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疍家

吴老师

<p class="ql-block">每年的冬季会选择在三亚度过,既有温暖的阳光,又有美丽的海岸线。而满街的疍家菜馆让我有了浓厚的兴趣,想去进一步了解疍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于是,专程去了陵水的“海南疍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疍家,又称艇户,是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他们世代耕海为生,不在陆地上置业。</p> <p class="ql-block">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认为疍民主要源于古代的百越,是居水的越人遗民,是福建闽越族的后裔,与畲族同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疍民在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称呼,这些称呼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游艇子”、“白水郎”、“白水”、“泊水”、“蜓”、“疍”、“蛋”、“诃黎”、“曲蹄”、“科题”等。</p> <p class="ql-block">我国东南沿海,聚居着一个名叫“疍家人”的族人群体。他们不是独立民族(多为汉人),却具有独特的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他们的祖先据传是古百越人原居陆地,因忍受不了封建王朝压榨揭竿聚众,被官兵逐向大海,勒令不准上岸,不准与岸上人通婚。</p> <p class="ql-block">疍家人主要分布在南海一带,靠捕鱼为生。</p> <p class="ql-block">由于疍民长期待在船上,以水为生,形成了一些有别于陆上社会的习俗,在旧时也因此受到陆居族群的排斥与歧视。</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尤其是解放后,疍家人渐渐不再受歧视。水上疍家与岸上居民,在相互接触中慢慢适应,从而与汉族居民相辅相成,同生同融。现如今受多样式的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疍家文化正在逐渐被淡化。</p> <p class="ql-block">海南陵水、三亚疍家人已超过1.2万人。如今,疍家人大多在岸上定居,以船为家的历史已经改写。</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许多疍民在海上从事网箱养殖,减少了出海打渔的风险。也有的疍民依靠政府扶持造了大船,用上了机械化捕鱼设备,捕捞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疍家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新一代的疍家人已经走出渔排,开始读书、读大学,甚至到异国他乡留学深造。</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就出生在澳门的一个穷苦疍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或许有一天,疍家人浮泛海潮的过往终将成为绝唱,但历史已经烙印下疍家人不可磨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现代的疍家人不但“上得岸,住得下”,而且“能发展,有创新”,年轻的“疍家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p> <p class="ql-block">如今,疍家人的脚下不再摇晃,流传千年的疍歌在岸边依然曲调高亢嘹亮、婉转缠绵,传颂着这个古老族群生生不息的沧桑与辽远。</p> <p class="ql-block">  二O二五年一月二十三日 </p><p class="ql-block">‍ 于海南三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