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珠海

蜂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港珠澳旅游的第四天,我们首先来到珠海圆明园新园,这座重建于现代的皇家园林,在2025年1月的冬日里,散发着迷人的古韵。当我踏入这片仿建的清代皇家园林时,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站在白石桥上,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红墙金顶的宫殿群。主楼两层高的建筑以中国古典宫殿式样呈现,金顶红墙间点缀着绿色琉璃瓦,尽显皇家气派。大楼中央悬挂的红色灯笼为这庄重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气息。四周对称分布的小楼与主楼相呼应,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对称美学。远处连绵起伏的假山和碧绿的草坪,让整个画面更加和谐自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漫步其间,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园林不仅是对原址的复制,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圆明园在南方的缩影,这里重现了当年“万园之园”的精华。虽然规模不及北京原址宏大,但其精致程度毫不逊色。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从飞檐斗拱到栏杆窗棂,无不体现着工匠们的巧思。</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群,精美的彩绘装饰和高高的脊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庄重肃穆。灰色石阶蜿蜒而上,石阶两旁碧绿的草坪如地毯般铺展,朱红砖墙巧妙地分隔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远处翠绿的树木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完美诠释了中国古代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p> <p class="ql-block">这座以古典园林为载体的文化园区,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展示完美融合,让人仿佛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这里重现了圆明园的部分景观,亭台楼阁间弥漫着草药清香。行道旁随处可见医家雕像,墙绘和橱窗里多是中医药文化宣传,展厅内陈列着各种中草药标本。最吸引我的是中药标本的展示区,透明玻璃容器里盛放着各种常见的中药材样本,绿叶茎杆漂浮在清澈的液体中,显得格外生动鲜活。</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的湖泊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的树木亭榭和蓝天。一只黑色天鹅站在浅绿色泛着涟漪的水中,它优雅的姿态令人陶醉。天鹅的头部和脖子带着一抹红色,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湖边一块巨大的灰色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与清澈透明的水面相映成趣。远处的天空湛蓝如洗,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新园西洋楼景区是复制清朝乾隆年间仿照欧洲巴洛克风格建造的皇家园林建筑群,原址曾被誉为“万园之园”。</p><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充满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白色的建筑与翠绿色植物相互映衬,楼顶蓝色尖顶和底部黄色设计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这些建筑仿佛带着人们穿越回了那个充满历史韵味的时代。而人行道旁边的喷泉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不少灵动之感。这里的喷泉表演十分精彩,当喷泉开始运作时,水柱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时而高耸入云,时而又如细雨般洒落。那变幻莫测的姿态就像一场精彩的水上芭蕾,在阳光的照耀下,还会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大理石雕像和雕塑点缀其间,钟楼高耸入云,拱形入口庄重典雅。建筑前方的广场上,一座精致的喷泉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的水花,与周围的建筑相得益彰。远处的天空湛蓝如洗,几株古树为这片人造景观增添了几分自然气息。</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流失海外。截至2020年12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在内的七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剩余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五尊兽首仍下落不明。作为圆明园的重要标志,这些铜像不仅是精湛工艺的体现,更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沧桑变迁。圆明园新园仿制的每尊兽首都栩栩如生,造型各异,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圆明园新园出来,我们打车到了珠海渔女景区,这是一处位于珠江口西岸的标志性景点。站在海边,远眺着湛蓝的大海与城市天际线相接的地方,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无数商船来往。如今,这片海域依然繁忙,但更多了一份悠闲自在。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的文字描述了这座由著名艺术家潘鹤<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span>作的“珠海渔女”,是为了纪念勤劳勇敢、美丽善良的传统南海渔民而建立。神像手托珍珠面向西岸,站立在直径约为0.8米、重量约10吨的花岗岩石柱上,采用特选色彩斑斓的珍贵石材精心雕琢而成。珠海渔女雕像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情侣路是一条海滨长廊,更是情侣们约会的理想场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游人可以随时驻足欣赏美景。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自然与人文并存,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远处平静的大海与巨大的礁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湛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海水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石栏杆上小憇,妻子捕捉了当时这个美好的瞬间:我身着深色西装,对着镜头露出微笑,双手放在腿上,感受着这片惬意。身后是广阔无垠的大海,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离开珠海渔女,我们打车来到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亲身感受这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伟大工程。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更是一座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纽带。说是桥,实则由“桥”“岛”“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白海豚岛”与“蓝海豚岛”,将工程的“素颜”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犹如伶仃双贝在海上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正式通车,全长55公里,集桥梁、人工岛、隧道于一体。它的建成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珠海口岸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着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旅游大巴穿过港珠澳大桥及沉海隧道,登上蓝海豚岛,这个人工岛与白海豚人工岛组成沉海隧道的进出口。站在岛上凭栏远眺,天空被阳光染成了柔和的橙红色,云朵倒映在海面上,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海风轻轻拂过耳畔。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尘世喧嚣也离我们那么遥远……</p><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部分长达6.7公里,采用沉管法施工。作为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它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隧道入口处壮观的景象,远处的伶仃洋波光粼粼,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辉映。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整个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难点,特别是如何解决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海洋环境带来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蓝海豚岛陈列馆,是充满科技感的博物馆,作为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展示了大桥建设过程中的珍贵资料和实物。我了解到这座大桥凝聚了几代工程师的心血。馆内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等形式,生动再现了大桥从规划到建成的全过程,让人感叹中国基建的实力。</p> <p class="ql-block">走进工程展示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工业船只模型与起重装置。红色与白色相间的船体模型精致逼真,其标志性的圆环设计环绕在中央区域,彰显出强大的技术实力。指示牌上写着“岛礁工程建设”,让我对这艘工程船的具体用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沉管隧道技术通过预制混凝土管节,管节两端先用钢板封严,使管内形成密闭空间,利用其自身浮力,使用两艘大型牵引船和四艘略小的牵引船拖运到目标海域,在水下45米的海底完成拼接,管节之间用大型橡胶密封圈连接,33节巨型沉管对接完成,打开封闭管口的钢板,实现了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之一。一节隧管相当于三艘航母那么大,重约8万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克服了复杂的海洋环境带来的种种挑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蓝海豚岛大楼前,这座现代风格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大楼顶部高耸的天线仿佛在诉说着它特殊的功能,两侧圆形拱形大门彰显着大气的设计理念。我们望着蓝天,数着一架又一架从云层里钻出来的飞机,它们正排队准备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远处山脉绵延不绝,而最令人兴奋的是可以近距离观赏飞机在香港国际机场降落。平均每经过一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它们优雅地穿过云层,在蓝天与大海之间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飞机距离如此之近,仿佛触手可及,飞机每一次掠过都牵动着我的心弦,这种独特的视角让我深刻感受到航空业的伟大与神奇。</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来到湾仔码头乘坐游轮。进入游轮,俨然进入了一个大型的餐厅。随着游轮缓缓驶入珠江口,眼前的美景让我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游轮前行,两岸璀璨的灯光不断变换,构成了一幅流动的都市夜景图。澳门这边同样灯火通明,新旧建筑交相辉映,展现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我站在甲板上,感受着海风拂面,看着眼前如梦如幻的景色,心中满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澳门大桥、西湾大桥、嘉乐庇总督大桥、友谊大桥以及港珠澳大桥依次展现在眼前。这些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夜晚的友谊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海面,将两岸的城市紧密相连。友谊大桥于2018年正式通车,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它见证了区域发展的蓬勃生机。行驶在这片海域上,看着眼前壮观的景象,我不禁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自豪。游船继续前行,沿途还能看到几艘货轮穿梭往来,为这片繁忙的水域增添了几分活力。</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如一条巨龙横跨在伶仃洋上,连接着三地,气势恢宏。远处的城市灯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形成一片流光溢彩的美景。尽管夜色深沉,但城市依然充满活力,或红或白的霓虹点缀其中,成为黑暗中的点点亮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