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悬挂于太行山腰,气势雄伟壮观,宛如一部交响曲萦绕耳际,堪你“太行一绝”幽静深邃。红旗渠的建成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红旗渠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深秋太行山五彩斑斓,枫叶红似红。沿着这条栈道前行来到红旗渠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这片开阔地,纪念碑就矗立在这片土地的中央。它高大而威严,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纪念碑上刻着“红旗渠精神永存”,这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纪念碑前,仿佛看到了当年林州人民艰苦奋斗的场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红旗渠这一世界创举,这种伟大的精神将永远留存。</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红旗渠博物馆,一组组雕塑群像印入眼帘。这些雕塑展现的是林州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每一个雕塑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看到当时人们为了红旗渠的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样子。他们有的在搬运石头,有的在挖掘河道,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力量感。这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红旗渠建设的不易,也让每一位来者对林州人民充满了敬意。</p> <p class="ql-block"> 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垒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 1960年2月动工的红旗渠,历经十余年后,这项伟大的工程终于完工,从那天起,便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严劣生存环境。解决了3.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年年增加,从以前的亩产100公斤,到1991年的478公斤。如今的红旗渠已成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沿着水渠边走着,看到了一堵石墙,墙上刻着“山碑”二字。这两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不仅仅是一堵石墙,更是一种对红旗渠建设者的纪念。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开凿出了红旗渠,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眺望整个石墙,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建设者们的决心和毅力。</p> <p class="ql-block"> 在林州的崖壁上,红色大字写着“虎口崖”。据说,这里曾经是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建设者们在这里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站在崖壁下,抬头仰望着那几个大字,心中充满了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红旗渠精神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走在山间小道上,道路两旁种满了绿树,远处飘扬的红色旗帜格外引人注目。这让我们想起了红旗渠建设时的场景,那时候人们也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在这山间开凿水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但红旗渠的伟大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同时也感染着每一位来者让红旗渠精神永传承。</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的伟大,它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林州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个奇迹,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当离开林州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红旗渠精神的敬仰。我相信,这种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成为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摄于2024年10月25日林州</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