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简与静

<p class="ql-block">过年,这个镶嵌在华夏民族心灵深心的璀璨节日。</p><p class="ql-block">不论是腰缠万贯,还是囊中羞涩,也不论是离家近在咫尺之遥,还是远隔万里。</p><p class="ql-block">都以一种近乎神圣的姿态,为神圣的传统佳节而奔赴心中,一直魂牵梦绕的那个:家!</p><p class="ql-block">回家,和亲人团聚!</p><p class="ql-block">过年,年味超越了仪式的范畴,成为了和亲人团聚的温馨时刻。</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一年一度的特殊喜庆的日子里,家,就象冬日里的阳光,穿透寒冷,直抵心菲。</p><p class="ql-block">过年,那个向往已久的家里有欢声笑语,可以让年味更浓,亲人间更加亲密无间,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想想都觉得美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出生在五十年代初的一老人,过年都过了七十多个了,对什么年节,早已过的麻木了,没什么感觉(也不是阿尔兹海默症,不痴呆)</p><p class="ql-block">就是,现在的一年叁百陆拾天,天天不就是过年嘛,所以,老年人对年节没那么多的重视。</p><p class="ql-block">老年人昐望的是:天天有个好心情,年年有个好身体,好象再无他求了。</p><p class="ql-block">最重要的是:昐望家庭成员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小家庭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象芝麻开花:节节高!</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位长者对晚辈的新年寄语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过年,过了七十多个年,幼年时怎么过的年,我没有多少记忆。</p><p class="ql-block">也就是眼巴巴的昐了一年的那顿年夜饭的那顿饺子吧,可能在小年时,就辮着小手指就数;还有几天过年?</p><p class="ql-block">其实是算计着,还有几天能吃上昐了一年的那顿饺子吧?</p> <p class="ql-block">到八.九岁时,除了盼过年吃上顿饺子,还有了新的期昐;过年能有一件新衣服穿吗?</p><p class="ql-block">最少也得有根红头绳吧?</p><p class="ql-block">小心思也是在年前有所期待的,有时的期待会“梦想成真”,有时的期待会“竹篮打水”...。</p><p class="ql-block">那小心思也不会太失望,不是过年还能吃上一顿饺子吗?</p><p class="ql-block">人心不知足,可能从幼年就有了苗头;过年有饺子吃,还“妄想〞有一件新衣服穿...。</p><p class="ql-block">毕竟是小姑娘,有什么没什么,不是太在意,一年中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p> <p class="ql-block">等我到了十五.六岁时,生活物资比较丰富,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可以的。</p><p class="ql-block">过年,吃一顿饺子早已不在是奢望,母亲给做一身新衣服;也不算是奢侈品!</p><p class="ql-block">我们家是三口之家,父亲工资较高,生活水准属中等偏上一点点。</p><p class="ql-block">那时,购置年货时,我也参于其中,我主要帮母亲拿东西,选购物品时也会拿个供参考的建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主要“接手”的购置年货的任务是去买年画。</p><p class="ql-block">从那时起,过年选年画就非我莫属了。</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年画以胖娃娃画居多,象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是我最喜欢的画。</p><p class="ql-block">有金梅生先生的一张年画,画中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在喂一只小白兔?记不清了(五十多年前)?</p><p class="ql-block">这张画,只要有,我年年都会买...。</p><p class="ql-block">过年,把家打扫干凈,年画对联一贴,年的氛围一下子就上来了!</p><p class="ql-block">那时的过年,物资食材不好现在丰盛,可年味比现在浓多了,从初夕到正月十五,甚至到二月初二,一个多月,家人们都处在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等我成家后,过年的一切程序都由我和老头来操办(我父母都去世了)。</p><p class="ql-block">在腊月的前一个月,也就是冬月。我要给两儿子准备过年穿的新衣服,那时卖成衣的不多,大部分人都到裁缝铺去做衣服。</p><p class="ql-block">有时候,自己给自己找罪受,让裁缝给剪好,拿回家自己做。</p><p class="ql-block">自己做有时间吗?白天上班呢,晚饭后做(那时眼亮)。</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冬天都穿棉衣裤,过年嘛,不做新的,旧的也要干干净凈的。</p><p class="ql-block">没向老妈学做针线活儿,做的肯定不如老妈做的好,不管怎样,过年力求一个大人小孩,里里外外一个:凈!</p> <p class="ql-block">利用星期天和晚上的时间,该做的针线活都做好了,只等年三十的炮竹声声了!</p><p class="ql-block">年三十上午是不给孩子们换新衣服的,中午吃过午饭,老头儿洗锅收拾家,我给迫不急待的两儿子换新衣服,穿上新衣服后,他俩急着要去我姐家去显摆(我们两家隔一条马路,很近),顺便找几个哥哥玩。</p><p class="ql-block">这时,老头儿洗完锅,他要去小院的中央垒个旺火(住平房时)。</p><p class="ql-block">我在这时,开始大规模的再收拾擦摸一遍箱子,柜子,灯泡,玻璃...。</p><p class="ql-block">我的活儿做完了,就去帮老头垒旺火!</p><p class="ql-block">那时过年,忙中并快乐着,我们的四口之家(还有公婆是六口之家),真的是幸福之家。</p><p class="ql-block">当母亲的嘛,我过年的心情愉悦主要来源于,我的两个可爱的儿子,现在还能想起他俩穿上新衣去给长辈拜年的背影,我在家看的心里那个甜呀,没吃糖已甜到了心窝里...。</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这个人自我,那个人自私。</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做了父母的人,尤其是一个母亲(年老或年轻),在谁那儿都可能自私(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唯独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那可是无私;无自我的,做母亲的女性朋友都有同感吧?</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过年时一般就是吃穿二字,新衣服都做好了,接下来该准备过年吃的了!</p><p class="ql-block">那会儿,不仅衣服没有成衣可买,就连吃的食品,也都靠自己动手做。</p><p class="ql-block">象进入腊月,什么炸麻花撒子,糖枣麻叶,炸莲花豆(餐豆)...。</p><p class="ql-block">蒸煮的有:清蒸羊肉,烧猪肉,炸丸子,煮酱牛肉,炸豆腐等一做一大盆,能吃到农历二.三月...。</p><p class="ql-block">做这些,我家有厨师(老头儿),他刚开始也不会做,请一回师傅他就学会儿,下次就“单打独斗“,不用请人做了。</p><p class="ql-block">一个腊月,每天忙的天昏地黑的,到了年底单位的事也多。</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晚饭后做,孩子们都去睡了,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只到做完当天要做的“项目”才可收工。</p><p class="ql-block">食面,肉面这些,以老头儿为“主力军”,我只会蒸馒头,(这是我的“份内工作”),老头儿做别的食材,我只能做他的助手。</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同龄人,学习和领会的能力天壤之别,我一直是比较愚笨的人,属于朽木不可雕也...。</p><p class="ql-block">注:面食,肉食这些,于以更正。</p> <p class="ql-block">我其实在腊月也并不闲着,那我都做些什么呢?采购啊!</p><p class="ql-block">在八.九十年代,进入腊月之时,我每天要到街上商店去买,过年的必须品。</p><p class="ql-block">老头儿给我起了个雅号:搬仓仓(是老鼠的一种,可能是专偷粮仓的老鼠,故而得名吧)。</p><p class="ql-block">我每天往家买东西,我是花钱买,而仓鼠是偷,两者性质不同,我可不接收这个雅称!</p><p class="ql-block">我买的如:糖块,瓜子,花生,核桃,红枣,柿饼,黑枣,冻柿子,就这些吧?其他没有卖的。</p><p class="ql-block">我除了买以上这些年货,最喜欢买的是年画,其次是花炮和炮杖(虽然,我不敢响炮,我觉得,过年只有响炮的那一刻,才有辞旧迎新的年味,先给来年一个好采头,爱看响炮杖,爱去旺火堆上烤烤手,心里也暖洋洋的美)。</p><p class="ql-block">可能这样忙忙碌碌的过年,才算真正的过年吧?</p><p class="ql-block">那年月,心里是昐望过年;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过年的。</p><p class="ql-block">以后孩子们长大了,我家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气氛,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一样的愉快喜庆。</p> <p class="ql-block">八.九十年代,在腊月除了要把肉类,做成想要的肉馅,要切好多肉馅包饺子用。</p><p class="ql-block">包饺子也算过年的最后一道“工序”了,每家要包几百甚至近一千个饺子(我们的亲戚,她家年初拜年的人多,一波接一波,家里孩子们大过年的饿肚子。</p><p class="ql-block">趁这波人走了,另一波人还没进门,赶快煮饺子“充肌”,她家每年包的饺子最多)。</p><p class="ql-block">我们家除亲戚和同事们一般拜年的人们,总能给我们“预留”吃饭的时间。</p><p class="ql-block">我家每年顶多包三百左右个饺子,我们可以现包现吃。</p> <p class="ql-block">过年的面食也是按两月准备的,(要儲存,冻起来。按老一套,正月是不做现饭的),包饺子,蒸包子(分豆馅和肉馅),炸油饼,都多多易善...。</p><p class="ql-block">等开始包饺子时,我们基本上已累的筋疲力尽了,单位不提前放假,买点年货也都是偷偷摸摸溜出去买。</p><p class="ql-block">我倒是有个有利的条件:每天去银行!经理不可能不让去,要不用货款;我可以不去。我同办公室的女同胞羡慕我啊!(只限上街置办年货)</p><p class="ql-block">那时过年真的很累,什么都是自己动手做。</p><p class="ql-block">有卖现成的也没买过,到现在也几乎不买现成的食物。</p><p class="ql-block">再老一点,做不了啦,再买吧。</p> <p class="ql-block">在九十年代后期,每家每户的家庭小作坊,不象原来那样;一进腊月就都“开工”了。</p><p class="ql-block">街上已兴起加工食材的,也有商铺有卖加工好现成的食品...。</p><p class="ql-block">既便是自家做也不做过去那么多,象压粉条,蒸馒头,炸年糕,炸麻花等,都是讲食材的质量,而不在注重数量。</p><p class="ql-block">渐渐的,做的少(象麻花类)也“卖不动”了。</p><p class="ql-block">可能是随着食材的丰富多样,吃了几十年的口味,想换换...。</p><p class="ql-block">还是生活条件好了,如果,象我小时候一年只能吃一顿饺子,看见什么都是美食了。</p><p class="ql-block">我自己也早忘了小时候的缺吃少穿,也变的对吃的东西,开始挑剔了...。</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两个儿子成家,再后来,家中又添人口;两孙女!</p><p class="ql-block">从此后,过年的气氛更为喜庆热闹,全家八口人,老少三代人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作老人内心的欢喜是不言而喻的。</p><p class="ql-block">一家人有说有笑,两小孙女有吵有闹,这才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这才是年味十足的过大年!</p><p class="ql-block">虽然,孩子们忙,团聚的时间短暂,可一家人在一起过年的氛围,我在年后和老头儿还能“回味”好长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还沉浸在团圆年的氛围里,久久不愿“醒来”。</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小儿子在陕西安了家,他们过年很少回来。</p><p class="ql-block">零八年的春节,那时大孙女还小(不滿周岁),我和老伴儿商量:咱俩去呼市吧,孙女太小,天气也冷...。</p><p class="ql-block">想到这真的好笑,那时的出租车很少,又到了年跟。</p><p class="ql-block">我俩把在家做好的熟食装了好几塑料袋带着。下了火车,那天真冷(腊月二十八、九),我和老伴儿说:咱俩也奢侈一把,咱不坐公交车(等车时间长),咱俩打出租回家。</p><p class="ql-block">可笑话就出在打车上,出租车司机看到我们的几大袋子,根本就拒载,开到前边有夹公文包的年轻人;上车走了。</p><p class="ql-block">老伴儿说:咱俩分别去拦出租车,于是我们一个提两袋子分别拦车。好笑的是:两人在火车站的路边上,一人提两袋子,一会儿跑这边,一会儿又跑那边,象两个玩杂耍的小丑一样,跑来跑去,最后还是挤公交车回去的。</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起我俩滑讥可笑的样子,还会忍不住笑出来。</p> <p class="ql-block">一一年的春节,也是在呼市过的。</p><p class="ql-block">一四年的春节是大团圆的春节,两儿子两个小家庭汇聚在一个大家庭。</p><p class="ql-block">一四年的春节是我们全家过的最完整的一个年!</p><p class="ql-block">这个年过的也是欢乐温馨的年,也是老伴儿和我们一起过的最后的一个年。</p><p class="ql-block">一五年的春节,可以说:我们是在悲痛中过的年!</p><p class="ql-block">家中少了顶梁柱(老伴儿年前去世了),家里的欢乐也没了。</p><p class="ql-block">看外边的天“不蓝”,见到往日喜欢的美食;没有胃口。</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都在,心情都是一样沉痛,连两小孙女;也沉㓎在失去爷爷的悲伤中,她俩一改往日的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而特别的安静听话...。</p><p class="ql-block">一五年的春节,是我们最伤心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再不想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我个人的观点,(不具代表性),我觉得老伴儿走了,二人世界只剩下我独自一人了,年味也淡了,过年的氛围再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当然年是照样过的,心情就没有往年;过年时的心情....。</p><p class="ql-block">现在甚至害怕过年,这肯定是心态发生了变化,热热闹闹的节日,怎么会没了兴趣。</p><p class="ql-block">再也不是当年,过年时的”搬仓仓”了!</p><p class="ql-block">当然,也不是修练“成了仙”,不食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老了,年过的太多了,终于活成了让全世界都讨厌的样子,别人讨厌无所谓,主要是自己也讨厌自己,这个真的没办法!</p> <p class="ql-block">话虽是说:不想过年,看!过小年蒸的鲈鱼也象那么回事儿,味道不错。</p><p class="ql-block">网上学着做的,生活还是一天一天过下去。</p><p class="ql-block">至于急切盼望过年的心情是荡然无存了...。</p> <p class="ql-block">过去,每到年关,穷人要出去躲债,年三十的炮杖一响,就可以回家了(过年不讨债)</p><p class="ql-block">其实我本人,也希望每到年跟,也有个地方可以躲躲“过年”,如果,能象小动物可以“冬眠”几日就好了。</p><p class="ql-block">过完年,我再“醒过来”生活继续,不是很好吗?</p><p class="ql-block">其实,过年对于我来说,最难的是:我还得装出一副特别喜欢过年的样子,高兴的程度,不亚于我小时候昐的那根红头绳...。</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过年,实际上是为难我了。</p><p class="ql-block">可能不止我一人,不愿过年,单身的老年人或多或少会有此想法吧?</p><p class="ql-block">想想看,都过了七.八十个年了,自己过年;都过烦了...。</p><p class="ql-block">春节是喜庆祥和的传统节日,是应该心情舒畅,喜喜欢欢的。</p><p class="ql-block">可过年高兴那是年轻人的高兴,对老年人来说,感知功能低了,有时候高兴不起来,只能呆头呆脑的迎接着,并不愿意过的一个又一个新春佳节!</p><p class="ql-block">想过年的,和不想过年的,由不得自己,年已经走到家门口了,让我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祝大家春节愉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0二五.腊月二十三小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