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艺美术协会继续学习心得

五色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 年在江苏工艺美协群内我报了苏州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对我而言 ,更多地充实了艺术旅程,让我在工艺美术领域收获颇丰,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思考。</p><p class="ql-block">此次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苏州工艺美术的多个门类。 郑静老师对古代工艺饰品的解读总有能力让我耳目一新。从苏绣细腻针法的深入剖析,到桃花坞木刻年画古朴风格的解读;从精美的核雕工艺展示,到古典雅致的明式家具制作工艺讲解,从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到魏晋南方的青瓷黑瓷 每一项都让我大开眼界。老师们不仅传授技艺,还分享了大量实践经验,让我对这些传统工艺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p><p class="ql-block">在苏绣课程中,老师展示了不同针法在表现不同物体质感时的运用,如滚针适合表现动物的毛发,乱针则能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影效果。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切体会到苏绣针法的精妙之处,看似简单的一针一线,却蕴含着无尽的变化和艺术魅力。这让我明白,工艺美术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个细节都关乎作品的成败。</p><p class="ql-block">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学习,让我领略到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刻板的刀法技巧,到套色印刷的色彩搭配,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内涵。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其鲜艳的色彩、丰富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了苏州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习过程中,我尝试创作了一幅简单的木刻年画,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传承的不易,也更加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核雕和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的学习同样让我受益匪浅。核雕艺人在小小的果核上精雕细琢,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和风景,展现了惊人的技艺和创造力。在2022 年第三期省乡土人才高研班上,有幸看到一组苏州核雕传承人周春毅大师,那种匠心打造的微雕艺术让人神迷。明式家具则以其简洁的造型、精湛的榫卯结构和优质的木材,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理念和工艺水平。通过学习这些工艺,我对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但是,我是从事传统雕塑行业的。从十五岁开始接触民俗美术至今,我在木雕与泥塑之间将近拼博了近四十九年头。我所在的县市是兴化,从这个有着两千多年文化的古邑来说,兴教化才是这个城市底蕴。由于兴化人口更多的是来自明代苏州阊门的移民,至今人们都习惯性把晚上睡觉说成是上苏州。更是因为苏北移民对吴王张士城的那种眷念,从城市到乡村几乎都有着乡情浓稠的东岳庙会。历代帝王的更替,盛载着尽是百姓的心酸。当然大大小小的庙会,也养活了不少从事雕塑的手艺人。</p><p class="ql-block">这次继续教育学习,不仅让我在技艺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对工艺美术有了新的认识。工艺美术是一门融合了艺术与生活的学科,它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社会功能。每一件工艺美术作品都是创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是时代文化的反映。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我的行业也顺势而为,进入到为江苏古村落保护的行列中。今年八月份,我市城建局邀我参加了由江苏九所高校组织的“江苏传统村落工作营”学习,让我这个在乡村滚打半辈子的泥腿子浸上书卷的气息,从而更了解到科班对建筑审美的高度。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今天腊月二十三,又是我族的小年,更让我看到苏大华黎静老师的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让我对本族元末兴化始祖四牌楼“第一元勋”张麒更加切实的了解。同时我们更应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新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让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参加这次苏州工艺美术协会的继续教育学习,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它让我在工艺美术的海洋中畅游,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美术的决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老骥伏历,志在千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江苏工艺美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郑静老师讲课</p> <p class="ql-block">华黎静老师的苏州桃花坞年画</p> <p class="ql-block">我族腊月二十三小年,来自明朝初期。</p> <p class="ql-block">祭灶神,烧纸马。</p> <p class="ql-block">2022 年江苏省乡土人才高研班。</p> <p class="ql-block">49 年老行当,我的本职工作。</p> <p class="ql-block">脚手架上的巴黎舞。</p> <p class="ql-block">完成了王惕老师未了的心愿,自行设计、制作53 参海岛。</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优秀奖(小奖)</p> <p class="ql-block">兴化八怪人物入驻郑板桥陵园所在村毘蘆寺庙堂海岛之上,且面朝墓园方向。</p> <p class="ql-block">兴化文物专家郭宝康先去说绘的张家花园遗址图文。</p> <p class="ql-block">兴化活字典郭老手绘张家宗祠及百岁巷遗址图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新疆张氏家族张氏族谱编辑主任张升文、文物专家郭保康兴化博物馆馆长及工作人员及张氏兴化族人展仰明墓出土遗物。</p> <p class="ql-block">泥塑在现代工艺美术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儿子张永喜的人物浮雕作品。2013 年市文广新局及非遗办一行到我村拍摄非遗新闻时强调传承人,为此我多次动员远在苏州工作的儿子调回老家学习非遗泥塑技能,已近14 年了,去年一次省展获奖,同时也为我市制作了许多的振兴乡村雕塑,但还是没能进入非遗行列,可见兴化文旅界之混沌。</p> <p class="ql-block">2019 年为特田中堡镇陆家甸村打造板桥遊湖雕塑。</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继续教育都有新的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