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

辉记

<p class="ql-block">——昆仑明月</p><p class="ql-block"> 旅程从彩云之南的昆明开始,傍晚抵达春城。一轮皓月已升到半空,妻说这边的月亮又大又圆,我调侃道:这是肯定的,我们来到云贵高原上了,海拔接近2000米,我们与月亮的距离拉近了2公里,近大远小嘛,似乎有点道理,哈哈!虽然住在西山区但离滇池有点远,推开窗抬头望着又大又圆的明月,没在晚上到滇池边吹吹风欣赏美丽的月色,算是这趟旅程的小遗憾,但不妨碍我对美景的想象:圆圆的月亮滚上了西山,唤醒了西山的“睡美人”,美人如嫦娥下凡,踏着滇池水面泛起的鳞鳞波光在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昆仑明月照彩云,</p><p class="ql-block">抬头望月共此时。</p><p class="ql-block">吴刚倒酒嫦娥舞,</p><p class="ql-block">洒落琼浆满滇池。</p><p class="ql-block"> 大抵曹植当年写《洛神赋》也是这么想象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之旅。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富强,才有一家子的舒心畅游。</p> <p class="ql-block">开启彩云之南的美好旅程。</p> <p class="ql-block">——寄情山海</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至大理,投宿水边,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站立在苍山崇圣寺的“登高处”,大理古城和浩渺洱海尽收眼底,在高耸入云的苍山和望不到边的洱海面前,人是何等的渺小!被生老病死,感情事业钱财困扰的芸芸众生又是何等的悲哀啊!</p><p class="ql-block"> 苍山如黛,洱海如镜。半躺着坐在洱海边,吹着风发着呆,眼前分不清是鸭还是鸥的水鸟在清澈的湖面上打着瞌睡,它们时儿在无忧无虑悠哉浮游,时儿扑腾着翅膀飞到不远处,换个地方落回到水中继续打瞌睡,真是哪里舒服呆哪里了。感觉我们这些一生被“烦恼”折腾的“凡人”还不如水鸟活得自在,呵呵!</p><p class="ql-block"> 苍山下洱海边,我们和这些水鸟在茫茫天地间只不过如稍纵即逝的飘渺浮云,多喜乐、长安宁、亲近自然,活在当下才不枉此生!</p><p class="ql-block">登临苍山云深处,</p><p class="ql-block">俯瞰洱海天水间。</p><p class="ql-block">极目小舟从此逝,</p><p class="ql-block">浮生六劫渡苍海。</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梦,犹似风花雪月的故事,触发思绪的苍山,留下遐想的洱海,再见大理!</p> <p class="ql-block">——回味丽江</p><p class="ql-block"> 时隔二十年,今天又游丽江,古城与当年的模样没多大的变化,依然是商业味浓郁,“雪花银”的气息扑面而来,只是在古城各处出入口加装了人脸识别道闸,将城里城外划分开来,城外变化相当大,围绕着古城放射展开,虽然新建的楼房都不高,问当地人房价最高也只有七八千每平米。看着到都是“I❤️丽江”,“我们如此热爱丽江”的标语,这俨然就是一座经济单一的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 进入古城拾级而上,抬头望去,远处高大的玉龙雪山清晰可见。沿着石阶巷子往前走,经过左捌右转的,妻的记性特别好,她竟然找到当年买东巴文《说文解字》和羊皮画的铺子。可惜这里已经变成卖服饰的档口了,估计这些年间这个铺位可能易手了不知多少位主人了。</p><p class="ql-block"> 古城里的店铺实在太多了,旧时民居的古朴气息荡然无存,商业化充斥着每个角落。现在能生存下来的都是那些网红民宿,酒吧,食馆了,卖小商品的怎能敌得过义乌呢,况且淘宝扫一扫价格都是透明的,商贩们能混口饭吃确实不易。</p><p class="ql-block"> 大街小巷商铺林立,看得人眼花,腿也走累了,该吃饭的时候了,打开“大众点评”找了家附近评分最高的云南菜就导航过去了。进了饭店,点了个野生菌火锅,服务小哥很快就把各种菌类食材端上来并放到烧开汤水的锅里,叮嘱要煮开18分钟才能吃,其间见到锅里的菌没完全泡到汤里,我拿起筷子压了压在汤里涮了一下,身后的小哥急忙过来夺下我的筷子并为我换了双新的,我莫名其妙,小哥说,菌没煮够时间,怕有风险,安全起见还是换双筷子吧!听后我把帽子摘了下来,不知道是头皮发麻还是火锅的蒸汽把我热到了。定时器响过,一位服务员小妹拿着小塑料盒来到我们的餐桌前,从锅里舀了一小勺汤水进盒子盖好,要了我的称呼和电话号码写在盒面的标签纸上,说是作留样化验,现在可以吃了。妻被这一幕惊吓到了,忙问是不是有客人中毒出事了?小姑娘笑笑说中毒倒没有以防万一嘛。“老公你先吃!”我白了妻一眼,从锅里夹了块牛肝菌放到嘴里,一边嚼一边调侃道:“今晚千万不要有本地电话打给我,不然我们都得留在丽江了!”</p><p class="ql-block"> 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吃了顿提心吊胆的饭,哈哈!</p> <p class="ql-block">——蓝月玉龙</p><p class="ql-block"> 一夜没电话睡到天亮,醒来做好了登玉龙雪山的准备。玉龙雪山进山门票的购买方式要吐槽一下,车到半路被截停排队按人头收费,如果是旺季排队时间可能挺吓人的。好在景区管理方也认识到这样对游客的体验感不好,与进山公路并行已建成了观光列车,一路上都见到列车在空载试运行,听说下月就可以投入运营了,旅客可以在高铁站直接换乘观光列车来到雪山脚下的游客中心,可以免受“半路打劫”之苦。</p><p class="ql-block"> 在进山验票亭的大屏幕上显示今天景区风大,索道停运。再次与登玉龙雪山失之交臂!虽然有点遗憾,但我此行的目的地是雪山脚下的蓝月谷,登不了山也就罢了。看着前面背着几罐氧气进山的小伙,我还暗自偷着乐,呵呵,背得辛辛苦苦还用不上。女儿告诉我她刚才在抖音上刷到有游客在云杉坪上放氧气,还很高兴地拍视频庆祝放气(弃)登玉龙雪山呢!玉龙雪山的名气很大,脾气更大,不是你来了就能登的。趁着龙年的最后几天,玉龙就耍起了性子,雪山就不让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来登了。</p><p class="ql-block"> 玉龙雪山下的蓝月谷景色真的很美(此处美景省略三千字)。美到令人“高反”要吸氧,美到把我不能登玉龙雪山的遗憾心情治愈了。</p><p class="ql-block">白水戏玉龙,</p><p class="ql-block">蓝月映雪峰。</p><p class="ql-block">巍巍五千尺,</p><p class="ql-block">倒立碧池中。</p> <p class="ql-block">——海子征雁</p><p class="ql-block"> 把登玉龙雪山的时间节省下来去了趟拉市海湿地公园。西南地区的人们都喜欢把湖叫成海。拉市海是一个水中有红树林的高原湖泊,红树林大部分是红柳,就是用来穿烤羊肉串的红柳枝,穿行在海景栈道上,伸手拽了一下红柳枝,仿佛撒点孜然粉就闻到烤肉的香味了。</p><p class="ql-block"> 来拉市海的时间掐得刚刚好,太阳光斜照到湖面上,湖水特别湛蓝,难怪有海子的称呼。远处玉龙雪山余脉的轮廊格外清晰,山顶棉花糖似的白云在风中变化成各种形状,湖中央散落的几株红柳树在太阳光的折射下仿佛是碧蓝玉盘中的红珊瑚,湖岸边的芦苇犹如金色的麦浪,各种水鸟在芦苇荡里浮游潜行嬉戏觅食……由远而近白云、青山、碧水、红树、金芦苇,颜色层次分明,一幅令人窒息的绝美油画呈现眼前。</p><p class="ql-block"> 坐在栈道边的椅子上发呆了很久,正沉醉在如斯山水间,突然间一群体形很大的水鸟从芦苇荡腾空而起,同时其他水鸟也跟着四散纷飞,如同百鸟朝凤般景象。目光追着飞向远处的那群大水鸟的身影,从飞行姿态和体形判断那一定是大雁!从滇池到洱海再到蓝月湖,看到的都是水鸭、海鸥、白鹭、鸳鸯和天鹅,大雁还是只有在拉市海能看到。看到大雁的这一刻真有“我本无意惹惊鸿,奈何惊鸿入我心”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雁群在湖面飞了一圈,不一会儿又滑翔回面前的芦苇荡里,大雁一会儿在水面扑腾着翅膀似乎在梳理羽毛,一会儿把头潜到水里找螺蛳吃,只露出肥硕的大屁股。大雁长长的脖子加上圆润的身体,进化成这流线形的体形真不愧是空气动力学的专家。能在空中超音速飞行的协和客机的外形就活象搏击长空的征雁,我想协和客机的设计师一定研究过大雁的飞行英姿。</p><p class="ql-block">玉龙山巅万年雪,</p><p class="ql-block">拉市海子千里澄。</p><p class="ql-block">征雁南归思乡情,</p><p class="ql-block">春暖北飞启新程。</p> <p class="ql-block">——泰傣风情</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隆冬时节来到有“暖都”之称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中午最高温度竟然是29℃,炙热的太阳像炎夏一般,赶紧把身上御寒的冲锋衣放回行李箱。</p><p class="ql-block"> 走在景洪街头,穿着单衣的我汗水已经湿了后背。景洪是一座美丽城市,很多金顶的大小寺庙遍布市区,到处都有摆卖热带水果和当地特色小吃的摊位。带着浓浓“萨瓦迪卡”味的东南亚风情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孔雀楼,版纳双塔,星光夜市将澜沧江两岸装扮成灯火璀璨的不夜城。</p><p class="ql-block"> 听当地人说,傣族和泰国泰族是同源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视察西双版纳后,要把中国境内的泰族和泰国的泰族划分开来,巧妙地在泰字加上单人旁,形成了今天的傣族。在游览曼听公园时,一进门就有周总理一九六一年参加泼水节纪念像,不禁想起小学语文课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的形象从始深入人心。曼听公园又叫曼听御花园,是古代泰王的行宫,也印证了傣泰同源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挥挥手告别湍急的澜沧江(湄公河)。忘不了海埂大坝的海鸥和过桥米线、忘不了苍山洱海和烤乳扇、忘不了娇艳欲滴的蓝月谷和腊排骨、忘不了傣族的风情和孔雀宴。再见昆明、再见大理、再见丽江、再见西双版纳、再见大美的彩云之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