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 记春节前的杨广街子

赵顺星(酒歌)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何人所定,也不知是从哪年开始,杨广赶街的日子是逢期三和星期天赶,这与其它乡镇的逢公历几号赶明显不同。河西是逢尾数是3号、6号和9号的日子赶街;四街是逢尾数是4号、7号和10号的日子赶街;九街是逢尾数是2号、5号和9号的日子赶街。细细回想对比一下杨广的赶街和其它乡镇的赶街,除了定赶街日的方式与众不同,也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杨广的赶街,它依然是以街为市,呈长条形,露天状,摊位摆在街道的两边,中间供人行走。到了赶街天,街上的人你来我往,熙熙攘攘,显得更有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这条长约1公里的街,最有历史的摊位,当属“赵联玺卤肉”,从我记得算起,已有33年的历史。赵家人清晨4、5点钟就要起床,经过烫毛、拔毛、水煮、去骨、分割、卤制等一糸列复杂的工序后,卤肉才最终完成,中午1点左右出摊,下午4点基本售罄。</p><p class="ql-block"> 路边摊食集中在中段,这位置以前有一口双井,井旁边有一小小的象神龛一样的小亭子,亭子中有一个石缸,常有好心人每天从双井里打上水,倒在石缸里供赶街的人饮用。现如今这一段集中了许许多的美食摊,有火锅,有炸洋芋,有凉米线,有烧豆腐,有炸鸡等等。路过一个煎饼摊,年轻漂亮的老板娘热情招呼着客人,香喷喷的煎饼摊得圆圆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p><p class="ql-block"> 华宁来的俩兄弟,连续3个街子来卖泡梨和泡橄榄,每次都被围得水泄不通,10元钱3斤的泡梨,咬上一口,酸酸甜甜的,脆脆的,物美价廉。</p><p class="ql-block"> 一位本地老汉背着一背篓干柿子卖,5元钱一串,买得多的话,只需4元钱一串,甜甜糯糯的柿子算下来只合4毛钱一个。</p><p class="ql-block"> 卖春联的,卖大香的,卖甘蔗的,卖中草药的,卖鱼的,各种年货应有尽有。赶街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走路来的,拄着拐杖来的,骑着电动车来的,各种各样的都有,更有云龙村80多岁的一对老夫妻,赶着马车来,手执缰绳的老奶奶端坐在马车上,一脸的慈善,一脸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赶杨广街,有一种让人回到90年代的感觉。有人说 : “逝去的才是最珍贵的,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这话我赞同,可能这是人类才会有的情感。感叹之余,我还常常想,如果西南联大的汪曾祺老先生也来过杨广的话,他老人家一定会像写《昆明菜》、《昆明的雨》一样,也写杨广的街子,也写杨广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