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宜兴——五十年再聚首

一鸣惊人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是我们宜兴、武进战友入伍五十周年纪念的日子,2024年10月,宜兴的十几位战友小聚,一致决定:组织一次庆贺入伍五十周年的战友聚会活动,自发出战友聚会预备通知后,报名参聚的战友热情高涨,先后有62位战友踊跃报名,为战友聚会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8日-29日,战友们相约宜兴,举行了一次难忘的入伍五十周年庆贺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为战友聚会活动定制的海报,海报上的几大主题元素是:</p><p class="ql-block"> 八一军徽、测量仪器、南京军区、测绘大队、五十周年、营区地图、全国地图,营区标志性建筑等等。</p><p class="ql-block"> 醒目鲜艳的海报,作为聚会活动照相背景,增加了喜庆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此次战友纪念聚会活动安排在宜兴市中心城区“宜兴市陶都大饭店”,离当年入伍时的集合地——宜兴县招待所很近。</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五十年前,我们在此集合换装,五十年后,我们在此聚会庆贺。</p> <p class="ql-block">  为了战友庆贺聚会活动更加圆满,特意到宜兴市档案馆,调出了1974年12月征兵花名册:</p><p class="ql-block"> 南京军区测绘大队接兵负责人,也是我们新兵连柳圣文连长,从宜兴人武部接收了100名新兵,其中到测绘大队的有13个公社、4个镇合计78名新兵,另外的22位新兵是测绘大队帮军区司令部直属队另一个单位代接收的。</p> <p class="ql-block">  应参加此次聚会活动的有宜兴藉战友计78位,武进藉战友计20位,合计98位战友。但是由于宜兴战友中已有九位战友不在服务区了,所以应参加人数是89位。</p><p class="ql-block"> 此次战友聚会活动实行自愿性AA制,报名战友计62位,其中实到宜兴战友49位,实到武进战友10位,合计59位。(有3位战友报名后因特殊情况未能参聚)</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入伍五十周年这个日子,我们深切缅怀已经不在服务区的9位战友,他们是:</p><p class="ql-block"> 白风鸣、邹小平、刘新华、蒋建农、</p><p class="ql-block">司万祥、窦发坤、潘双大、史刚民、诸建军。</p><p class="ql-block"> 图为合影留念照片,由黄国新战友拍摄编辑。</p> <p class="ql-block">  图为入伍五十周年纪念章,是“宜兴武进战友群”群主李雨明战友自费定制的,每位参聚战友人手一枚。</p><p class="ql-block"> 纪念章佩戴胸前,好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另外一枚“退役军人”纪念章,是定居在上海的范建明战友自费定制的,且每枚纪念章后有每位战友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两枚纪念章,真的好有纪念意义啊!</p> <p class="ql-block">  难忘军旅,难忘军营。我们入伍测绘大队,正值大队自建营房,选址在安徽省六安市郊区大岗头,是我们入伍后的第一个营房,也是我们亲手建造的军营,相信每一位参聚战友都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入伍一年后的1976年,我们部分战友入住过无锡杨湾、无锡华藏军营;</p><p class="ql-block"> 1977年,凡是分到航测外业队的战友,从无锡出发,前往山西、北京,十月收测后入住过大同市某军营,北京通州某军营,回无锡后,航外队从无锡搬到上海松江凤凰山某军营;</p><p class="ql-block"> 1980年,航外队回归六安大岗头自己的营房;</p><p class="ql-block"> 1986年,南京军区和福州军区二个测绘大队合并后,留在部队的少部分战友,最后又入驻南京马群营房。</p><p class="ql-block"> 当然,航外队的战友,入住过的兵营更多,如宜兴市川埠兵营、苏州南兵营、金华某兵营等等。</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80年,借住在苏州南兵营时,在礼堂看电影的座位票。</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77年,航外几个中队从无锡去山西时乘坐的军列,途中,每到一个兵站,停车从车厢里下来吃饭,个中情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图为六安大岗头营区平面图,熟悉的操场、大礼堂、水塔,礼堂北面机关大楼、东北方向内业队营房、礼堂东面为大队教导队所在地、礼堂南面为大队卫生队、西南方向随军家属区、营区大门进去右边为大队运输连营房……。</p><p class="ql-block"> 军营,曾经是我们站过岗、练过操、唱过歌、列过队的地方,军营让我们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全体新兵战友98位,同睡一个大仓库,没床地铺,新兵连训练共计75天,其中到大岗头营建工地劳动13天。</p><p class="ql-block"> 新兵连结束后,分配到十四中队40人,分配到农场12人,分配到大队机关6人,分配到后勤警通运输连40人。</p><p class="ql-block"> 追忆军中生涯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23日,唐山大地震后,江苏省溧阳县发生地震,驻无锡的部分战友,也经历了逃震惊魂,有战友从双层床上铺直接跳出窗外,脚部摔伤,记得教导队有位教员,用双手撑住门框,大声叫家属、孩子快快冲出门去……</p><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后,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战友们不懂什么叫一级战备?请教首长和老同志,他们告诉我们:一级战备就是飞行员要准备随时可以起飞,海军可随时起航,陆军野战部队是打好背包,随时可以成建制拉出去投入战斗。</p><p class="ql-block"> 测绘大队是文化兵,一级战备只是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不准请假探亲,不准出营区大门……</p><p class="ql-block"> 1977年6月,航外队参观了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1977年10月,航外队有幸走进了刚刚建成的毛主席纪念堂,祭拜领袖。并参观了北京部分景点等等。</p> <p class="ql-block">  1979年,这也是我们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那年2月17日,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亲历了一次真刀真枪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1979年2月初,我们有些战友正在家中享受探亲假,突然在2月6日,全体休假战友,都接到了部队电报“令2月7日返队”。不明情况的我们只能怀揣电报,火速买票,日夜兼程,往部队驻地赶,一路上无论是买票、进站、上车,凭电报一路绿灯,还有火车站工作人员帮我们这些穿着军装的战友,从客车的窗户爬进车厢,那情景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7日晚,当我们赶到位于上海松江县凤凰山驻地时,营房里气氛紧张,各中队连夜动员,每人写决心书,踊跃报名上前线。</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们已是入伍第五年的老兵,经过批准,我们战友中上前线的有:</p><p class="ql-block"> 吕顺华、朱建华、蒋中华、刘浩金、钱文明、李建中等。</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送上前线的战友时,那种英勇悲壮,生离死别,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此次战友聚会,群主李雨明战友功不可没,自十月下旬定下聚会活动事宜,从发出通知,统计报名人数,到预定聚会宾馆,从报到登记,收款记帐,到结算费用,订做纪念章等等,事无巨细,都是雨明战友操心,更令战友们感动的是,28日晚餐的白酒、红酒都是雨明战友自费购买贡献的。为群主点赞!</p><p class="ql-block"> 这是李雨明战友主持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施建中大队长,此次战友聚会,特意从南京赶来宜兴参聚。</p><p class="ql-block"> 施建中战友,是我们这批同年入伍战友的骄傲,在部队各级组织、前辈的培养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成为测绘大队史上任职大队长职务最长的大队长,他也是我们战友中最后一个离开测绘大队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在聚会现场,施大队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从测绘大队大岗头营房,到南京马群营区,一路上见证了我们老部队的发展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  原测绘大队政治处蒋国金主任,宜兴人,1965年入伍,受邀参加了此次战友聚会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聚会活动现场,老首长以自己入伍测绘大队60年老兵身份,非常热情的发表讲话,祝贺我们入伍五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  徐小平战友,长期在大队机关服役,二个测绘大队合并后,被授少校军衍,后下放基层担任教导员职务。</p><p class="ql-block"> 这是徐小平战友在聚会现场发表讲话,以亲身经历,追忆部队生活和战友情谊。</p><p class="ql-block"> 徐小平战友也是较晚离开测绘大队,入伍时间较长的一位战友。</p> <p class="ql-block">  唐建中战友,当年从新兵连分配到大队农场,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从一名新兵最后成为农场负责人。后调入机关,从军19年,担任过少校队长。</p><p class="ql-block"> 这是唐建中战友在战友聚会活动现场,怀着激动的心情,分享参聚的感想。</p><p class="ql-block"> 唐建中战友,聚会活动结束后,在战友群里连续发表了五篇回忆与感想文章,赢得了战友们好评。为他点赞!</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少校刘建忠教导员战友,在聚会活动现场呈现原创七言律诗书法,并详细讲解。</p><p class="ql-block"> 刘建忠战友另外一幅书法作品是小楷书抄写唐诗(王维诗)四首。</p><p class="ql-block"> 建忠老战友特意为战友庆贺活动书写的精美作品,以表示对纪念活动的重视、支持和祝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战友们学习和点赞!</p> <p class="ql-block">  建忠老战友自创七言诗:</p><p class="ql-block"> “半百戎光志未休,宜城聚首憶谊稠。</p><p class="ql-block"> 且看夕照情无限,今朝把盏意难收。”</p><p class="ql-block"> 建忠战友也是我们这批同年入伍战友中较晚离开部队的,对部队生活感情甚深,对相约宜兴战友聚会,发自内心的追憶战友情谊,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大部分战友看不懂书法造谐,但从字里行间还能理解这战友之间的情义无价。</p> <p class="ql-block">  建忠老战友的第二幅书法作品是小楷抄写唐朝诗人——王维诗四首。</p><p class="ql-block"> 《桃源行》、《青溪/过青溪水作》、《谓川田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p><p class="ql-block"> 王维(701-761)山西运城人,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仕途不顺,弃官后隐居山野生活,从此淡泊名利,信俸佛说,有“诗佛”之称,王维用身心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脱自我的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建忠老战友选择抄写这些诗,寓意深刻:</p><p class="ql-block"> 第一首,是王维19岁时作品,诗中处处洋溢着人间桃花源般田园生活气息,透露出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在心里修篱种菊。</p><p class="ql-block"> 第二首,通过描述青溪景致,寄托诗人仕途失意,归隐山林,淡泊名利这种心境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第三首,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柴门外,一位慈祥老人拄着拐杖,迎候放牧归来的孩子,最后一句反衬自己独无所归,混迹官场的弧单、苦闷表露无遗。</p><p class="ql-block"> 第四首,是一首唐玄宗出游盛况的应制诗。为应制诗之楷模。</p><p class="ql-block"> 建忠老战友,书法功力了得,而且这长篇制作,肯定是花了很多时间才能完成,为老战友点赞!</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运输连战友们,五十年后,相聚宜兴,留下珍贵合影留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和桥区战友们的合影留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常州赶来宜兴参加战友聚会活动原武进新桥公社的十位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楊巷、新芳二个公社的战友合影留念照片,原先的二个公社,已经合并成一个杨巷镇了。</p> <p class="ql-block">  当年新兵连训练结束后,分到农场的有十二位战友,他们是:</p><p class="ql-block"> 夏沛民、顾建芳、唐小华、陈也伟、黄国新、唐建中、于新初、邵杏国、周君大、黄奇南、刘金良、蒋建农。</p><p class="ql-block"> 图为部分当年农场的参聚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官林六位参聚战友的合影留念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6年参加测绘大队教导队学习培训的参聚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8年参加测绘大队教导队学习培训的参聚战友。</p> <p class="ql-block">  图为当年新兵连六班战友五十年后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六班共11位战友,参聚战友有八位(袁卫国战友也是六班)这可能是五十周年后参聚战友最多的一个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参聚的原闸口公社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航外四中队参聚战友。</p> <p class="ql-block">  当年新兵连训练结束后,一起分配到十四中队九组的四位战友:</p><p class="ql-block"> 史永法、张法明、梁文君、史一鸣。</p><p class="ql-block"> 九组组长是安徽淮北的马维福,付组长是朱月祥,还有73年老兵浦金福、彭光森。</p><p class="ql-block"> 马维福组长是我们下连队后的第一任直接领导,我们同在一个锅里吃饭整整一年啊!</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65年入伍的宜兴藉老领导恽夕南战友,他是原内业队的分队长,是我们邱兆明战友的直接领导,他也非常高兴的参加了我们此次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  邱兆明战友是此次战友聚会召集人之一,他热心地联系宾馆,直接参加会务工作,他还自费掏腰包,提供聚会活动的香烟及29日中午的白酒。为他点赞!</p> <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战友聚会来自常州的战友有:</p><p class="ql-block"> 陈傢华、蒋仁忠、陈浩栋、周国兴、袁卫国、陈荣福、朱建华、王新华。</p> <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战友聚会来自镇江的战友有:</p><p class="ql-block"> 刘建忠、马祖民。</p> <p class="ql-block">  史永法战友,积极参加战友聚会活动,认真细心为战友们拍摄照片,他特意带上三角架,遥控拍摄全体参聚战友全家福合影照片,并把未赶上拍合影照片的曹金坤战友,剪贴上大合照,这手机技术的掌控,恐怕没有几位战友能够掌握,所以学习手机操作技术新知识,永远在路上,值得战友们学习,为他点赞!</p> <p class="ql-block">  吕国平战友定居甘肃兰州市,因路途遥远及身体原因,这次未能来宜参聚。</p><p class="ql-block"> 远在甘肃兰州的吕国平战友,以视频形式和各位参聚战友见面,邀请各位战友方便时到兰州旅游,並祝贺战友聚会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吕国平战友,1980年底退出现役后,顶替到兰州铁路局上班,在铁路战线作出了一个退役军人应有的奉献,不仅能熟练驾驶火车,还因优秀的军人本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被评为铁路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值得战友们学习和点赞!</p> <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战友聚会,来自南京的战友,除施建中大队长外,还有在南京上岗带孙辈的缪松茂、袁正平、费卫平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来自上海的参聚战友:</p><p class="ql-block"> 蒋中华、胡兴平、王惠民、范建明。</p> <p class="ql-block">  黄国新战友,热心参与此次战友聚会活动,不仅为战友们拍摄了大量的相聚照片,还自掏腰包为每位参聚战友洗印了合影留念照片,并寄送到每位战友手中。</p><p class="ql-block"> 国新战友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战友们学习,为他点赞!</p>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心潮澎湃,看今朝,感慨万千。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同年入伍的战友中,在部队受到嘉奖和立功的战友有:</p><p class="ql-block"> 李雨明、唐建中、杨解飞。</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义务兵役制,最长是六年,所以我们同年入伍的战友,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提干和转志愿兵的战友,基本上在1980年底都退出了现役,转成志愿兵的战友较多,其中黄泉英、蒋建农二位战友,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黄泉英战友,转志愿兵后,在六安大岗头营区,专门负责烧浴室锅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给战友们提供热水服务,赢得了战友们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蒋建农战友,转志愿兵后,在六安大岗头营区,一个人住在水塔下面的配电房里,负责整个营区的电力配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管理整个营区的电力设施,从而保障大岗头营区用电安全。</p><p class="ql-block"> 还有运输连的几位志愿兵战友,不仅驾驶技术过硬,还带出了许多高徒,赢得了新老战友们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  战友分别几十年,我们天天在思念。</p><p class="ql-block"> 相约宜兴,相逢的温暖,填满了战友们心房,相聚的喜悦,堆满了战友们脸庞。虽然都已是带七字头的白发老翁,但是人人都是精神抖擞,个个脸上乐开了花。</p><p class="ql-block"> 多年未见的战友,相见甚欢,热情握手,亲切拥抱,举杯相贺,开怀畅饮,开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们,当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曾同睡过六安五四五仓库的地铺,今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p><p class="ql-block">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璧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战友难忘。何以解忧,唯有相聚。</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同贺相聚宜兴,纪念入伍五十周年战友聚会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四季轮回五十春,似水流年行匆匆。</p><p class="ql-block"> 闲将往事回忆过,名利成败已成空。</p><p class="ql-block"> 当年青春好儿郎,如今已成白发翁。</p><p class="ql-block"> 人生无悔曾从军,终生牢记战友情。</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记录“南京军区测绘大队宜兴武进战友入伍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片段。</p><p class="ql-block"> 祝各位战友们身体健康!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黄国新、史永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