞蹈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称为藏乡民间歌舞的“活化石”。</span>2006年5月,迪庆藏族锅庄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通宵达旦进行的锅庄舞和弦子舞</p> <p class="ql-block">德钦,<span style="font-size:18px;">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span>弦子的地位和风行程度是独一无二的。在德钦大大小小的乡村市镇,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婚庆嫁娶,只要是人们欢乐相聚的地方,都少不了弦子歌舞。弦子舞没有固定的舞场,人们可以聚集在广场、林中空地、晒场或任何可以容身的场所呈圆圈起舞,常常是男唱女应,女唱男和,面对面而舞弦子舞是唱词、曲调、舞姿三者的完美结合。音乐曲调大都高亢明亮,粗犷豪放;旋律流畅悠扬;节奏鲜明活泼;舞姿优美,刚柔并济。音乐和舞蹈开始时速度徐缓,随着内容的发展,情意逐步加深,最后用急速演唱和急速旋转的舞蹈形成高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