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地藏里(五)

林中小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现在的大坝头小学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藏里:大院里的凡人轶事2</b></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吃自来水需要花钱从大院里唯一的水站购买,掌管全院吃水大权的是孙叔叔老两口。一到放水的时间,大人和孩子们都拿着竹子做的大水牌或硬纸板做的小水牌,涌向那自来水站,挑水的、抬水的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不时移动着各种装水的器皿。所谓水牌也就是用火钳在竹片上烫个记号、在硬纸片上盖个印章。虽然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使用的水牌也非常简单,但绝没有造假占便宜的,诚信道德水平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邮电局对大院的上下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在每排房屋中间的公共区域都安装了自来水龙头,用水是方便了,但浪费也增加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文革前大院里有两口水井,水井不深但水量却很丰富,那水虽然苦涩但冬暖夏凉。因此,夏天常有人用冰凉的井水冰西瓜,冬天则用温暖的井水洗衣服。但由于邮电局不能及时的安排淘井,住在水井旁边的人们也嫌弃污水横流,加上后期在空地上又盖起了两层楼房,所以水井就被填掉了,但那水井的模样和历史过往却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珍宝岛战役以后,为防备出现大规模战争,大家都积极响应党中央“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号召,虽然没人出面组织,但各家都是努力学习、相互借鉴、积极行动,在仅有的空地上,作为主力军的大孩子们凭借着各自的想象,挖出了各种样式的、所谓的防空洞,使宿舍大院有限的空地愈发紧张,后来这些可笑的防空洞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逐步演变为冬天存储大萝卜的地窖和平时掩埋废物的垃圾坑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早期大院有组织有次序的管理,也是值得称赞的。尤其是定期进行的,按人头定区域的大扫除,然后用装满石灰粉的小篮子在道路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墩一下形成明显的印迹,既美观又杀虫,使整个院落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老字号:大坝头同春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都经历过那个通讯特别落后的年代,那时的电话是非常稀罕的物件,甚至于很多人在描绘将来优美家庭生活的雏形时,都把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作为追求美好社会的头条标准!因为当年装有电话的单位都很少见,更别说装有电话的家属宿舍几乎没有,只有邮电局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宿舍里安装了一部有专人管理的免费公用电话。话机由最初拨号盘式的黑色挂机发展到色泽鲜艳、造型美观的按键式座机。号码也从最初的3位发展到现在的8位。每当有电话打进来,管理员张奶奶总是非常负责地颠着小脚,跑到各家去喊人接听电话。尽管张奶奶没有文化,但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大院近百户人家各自的基本情况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绝对不会出现半点差错。但大院内外又是如此的泾渭分明,若想借用一下电话,除非有大人引荐,否则比求爷爷拜奶奶还难,住在大院里确实感觉到趾高气扬并很有面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院住户的主人们均供职于邮电局的各个岗位,有局长、职员也有工人,工作岗位有在市局的,也有在地区局和县局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建国前随军的老同志,以及从上海、南京等地分配过来支援苏北建设的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 文中前辈们这张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表明的是1948年12月1日,随着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徐州全境获得解放,后排左一的胡加诚同志接到命令,出发至邳州接管运河镇邮电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地藏里:洋洋得意的邮递员</b></p><p class="ql-block"> 大院里最值得让外人羡慕到几近妒忌的,莫过于是那些穿着统一的绿色制服,骑着国家配置的、专用绿色加重或轻便自行车的邮政投递员们。在他们青春的脸庞上始终洋溢着自豪和骄傲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邮政是一个国家的专有名片,体现着国家的尊严,邮政也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初在物流产业仅有邮政一家的时代,邮政处于说一不二的垄断地位。在有钱没票也买不到自行车的年代,骑着车架中间挂着印有 “中国人民邮政” 的邮包、前后挡泥板显著位置印着金色 “邮电” 字样的自行车,绝不亚于今天骄傲地开着宝马汽车上下班。邮政就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稳定且待遇较好的岗位也吸引着众多有志青年趋之若鹜。</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