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乐一中八十周年校史序文 </p><p class="ql-block"> 民乐一中 张崇文</p><p class="ql-block"> 盛世修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先贤走过的路,为后人更高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因此,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修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望来时的路,不忘走过的路,才能使明天的路走得更好更远。今天出版发行民乐一中八十周年校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实在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故作文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民乐一中自1944年创立至今,已走过了风雨八十载。遥想民乐一中成立时,正是国事板荡,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民乐社会贤达、地方仁人志士,为开启民智,为国储才,挽救民族危机,扶大厦于将倾之机,毅然决然创办民乐一中,其心可鉴天地,名垂青史,光焰万丈长!</p><p class="ql-block">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学校创立之初,师资匮乏,经费奇缺,但以李兴俊校长为代表的一中人,筚路蓝缕,凭着不凡的见识、超人的勇气、过人的智慧和社会贤达的支持,在艰难困苦中,破天荒在玉皇庙的旧址,开启了民乐一中的历史。在办学期间,有民乐县县长张声威礼贤下士,广求人才的美好故事,有沪上著名画家李丁陇先生感于民乐教育经费奇缺而义卖国画雪中送炭的义薄云天,还有地方乡绅关心教育、捐资助学的历史佳话;更有民乐一中学子感念老校长李兴俊鞠躬尽瘁病逝于讲台,师生40多里抬棺送行的感人场面。这些动人的故事,或流传于民乐大地的老百姓之口,或刻碑立传于民乐一中的校园长亭,供后来人凭吊</p> <p class="ql-block">敬仰。可能还有些感人奇闻轶事可能已淹没于历史风尘之中,有待后来人去发扬光大。因此,民乐一中从一开始办学起,就携带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民乐人民的深情厚谊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学校的发展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同时代同频共振,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经过八十年的栉风沐雨,办学理念与理想显得更加清晰,那就是开启民智,赓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脉,为国育人,培养社会国家所需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p><p class="ql-block"> 回望民乐一中的悠悠岁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民乐一中从建校至今,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已经走过了整整八十个春秋。遥望八十年,弹指一挥间。民乐一中走过的风雨历程中,五易校名,从最初的民乐县初级中学到今天的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走过六个不平凡的时期,但始终金声木铎,弦歌不缀。一代又一代一中人始终不忘读书报国的历史使命,把先贤对读书人的要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融入到时代与祖国发展的需求之中,形成了民乐一中新时期鲜明的办学理念:给每个学生以希望,让每一个体都发展。这样的理念使民乐一中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阔步前行。长期的办学过程,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凝结在“自强不息 厚德博学”的八字校训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这是一中师生再续华章、再攀高峰的亮丽底色。民乐一中八十年走过的曲折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不断追</p> <p class="ql-block">求卓越、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历史。由小到大,从一座破庙中立校,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壮大直到今天一校两区,东校区占地162.5 亩,建筑面积72351.98平方,西校区占地226亩,建筑面积57410平米的现代化古典园林化学校:由弱到强,从全校师生不足百人到今天115个教学班,学生6548人,教职工492人,每年为国家大中专院校输送毕业生达2000多人次以上。最盛时全校师生逼近八千人规模的陇原第一大校;从偏局一隅、籍籍无名到今天放眼全省教育界,河东教育看两宁(会宁、静宁),河西教育看两民(民乐、民勤)的喜人局面。特别是近30年以来,民乐一中的高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年三状元(2010年金友祥文科第一名,2015年王复英理科第一名,2020年杨婷婷文科第一名,)从1998年王玉璘考入清华大学以来至今,民乐一中已有65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的骄人业绩。一本上线率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千人以上,实现了中国凡有大学处皆有民乐一中学子读书身影的良好局面,兑现了新时期县委、县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优先发展教育。民乐一中的教学成绩为县域高中的办学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民乐教育是民乐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民乐一中成为家乡父老的骄傲,被人们誉为桑梓之光。</p><p class="ql-block"> 2000年对民乐一中的发展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他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是甘肃省首批1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唯一一所县级中学。民乐一中的历任领导、师生求实创新,勇攀高峰。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民乐一中先后被国家、省、市、县表彰奖励,被一些名牌大学命名为优</p> <p class="ql-block">秀生源基地,师生获奖不计其数,载誉盛况空前。在2022年,张国定校长被选为甘肃省第14届党代会代表,亮相于宁卧庄大礼堂全省党代表大会现场,以教育系统的优秀代表发言,获得掌声阵阵,这是我校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更是民乐教育史上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砥砺奋进,守正创新凝聚了磅礴的精气神,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这是民乐一中不变的精神气质和潜在品质。所有这些成就、荣誉和辉煌都激励着民乐一中师生进一步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书写一个又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的久久为功,绵绵发力,民乐一中人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用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深厚滋养,在民乐大地的教育史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八十年至诚报国,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声播陇原大地,辉煌业绩温暖了一代又一代民乐人民的心。您是开在祁连山下的教育园地的一朵奇葩,常开长盛。</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的胸怀大者为国为民、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您用厚重的人文历史,教育家的情怀与精神,启智润心,含英萃华,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祁连山下的民乐一中学子。</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来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汇成了涓涓细流滋润了每一个一中学子干涸的心田,这是一中学子内心强大、精神丰盈的力量源泉,更是一中莘莘学子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去追逐更大舞台和世界的难忘人生驿站。您是一中学子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跳板,梦想起航的加油站。您是异乡他地一中学子遥望家乡温暖的灯塔,更是一中学子把酒话诗书田园时心灵休憩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对人的生命而言,已至暮年,但对胸怀千秋伟业、百年树人的民乐一中而言,骄人的事业就像一幅历史的长卷才徐徐展开。远去的80年,对民乐一中而言,是过往、是历史,但更是创造新辉煌事业的华丽序章。今天的母校每天迎接新的朝阳,面对新时代的召唤,民乐一中人一定去圆更大的梦想,去创造更加光荣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祁连山下好风光,民乐子弟多才俊。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旁干帆过。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民乐一中人一定会秉持教育家的精神,向四有好老师看齐,在六个方面下功夫,让一中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更多的一中学子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河山!</p><p class="ql-block"> 今日民乐大地流光溢彩,风卷红旗如画。愿母校沐浴盛世之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奋进之笔,蘸满八十年厚重的人文历史墨汁,在民乐大地上再绘一段更加辉煌灿烂的画卷,装点此江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