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朝着“远方”继续前行(健步走三十二)2025元旦~2025.01.26

陈昌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冬天,虽无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清风送爽,阳光明媚;也没有夏天的电闪雷鸣,热情奔放;更没有秋天的五彩斑斓,层林尽染,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有献给大自然含蓄的美。冬天,从來都是一个别俱风情的季节,冬天的雪景乃是大地的一绝色,每一片飘落的雪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在空中起午,覆盖大地,将世界装扮成一幅静谧的童话画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春尝百花,冬观雪。雪是冬天最忠实、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伟大的魔术师,每个下雪的日子,世界都安静了,当第一片雪花落下时,世界便被施了魔法,翻滚、堆雪人、打雪仗、畄下的足跡也变成了雪地涂鸦,人人都成了艺术大师了。有了雪,就有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雪落无声胜有声,冬日里的大地披上了洁白的外衣,显得荘重而神圣。雪,簌簌落落扑向人间,落在树上,挺立的、光秃秃的树枝上变成了玉树银花,粉装玉砌,银装素裹,更加帅气;落在田野里,将小麥压得严严实实,使它们來年更加丰硕;落在山野间,白雪暟暟,冰天雪地,使山谷中,山峰上披上了白色的面纱,在万木调零中,腊梅怒放,松柏傲寒,翠竹挺立迊雪,使山更加巍娥壮观。冬,雪的王国,雪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诗养精神,有雪就有诗。冬天是个诗意极浓的季节,雪是充滿诗意的存在,飘飘洒洒,漫天飞舞,形态优雅,给人美的享受。大雪纷飞时,雪景极其壮丽,人们会出门观尝雪景,文人雅士们还会在尝雪时吟诗作画。他们尝雪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煑雪烹茶》,《听雪敲打》,《雪夜读书》等等。他们在尝雪时,描写雪景的诗词比比皆是,如,南宋卢梅坡的《雪梅二首》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並作十分春。”又如,明代著名戏剧作曲家高濂在《山窗听雪敲竹》里曾说:“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再如,唐.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钩寒江雪。”他们在尝雪时,在诗词作品里也不乏对雪的赞咏以及描绘,就单纯的白雪在他们的笔下可以幻化出非常多的模样,使诗词中的雪拥有很多“别名”,不仅不累赘,而是很惊艳的,读之,美到令人窒息,这也是他们的绝活。如,唐.高骈在《对雪》中称雪花为“六出”,因为雪花呈六角形,出,是美的意思。又如,唐.韩愈的《春雪》称雪花为“飞花”,因为滿天飞雪,恣意飘落,好似春天里的落花。再如,唐.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称雪花为“梨花”,因为雪花累积在树枝上,象梨花开了一样。等等,枚不胜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冬日里的雪景在大自然中绝无仅有,文人雅士们藏在风雪里的这些雅趣,可能並没有令人驚奇的美丽,但,却有着非常深刻的意境。这些雅趣不仅是一个个文人雅士生活的缩影,更展示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少了些许浮燥,多了些许宁静,让我们深深感到动容,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自然界之美,更多的是对生活、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领悟。在这个诗意的季节里,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感受时代的那份愜意与美丽,轻拥一份冬的宁静与平和,听风起,看雪落,过得富有情调,意气盎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有光,有路,有远方,这大慨就是人生的模样。让我们无论经过多少挫折和磨砺,都拥有永不言弃的坚强意气与不断前行的力量,成为穿透狂风暴雪的一束光,朝着远方前进,走得更远,更远,更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