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蜡梅盛开的季节

林娟

<p class="ql-block">蜡梅最早叫作黄梅,取其花色而名。据查考,称其为“蜡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蜡,质感像捻蜡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明朝文献《花疏》中写道:“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蜡梅的花瓣似有蜡质一般,可见称为“蜡梅”是十分确切的。《中国植物志》以“蜡梅”作为其唯一的中文学名。而腊梅这个词的出现,是因为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这种花通常在每年的冬末开放,所以俗称它为“腊梅”。旧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腊梅”词条而无“蜡梅”。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取消了“腊梅”词条,并在新增“蜡梅”词条后附注“也作腊梅”。</p> <p class="ql-block">腊梅,是冬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以其独特的芬芳和美丽的花朵,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万物凋零的寒冬,有一种花,以其独特的风姿和顽强的生命力,悄然绽放,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它就是蜡梅。 宋·郑刚中《腊梅》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p> <p class="ql-block">黄色透亮的花苞星星点点伫立枝头,宛如一盏盏精致的小灯笼,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这些花苞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等待着绽放的那一刻。层层花瓣竞相舒展开来,每一片花瓣都薄如蝉翼,却又坚韧有力,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不屈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宋·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夜来风雨洗春娇。、</p> <p class="ql-block">花瓣的颜色从深黄渐变到浅黄,如同精心调配的颜料,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当花瓣完全绽放时,露出鹅黄的花蕊,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花瓣的中心,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蜡梅的花朵袅娜亭亭,娇艳欲滴,却又不失高雅。</p><p class="ql-block">宋·黄庭坚《短韵奉乞腊梅》卧云庄上残花笑,香似早梅开不迟。浅色春衫弄风日,遣来当为作新诗。</p> <p class="ql-block">它们在寒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冬日的坚韧与美丽。当娇艳的花朵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时,更显耀眼迷人。蓝天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而蜡梅则是这画卷上最璀璨的点缀。它们相互映衬,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冬日画卷。 清·张洵佳《院中腊梅盛开口占》品格天生迥不群,寒梅腊底异香薰。菊花仅有霜能傲,一片冰心让此君。</p> <p class="ql-block">蜡梅的香气更是令人陶醉。那是一种淡淡的、清幽的香气,不似玫瑰那般浓郁,也不似茉莉那般清新,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当你靠近蜡梅时,那股香气便会扑鼻而来,让你瞬间忘却冬日的寒冷。它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驱散心中的阴霾,带来一丝温暖与慰藉。 宋·韩元吉《菩萨蛮·腊梅》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p> <p class="ql-block">在寒冬中,蜡梅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绽放着美丽的花朵,更传递着坚韧与希望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地点:梅园</p><p class="ql-block">摄影:简单、小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