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村寨——曼扫景

冬虫夏草

<p class="ql-block">  从景洪出发经过一座大桥,再走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上午有雾,沿着山谷前行,山体被云雾缭绕,澜沧江被笼罩在浓雾中,颇有几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天开云散,一片片的果园树木映入眼帘,大片的香蕉林、火龙果园……惊喜了。因为就在村周围,听司机讲,这些应该都是曼扫景村的果树。</p> <p class="ql-block">进了寨门,是一个小市场,村民可以卖些自家生产的土特产,方便了游客,也让村民有了收益。</p> <p class="ql-block">曼扫景是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传统村落,与临近景洪市区的那些村寨相比,这里没有那么浓郁的商业气息,让走进来的人会有一种宁静、惬意的感觉。村寨保留着傣族传统干栏式建筑风格,歇山顶式的阁楼屋顶椎卯连接的承重木柱、造型别致的木质门窗无不体现着悠久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寨子道路规划有序,道路两旁栽着各种果树,有高大的木瓜树、柚子树、菠萝蜜树等果树,还有花卉等景观植物,错落有致,清新自然,展现了傣家人的生活风貌和情趣,给人一种宁静浪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曼扫景村隶属于景洪市勐罕镇曼搭村委会。位于勐罕镇东北边,这里年平均气21.8 ℃,年降水量1067.9毫米,适宜种植水稻、香蕉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收入为主。</p> <p class="ql-block">  据这里的美女宣传员小玉介绍,房屋建设就形制而言,竹楼经历了基本型、扩大型、发展型3个阶段;从材质上讲经历了竹子框架与茅草屋顶、木制机构与瓦顶、别墅型三个阶段。这里二代与新式的傣族建筑居多,孔雀造型的精致屋檐、发展演变的建筑风格,体现着傣家人千百年传承的建筑智慧。</p> <p class="ql-block">两位年龄不同的美女可是来自于我国版图的大东北和大西南,这是多么大的缘分啊。</p> <p class="ql-block">  曼扫景村尽管<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有80多户人家</span>,充满了民族风情。干净、幽静、惬意是这里的特点,很适合喜欢细嚼慢咽式、喜欢找一处发呆的游客留步。</p> <p class="ql-block">从远去的背影看,这是一位还在佛门修行的“猫哆哩”。</p> <p class="ql-block">每家门口都栓有一只精干帅气的公鸡,它应该就是传说中公鸡中的一只“战斗鸡”吧!</p> <p class="ql-block">时不时地能看见在家里静静干活的主人,我也是带有点歉意,探头探脑地生怕影响了人家的正常生活,但是寨子里的人却见怪不怪地看着来往穿梭的游人,很是热情招呼。</p> <p class="ql-block">这么熟的杨桃,看了的确养眼,都不忍心动手摘。</p> <p class="ql-block">就地取材的农家劳作用具告诉我们这里的生存特点,朴实的传承也仿佛诉说着岁月悠悠……</p> <p class="ql-block">结了这么多菠萝蜜</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应该是番石榴吧</p> <p class="ql-block">  傣族村寨都有自己的寺庙,曼扫景村的佛寺有一幅释迦摩尼的壁画,尤其引人注目。跌连起伏的青瓦屋顶,金碧辉煌的佛寺建筑。处处彰显着南传佛教历史和传统文化色彩。听梢哆哩小玉讲,女性不能到佛寺后院。</p> <p class="ql-block">这家门前种了很多的兰花和石斛……来往的人很多和我一样花痴一样停留在花前不肯挪步……</p> <p class="ql-block">从村口外向村里眺望,更有另外一种韵味……</p> <p class="ql-block">种植的各种蔬菜井然有序,田园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除了种植的蔬菜,我发现菜地边也有很多种可食的野菜。</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坐在这里嗮太阳,心里只涌一句歌词: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p> <p class="ql-block">留下来就在这里午饭了,主人的二叔手艺不错,让我们这些老姐妹们赞不绝口,还喝了一顿下午茶。</p> <p class="ql-block">垂落的多肉成了每家的一道景,能长成这样,也就是这里吧,唯美。</p> <p class="ql-block">  这种果实有药用价值,是这里的特产,叫诺丽果。</p> <p class="ql-block">  村的另一尽头有一塔式建筑,走近才发现是本村寨的第一口井,很有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村口因两条街分不同的门,走进来、走出去看看村边村里。</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野生的藿香蓟花无人呵护,但依然香、依然美。</p> <p class="ql-block">野茼蒿依然清雅、孤傲,风韵。</p> <p class="ql-block">正门赫然提有傣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曼扫景村”几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从里面看,是祝福大家“出入平安”,祥和家园。</p> <p class="ql-block">带着美好的祝愿,我们也将启程了,尽管在这里只停留了大半天,却让我们对这个寨子产生了美好的向往,再见了,曼扫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