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21西湖游11:断桥,平湖秋月,文澜阁,中山公园

京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5年1月,我和朋友一同前往西湖,度过了难忘的一天。从断桥到平湖秋月,再到中国美术学院旧址和</span>中山公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一个景点都充满了历史与自然交织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孤山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少年宫边的第一个亭子【圣塘闸亭】,建于1984年。墙上有一篇碑文,叫做(钱塘湖石记)是杭州刺史白居易留下的。杭州人民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而刻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断桥远景:断桥始建于唐代,当时名为保佑桥,到元代改为段家桥,清代正式命名为断桥。现在的断桥是在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p> <p class="ql-block">桥头的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是康熙皇帝题字,它是西湖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水光中亭】</p> <p class="ql-block">里西湖的荷花枯枝呈现出一片黄色。</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北山街</p> 保俶塔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房子是逸云寄庐,它是一座中西合璧式花园别墅。以前是干部住宅,现在是老年人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也‌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白堤西端,背靠孤山,面临外西湖。</p> <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是康熙题字。</p> 御书楼 <p class="ql-block">现在是小卖部和茶室</p> 月波亭 <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的大樟树下有个石龟观月,石头被游人拍照摸的发亮。</p> <p class="ql-block">咱也上去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的石碑,下图是浙江西湖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前有蔡元培和林风眠的铜像。蔡元培是北大校长,林风眠是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p> <p class="ql-block">西冷书画院外景,现在里面已是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旧址及学校沿革。</p> <p class="ql-block">八百多年的樟树</p> <p class="ql-block">1929年杭州举办了西湖博览会,这里是主要场馆。【西湖博览馆】是文澜阁的正门,呈现𦆮派建筑,现在是浙博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能从浙江省博物馆大门进入,往左拐即可看到一白墙黑瓦的小院。墙边种着梅花。</p> <p class="ql-block">【文澜阁】从这小门进入。</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红梅盛开。</p> <p class="ql-block">蜡梅</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亭为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平面呈六角形方亭,面积53平方米,十二根朱红抱柱擎托着六角重檐攒尖顶的伞状黄色琉璃瓦屋面。因其为皇家敕建,黄色瓦饰,形状如伞,人们又称之为皇伞。亭内御碑由乾隆题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四庫抄成蕆次第,因之絜矩到南邦。</p><p class="ql-block"> 班傭此實官帑發,盧徑彼殊眾力扛。</p><p class="ql-block"> 衮鉞必公慎取捨,淄澠細辨斥蒙龐。</p><p class="ql-block"> 范家天一於斯近,幸也文瀾乃得雙。</p> <p class="ql-block">池塘后面是藏书楼,它的建筑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形式,为六开间阁楼,重檐硬山顶建筑,外观二层。阁顶为黑色筒瓦,阁脊两头为龙头,檐端前后各有两尊神像。</p> <p class="ql-block">文澜阁前有铜制的二鼎,二鹿。皇家建筑装饰的气派。窗扉皆为绿色,意取水色克火。</p> <p class="ql-block">藏书楼前有一池塘,池塘中一峰奇石直抵青空,石形似人,造型优美,得名“仙人峰”,又称美女峰。仙人峰是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与杭州曲院风荷名石苑的“绉云峰”、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合称“江南三名石”。</p> <p class="ql-block">小碑亭,四方攒尖顶,面积只有6.25平米。亭内石碑正面刻有光绪帝亲题“文澜阁”三个字。</p> <p class="ql-block">碑背面刻有1879年秋谭钟麟调任浙江巡抚加兵部尚书衔时,奏请的匾额。此碑文由乾隆撰,谭钟麟正书。此为清光绪时期拓本。</p> <p class="ql-block">文澜阁是两层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进入文澜阁一层,正中是御座。御座、案几、屏风以及地毯都极为华贵与讲究。御座两侧柱联:“鸿去燕归往事如烟霭,星移斗转翰墨犹似芝兰。”乾隆四十九年(1784)第六次南巡到杭州时,文澜阁建好他亲览其地,赐题“敷文观海”匾额。</p> <p class="ql-block">檐廊</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的假山群</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青白山居】原是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杨虎的别墅,杭州人称为“杨虎大楼”。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成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当年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浙江图书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里面的红砖老房子。</p> 游【中山公园】前先介绍一下中山公园前的(光华复旦)牌坊,它曾有五个名称。清康熙年间西湖行宫初建题名—万福来朝,到清末慈禧时期换成—日月光华,寓意祥云瑞气升腾,日月光芒照耀。1927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将它改为中山公园,牌匾改成光华复旦。2005年复建牌坊误写成复旦光华,直到2015年才悄悄改为光华复旦。 中山公园是由原来的孤山清帝行宫御苑改建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在此建造了行宫御花园。同治元年(1861)毁于兵燹,仅存遗址。公园匾额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题写。楹联写的是:山外皆山,峦岫绕成清净界;画中有画,笙歌谱就太平图。 门前有两个汉白玉的狮子是明代的遗物(右边是雌狮,左边是雄狮),它们是杭州最古老的狮子之一。 游览路线介绍1、头宫门;2、垂花门遗址;3、奏事殿遗址;4、楠木寝宫遗址;5、鹫香庭遗址;6、玉兰馆遗址;7、贮月泉;8、玉兰馆遗址;9、贮月泉:10,领要阁遗址:11,绿云径;12,四照亭。<br><br><br> 这张照片里包括了垂花门、月台、奏事殿3个遗址。 路尽头石壁上刻有两个笔力雄健的”孤山”丹书大字,据说是宋代书法家的遗墨。仔细看看可见孤字少了一笔。这里是杭州西湖风景的三绝之一“孤山不孤”!另两绝是什么呢?断桥不断、长桥不长! 石壁两旁各立石亭一座,这是30年代杭州市民为感激南洋华侨捐款救济浙江灾民而建的。这是西边的武亭,为金涂塔形方亭其实是方塔,四面石壁斗门,亭内设有石圆桌和鼓凳。 这是东侧为三重檐六角石亭,称文亭。亭子旁种有腊梅。站在旁边可闻到阵阵清香。 楠木寝宫遗址,遗墙上爬满了枯滕。 【万菊亭】是一座歇山四角攒尖顶、木结构方亭。杭州市为纪念在杭州举办第一届菊展的张又莱先生而建的。 亭子上的匾额是张伯驹题写。 万菊亭旁的石刻栏杆,上面刻有飞龙。 这就是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亭子两旁还有杭州风景园林中最负盛名的叠字联。有人将叠字折开,略加移动,读作“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别有一番情趣。 有诗为证“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 【贮月泉】为乾隆皇帝御题的“行宫八景”之一。此处原有泉出崖间,一泓曲池,水月清光,互相映发,故乾隆题曰“贮月泉”,并赋诗题咏“乳窦贮天池,嫦娥小浴之。一泓清且浅,满魄静相宜。未许鱼龙混,还欣松桂披。广寒合云表,消得夜眠迟。”现在𣎴知什么原因山崖间己无水流出。 【西湖天下景亭】正反两面照片 亭柱上挂有一副闻名遐迩的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为民国时陇右黄文中所题,此联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点景生情。 公园高处是【绿云经】,由三块太湖石组成。它是杭州孤山满清皇帝行宫的少数遗物之一,是当年康熙喜爱之物。七窍玲珑的假山石,苍劲挺拔,古意盎然。只能凭空想象曾经的繁华。 假山石侧面嵌有乾隆皇帝的四块诗碑,各题诗歌一首。其中一首:径纡探绝胜,森秀入苍云。苔迹时留印,樵斤未许闻。蒙蒙湿鹤毳,濯濯润螺纹。谢傅东山好,微嫌丝竹纷。此诗作于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即他第一次到杭州时作,现在上面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石头后面上嵌一诗碑,刻诗描绘孤山景色,并赞其为国内园林之绝胜。诗后有一方篆章“政在养民”,据说是乾隆所写。 从绿云经往左走是【领要阁】遗址。现在只剩两组石台基,周围长满了树。 一棵根部被分成两半的树,现在仍顽强的活着。 远处是西泠印社的后山门。 往回走走到山顶就能看到【四照亭】。它有着浓重的北方园林风格,被誉为“行宫八景”之一。 这是一座单檐四角攒尖的方形敞亭,它体量宽大,色彩明艳,气宇轩昂。琉璃瓦、大红柱子和有着福寿康宁等寓意的木雕,以及亭子底部的女墙栏等等,都彰显示出这座亭子的不凡身世。是当年浙江巡抚李卫建造。它坐落在孤山最高处,代表了曾经君临天下的皇权,<br><br> 【范公亭】 范公亭是为纪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而建,包含了杭州人民对“范市长”满满的爱戴。 【敬一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时任浙江巡抚的赵士麟亲手创建并担任主持。 道光年间,赵士麟的云南老乡朱嶟来到这里,并命人在赵公祠的围墙上写下了五个大字:“孤山一片云”。 【净因亭】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公元1349年,浙江人林净因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馒头的制作技艺,开创了“日本馒头第一所”,由此成为日本的馒头始祖。1993年,在孤山林和靖墓侧,建起了净因亭和碑。亭子上的字是当时的杭州市长王永明所题。</p> 上图是林净因纪念碑,下图是祭拜场地。 孤山草坪上的鲁迅坐像 【白苏二公祠】 里面的蜡梅开的正艳。 <p class="ql-block">白居易画像</p> 介绍白居易生平的小视频 黄色的竹子 <p class="ql-block">西湖边的【梅鹤軒】曾是私家别墅罗苑的一部分,杭州人习惯称它哈同花园。</p> <p class="ql-block">六一泉:苏东坡为纪念欧阳修在此修亭,亭下有一泉。因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乃以“六一”命泉。</p> <p class="ql-block">俞楼:前身是西湖诂精经舍,俞樾,号曲园,,在此讲学达30年之久。也是他的故居,这里素有“西湖第一楼”的美誉。章太炎和吴昌硕是他的弟子。他后人俞平伯在此生活多年。现在是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俞樾在苏州时所做的一首诗</p> <p class="ql-block">俞园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伴坡亭</p> <p class="ql-block">因潘天涛曾在俞楼住过所以附近有纪念他的一个塑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