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记忆——扫尘

和风细雨

<h3><br><br> 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便是我家隆重的扫尘日。<br>  这一天,全家必定早起。天还没有亮,简单的早饭过后,在爸妈的带领和指挥声中,我们姐弟三个将家中能拿得动的家具物什,连同炕上的毡席被褥统统拿到屋外,有的放到凉房里,有的干脆搭到院里晾衣服的铁丝绳上。<br>  爸爸浸泡白泥,并挪来大缸搭上木板,为粉刷做准备。妈妈在火炉上熬好糨糊又剪了漂亮的窗花,我和妹妹则用抹布或是用掸子清除白泥墙上的灰尘。最小的弟弟也一定不会闲着,将两个姐姐的抹布或掸子拿到院子里抖去上面的灰尘再跑着拿回来给我们用,这样就不用我们家里院外来回地跑。<br>  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妈妈开始糊窗户。那时候我们住的两间小窑洞顶窗还是麻纸糊的,每年都要撕了旧的,重新换上雪白的新麻纸,还要粘上妈妈巧手剪的红红的窗花或者红红绿绿的图案。<br></h3> <h3>  爸爸的粉刷工作也在这时候开始了,他一手端着小盆,盆里盛了泡好的白泥水。另一只手拿着刷子,在盆里蘸一下,再在盆沿上轻轻一刮,一下挨着一下地刷起来。这时候,屋子里就弥漫着好闻的白泥味道。先横着将墙刷一遍,待干了之后再竖着刷一遍,墙就更显得白亮了。爸爸一边有条不紊地刷着,一边愉快地唱上几声或是吹会儿口哨。</h3> <h3> 这时候,我们就在院子里,拿着红条棍使劲抽打搭在铁丝上的毡子。映着阳光,可以看见有土尘从毡子里飞出来。打一会儿,再用笤帚扫一遍,然后再打再扫,直到看不见飞扬的土尘才停下来。当然,这时候调皮的弟弟一定会在毡子中钻进去又跑出来,故意让我们向爸妈告他的状。<br>  等到爸爸的粉刷结束了,妈妈的窗户也糊好了,我们又开始擦玻璃的擦玻璃,擦围墙的擦围墙,擦柜子的擦柜子。家具和围墙上淋了白泥点,必须要用湿布子先擦掉,再换上融化了洗衣粉的水擦一遍,最后还得用干布子擦了,才能干净光亮。这项工作最难的是围墙油漆和白泥的交界处要特别小心,既要擦掉油漆上的白泥,又不能蹭着白泥墙上的白泥。所以我就用食指裹了布子,小心翼翼地擦着,丝毫不敢马虎。<br>  不知不觉已近晌午,我们的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妈妈就从火炉上烤几个馒头给我们垫巴垫巴。</h3> <h3>  我们又一鼓作气,把搬出去的东西一股脑儿再搬回来,收拾整齐。等到所有的活干完,太阳也快落山啦。这时候,妈妈才会做饭给我们吃。<br>  窗玻璃亮堂堂的,墙壁白生生的,淡淡的白泥香味直往我们的鼻孔里钻。吃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只盼着春节早一点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