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诵读,开读啦!

清逸蕙兰

<p class="ql-block">  用刚学的AI给大家打个招呼,并安排上明天的诵读内容,作为一个初学者脑残级别的愚笨和没见过世面的新鲜都在这个蹩脚的作品里,自娱自乐又且孤芳自赏,露露丑如何!</p><p class="ql-block"> 呵呵——</p> <p class="ql-block">  打开手机,当我听到一字一句郑重其事、一丝不苟、踏实认真的诵读时,看到孩子们庄严、诚敬、专注的神态时,感受到诵读者与经典人文合一从声音里自然散发出精神能量时,尤其欣喜地发现亲子共读所飘逸出的诱人书香时,那是真的忍不住要发自内心的点赞和长善了!这一切都在督促着我,尽最大的努力去率先垂范,绝对绝对不能掉队哦。所以无论多晚睡觉,总会在睡前将第二天的诵读完成,且在第二天一睁眼拿起手机第一时间率先打卡,但有时候也会忘事,忘得干干净净。每忘一次,就下意识地去背诵一章经典作为对自己的提醒和鞭策,就这样在56岁时开始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深耕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  诵读经典不是为了诵读经典。从2018年起学习经典文化,如今跟团队诵读了《道德经》《大学》《中庸》《素书》《孝经》《弟子规》《阳明心学》《了凡四训》,自读了《论语》等等,但都止于机械诵读,不能透读更没有学以致用践行落地。</p><p class="ql-block"> 知行合一?谈不上。知不懂要义,行不得要害,知行两张皮,确实不求甚解,平添了许多烦恼。读一百遍,仅仅是一百遍,哪里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参悟!有时候越读越堵,越读越分明地感受到浑身上上下下禁锢着一层厚厚的硬甲,打不破敲不碎踹不扁蒸不熟煮不烂,且一句文本也记不住,根本没走一点点心在文本上,确属支应。</p><p class="ql-block"> 诵读却一直不敢懈怠,诸如《中庸》,前期已读百日,仅仅读顺了文字;后期又百日,亦无任何长进。羞愧之余上班路上自责自问,没成想,《中庸》原文像打字机一样一句接一句顺顺当当蹦了出来,惊到了自己。且在正常诵读中突然打通了浑身上上下下每一个机关每一个穴位,就这么突然打通了一个凡人与天地、自然以及古圣先贤的精神链接,每一个毛孔都舒服,每一条血脉都通畅,从百会到涌泉,清爽如洗,无堵塞无羁绊无障碍,呼吸异常丝滑顺溜,从脚底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能量,就这样长了劲儿。</p> <p class="ql-block">  且看亲子诵读的投入,就已经让我万分震撼万分赞叹而更不敢怠惰了,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啊!他们在用心地读,当事地读,恭敬地读,投入地读。所有的温馨提示好像都多余,像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清朗其声音,像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多虑啦多虑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还有强大的年轻的家长阵营啊,这一茬,家校共育尚无正式开启,家校共育这不就开启了吗!</p> <p class="ql-block">  感叹旗下各班的精进,感恩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谁说孩子们空心?感动之余来个精神鼓励,对前期诵读做个总结。我相信,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出来的少年圣贤,已呈现出大才模样,深深深深地祝福诵读经典的孩子们,祝福诵读经典的家庭,期待诵读中生长起来的力量,终将成为中山之子内圣外王的资粮——愿天下所有的孩子皆成栋梁,愿天下所有的父母皆得欢欣,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班班有侧重,班班有亮点,下期见!——精选视频不全,但大家的精进我都看的见,感恩感谢感动!</p><p class="ql-block">(起先百度了、AI了多篇经典诵读意义和价值的文章,理重义深;于是原创了一篇正鲜活着生命气息的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