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时光之门,探历史之美”——东康一中初二学子博物馆义务讲解实践活动

NO SWEAT,NO SWEET

<p class="ql-block">策划者:蔺丽俊、辛禹、陈向璇</p><p class="ql-block">组织者:辛禹、陈向璇</p><p class="ql-block">参与者:李少霞老师和初二年级学生(59班、60班、61班、62班、63班、64班、66班、67班、68班、69班、70班、72班、73班、74班)</p>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如同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不断沉淀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与智慧。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守护者,承载着记录时代变迁、传承文化脉络的重要使命。为了激发同学们对历史的兴趣与热爱,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康一中初二年级蔺丽俊主任特举办以“开时光之门,探历史之美”为主题的博物馆义务讲解实践活动,初二年级共85名学子参加。</p> <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工作。团队成员们不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运城博物馆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文化价值有了初步了解,还设计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包括参观学习、互动体验、文化宣讲等多个环节。此外,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团队还特别邀请了讲解员为同学们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步入馆内,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华夏寻根”展厅,从 4500 万年前人类等高等灵长类动物起源,到夏商周三代距今 2200 年前的重要遗存和文物史料,一一展现在眼前。那“顶天立地”的考古发掘“土层”,镶嵌着不同时代的陶片,独特的“陶片文化堆积墙”,传递着考古学的奥秘。在这里,能看到“一缕曙光”(世纪曙猿)、“一堆圣火”(西侯度用火)、“半个蚕茧”(西阴遗址蚕茧)等惊世发现,感受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演进。</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这里踏上了华夏寻根之旅</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一起解读华夏寻根展厅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  “馆藏珍品”专题汇聚了铜器、石刻、陶瓷、书画等千余件精品文物。历代佛造像、唐薛儆石椁、汉代墨迹陶瓶、明代道教水陆画等珍贵文物,彰显着古老河东的独特气质。而“人杰地灵”专题,更是展示了河东大地走出的 24 位先贤的光辉人生,武圣关公、宗臣史家司马光、元曲领袖关汉卿等,他们的故事和成就,如璀璨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馆藏精品——仰韶文化·彩陶盆</p> <p class="ql-block">前庄圆鼎,在灯光下有很多细碎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在运城博物馆,我们还看到了完美还原的永乐宫壁画展</p> <p class="ql-block">一起研究博物馆镇馆之宝——唐朝薛儆墓石椁</p> <p class="ql-block">  “盬盐春秋”专题,讲述着运城与盐池的深厚渊源。盐池,不仅是自然资源,更是运城发展的见证。它带动了教育、水利、道路、商贸等方面的繁荣,生动复原的“垦畦浇晒法”制盐、明代盐池禁墙等场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见证那段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运城博物馆,犹如一本立体的历史书,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故事,每一个展厅都诉说着过往。在这里,能触摸到华夏文明的脉搏,能感受到河东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博物馆之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心灵的启迪。同学们在参观讲解的过程中,思考着古人的智慧与勤劳,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在展品前驻足良久,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着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的优秀文化精神,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60班蒋雨汐同学</p> <p class="ql-block">59班贾意颖同学</p> <p class="ql-block">张鸣贺同学</p> <p class="ql-block">这些同学纷纷分享此次活动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今日走过的,不仅仅只是一间间展厅,而更是文化的一浪接着一浪;我们今日看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个文物,而更是一段辉煌的倾听者、诉说者;我们今日听见的,不仅仅只是一段段历史,而更是一条长河,洗刷着无数传奇。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带着这次实践活动收获和感悟,继续前行,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