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朝由盛转衰的见证者——布拉迪斯拉发老城

丰哥

<p class="ql-block">  布拉迪斯拉发,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因为它现今是东欧小国斯洛伐克的首都,而且启用这个名字才不过百年历史,在1919年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座古老的城市叫普莱斯堡。公元一世纪到四世纪,这里是罗马帝国的边城,到了九世纪这里的城堡成为了斯拉夫人建立的大摩利维亚的重要中心,十世纪开始成为了马尔扎人建立的匈牙利王国边境地区重要的经济和行政中心,1536年哈布斯堡王朝把入侵匈牙利王国的奥斯曼土耳其人赶跑后,匈牙利王国被置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启用了普莱斯堡这个新名字,并成为匈牙利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位于多瑙河畔,距离维也纳只有60公里。我们这次东欧四国行,是从布达佩斯去布拉格途经布拉迪斯拉发,到老城作了短暂的游玩。</p> <p class="ql-block">  现在布拉迪斯拉发老城的建筑主要是十八世纪,特蕾莎梅女皇时期对普莱斯堡进行大规模建设保留下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布拉迪斯拉发老城的建筑呈现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p> <p class="ql-block">  米歇尔门是布拉迪斯拉发老城现今保存下来的唯一城门,高高的尖塔成为老城最明显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门洞进入老城</p> <p class="ql-block">  门洞的地面有一个铜制的原点,上面标出到世界各主要大城市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老城有风格各异的多样建筑,街道并不是太规则,大小不一,但相互连通,行走其中有一种时光的穿越感。</p> <p class="ql-block">  老城里门洞特别多,有时候穿过门洞是宽阔的小广场,有时候还是窄窄的小巷子。</p> <p class="ql-block">  老城广场边上著名的圣马丁教堂,始建于13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匈牙利11位国王和8位王后在此加冕。</p> <p class="ql-block">  老城广场,中央有一名为罗兰的喷泉,柱顶是一位身披铠甲的城市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  现在广场周围的房子是日本、法国和希腊等国的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  老市政厅广场</p> <p class="ql-block">  这里又是一个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  歌剧院广场比较大,石块地面的造型很有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  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老市政厅,现在已成为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这里发生了影响欧洲格局的历史事件。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1805年12月2日在奥斯特里茨战役获胜,赢得第三次反法联盟战争胜利,给予欧洲封建君主专制政权沉重打击,1805年12月26日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法国,在普莱斯堡市政厅签订了《普莱斯堡和约》,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名号被剥夺,神圣罗马帝国从此在历史上消亡,把奥地利排挤出了德意志。发迹于瑞士,后在奥地利不断发展的哈布斯堡家族,通过联姻和外交手腕在连续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同时,还不断拓展自身在欧洲的统治地盘,在神圣罗马帝国844年历史中,哈布斯堡王朝就独占了386年,当然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后的一个王朝。没有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名号,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在奥地利称王,面对1848年的匈牙利暴动,后来只能靠成立奥匈帝国来延续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但好景不长,随着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彻底退出了欧洲政治舞台,《普莱斯堡和约》的签署是哈布斯堡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  老市政厅的历史风暴还在继续?</p> <p class="ql-block">  布拉迪斯拉发老城有很多独特而富有故事性的雕塑作品,不禁让人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  捷克与斯洛伐克的分手纪念石。捷克与斯洛伐克本来都是同根同源的斯拉夫人,历史上先后受到罗马人、日耳曼人、马扎尔人、蒙古人、奥斯曼土耳其人以及俄国人的统治或影响,近代都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但两者又有不同,捷克受奥地利日耳曼人影响更深,而斯洛伐克则受匈牙利马扎尔人影响更多,捷克比斯洛伐克更早进入资本主义和工业化,而斯洛伐克则长期处于农奴制和以农牧为主要产业。一战后随着奥匈帝国的瓦解,出于各自需要,共同建立了捷克与斯洛伐克独立国家,二战捷克与斯洛伐克被纳粹德国入侵,后被苏联红军解放,捷克与斯洛伐克进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由于各自发展的客观差异,相对富有的捷克跟一直经济落后的斯洛伐克,不断出现裂痕。苏联解体后,1993年捷克与斯洛伐克通过“天鹅绒分离”和平分手,各自建立独立的国家,分手石则是为了纪念那段两国一起的历史,再见,也是朋友。</p> <p class="ql-block">  “掉队的士兵”雕像非常受游人欢迎。他是一位当年的拿破仑士兵,因未能跟上大部队掉队了,在异国他乡落魄之时,据说获得了一位村妇的感情,就在留在了当地,对他来说可谓因祸得福。雕像中士兵的眼睛是被帽子遮住的,但微微翘起的嘴角好像透露出一丝满足感,总之,看着这尊雕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猜测,有一种猜不透的感觉,这恐怕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雕像的身后就是法国大使馆,这位法国大兵是回不去?还是不想回国呢?</p> <p class="ql-block">  “工作中的男人”或“库米尔”雕像。这是斯洛伐克著名雕塑家维克托·胡利克的作品,一名头戴羊毛帽的工人,双手交叉伏在下水道的井口,面露憨笑,仿佛在观察着过往的行人。这尊雕像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有人说他趴在下水道井盖处尿尿,有人说他在忙完一段工作后趴着歇歇,也有人说他在偷看美女,有人说他在想着马上能拿到辛苦工作的工钱了……,总之,这尊雕塑给人们传递着一种幸福的快乐感。也正因为如此,“库米尔”成为布拉迪斯拉发老城众多雕像中,最受大家欢迎的一尊,几乎每一位来到老城的游客都会与之合影,尤其要摸摸他的头,据说能带来好运气。</p> <p class="ql-block">  “好客的礼貌先生”雕像。其原型原来是当地的一位学者,他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小丑,对其影响很深,后因工作压力精神出了问题,就天天站在街上用滑稽的动作,笑容可掬地欢迎各方宾客。后来艺术家根据这一故事,创造出这尊雕塑,现在成为布拉迪斯拉发老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塑有点抽象</p> <p class="ql-block">  老城街道两边有很多给人们提供购物、餐饮等服务的商店、咖啡店和小吃店。</p> <p class="ql-block">  距离老城入口米歇尔门外不远处的著名圣三一教堂</p> <p class="ql-block">  老城外围街道的有轨电车路轨和建筑</p> <p class="ql-block">  老城外围的一些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位于老城一侧山坡高处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p> <p class="ql-block">  建于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的筒子楼,成为布拉迪斯拉发一段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布拉迪斯拉发用午餐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  餐厅旁边有一湖泊,那天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有天鹅在湖中游弋,这场景有点像国内。</p> <p class="ql-block">  布拉迪斯拉发被多瑙河一分为二,老城在北岸,新城在南岸。这次到布拉迪斯拉发主要是游览老城的核心区域,新城只是乘车经过,位于老城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没有去,早上从布达佩斯出发,到达后游览完老城核心区域,吃过午饭就赶往200公里外的布拉格。布拉迪斯拉发老城给人一种总体感觉是,休闲、安逸又富有历史感,老城见证哈布斯堡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老城各式的有趣雕像,特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