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象——交通、自然与酒

老丁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周出差贵州,公务结束后,去黄果树瀑布、坝陵河大桥、荔波小七孔等几个景区打了下卡,真正体验了一回贵州的山水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贵州的次数本就不多,每次行程又总是匆匆忙忙,即便到了贵州,也没有离开过贵阳。因此,对贵州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虽有所闻,但只是停留在念想阶段,这次总算弥补了一点缺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问我对贵州的印象,我会从“交通、自然与酒”这几个方面来回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交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到贵州,都想起国栋同学,1983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贵州黔西南州交通局工作,几年后,公务出差去贵阳,在盘江大坡附近因车祸殉职。那段盘江大坡因险峻、事故频发而著名,当年,交通的闭塞、出行的艰辛,令人难以想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那里修建了著名的北盘江大桥,天堑变成了通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国栋同学没有看到他曾经期待的,也是他为之奉献的这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几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相比,贵州交通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车高速公路近一万公里,花江、北盘江、坝陵河、鸭池河等世界级跨度或高度的峡谷大桥,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出行条件,其建桥技术更是震惊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交通主管部门安排我们参观了坝陵河大桥以及贵州桥梁科技博物馆,并乘东岸主塔电梯进入桥体内部,沿桁架梁内的观光(检修)通道步行至梁中,从370米的高空俯瞰河谷,青山绿水,一览无余,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坝陵河谷因大桥的修建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打卡点,由此可见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贵州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独特的峰丛、峰林、峡谷、瀑布、湖泊、洞穴等,这次打卡的黄果树、坝陵河、小七孔等景区都是大自然对贵州的最好馈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天并不是贵州的旅游旺季,黄果树瀑布、小七孔景区的水量也相对小了一些,但并不影响我的观感。那奇峰异石,瀑布飞流,让人惊叹;那潺潺溪流,碧绿深潭,清澈见底;空气清新,身临其境,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贵州还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省份,侗、苗、布依等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山水自然相互交融。古镇、古寨,古建,古朴典雅,石板街道、白墙青瓦,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那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在大山深处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打卡,除小七孔古桥外,对人文景观没有太多的体验,有点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贵州的山水秀丽、壮美,贵州人的性格却是粗犷的。高原石漠化的生态环境,辛辣的饮食习惯,尤其是是传统的酿酒文化,铸就了贵州人豪放的气质,大气、善饮、好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黔人的善饮是有深刻体会的。没有一点酒量,适应不了当地的礼仪文化,也难以结交当地的朋友。据说,在贵州,酒不仅仅是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喝至半醉半醒,犹若“小糊涂仙”,才算喝出最佳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黔人善饮的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因为贵州产好酒,多为酱香型、烈性酒,如茅台、习酒、董酒等。赤水、茅台镇一带微生态环境好,水质优,适宜酿酒,也就盛产酿酒和品酒大师。酒好,多喝一点也无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贵州省财政收入大约2140亿,其中,茅台集团贡献了1237亿,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8%,由此可见贵州茅台的支柱地位。不仅如此,贵州茅台还是贵州高速的重要股东,股比约占1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近两年消费降级了,茅台酒的价格也一路下跌,据说已从高峰时的三千多降为两千出头,不知道对贵州社会经济包括交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对贵州的粗浅印象,基于交通、自然与酒。其实,三者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自然环境制约,建设难度之大、成本之高在全国名列前茅,那些世界级峡谷大桥便因此而诞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赋予了贵州众多的旅游资源,交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大自然呼唤着交通与旅游的融合,贵州交旅融合、桥旅融合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三,大自然馈赠了贵州不可复制的微生态环境,酿造出独特的酱香白酒,成就了巨大的商业帝国;而白酒的丰厚收益又能够反哺贵州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