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乡镇土地上,乡村振兴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其中,因地制宜开展跨村联建,以组织联建带动产业联创的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一是打破壁垒,组织联建聚合力。以往,各村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资源分散,力量薄弱。而跨村联建首先打破了这种地域和行政壁垒,将多个村庄的党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成立联合党委或党总支,整合各村的党员力量,定期开展联合主题党日、党员培训等活动,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长汀县濯田镇坝尾村、长高村,联建前,各村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上缺乏创新和交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联建后,联合党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了区域化党建阵地,为党员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活动平台。同时,通过开展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先进村的党员帮助后进村的党员提升能力,共同进步。这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让党员们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p><p class="ql-block"> 二是整合资源,产业联创促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跨村联建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整合各村的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濯田镇地处长汀西南部,其中几个村庄,有的土地资源丰富,有的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有的则劳动力充足。联建后,我们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共同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例如,濯田镇寨头村有种植甘蔗、同睦村有种植金丝菊传统,但缺乏市场渠道和资金投入;濯田镇街上村临近交通要道,且有一定的物流基础。于是,几个个村联合起来,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产业,寨头村、同睦村负责农产品种植,街上村负责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通过这种产业联创模式,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实现了互利共赢。此外,跨村联建还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地。由于整合后的资源更具吸引力,一些原本对单个村庄投资持观望态度的企业,看到联建后的规模效应和发展潜力,纷纷前来投资兴业。这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三是共同治理,乡村振兴展新貌。跨村联建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也为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联合党组织的领导下,各村共同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建立联合调解机制,解决跨村的矛盾纠纷和公共事务管理问题。比如,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以往各村标准不一,效果参差不齐。联建后,几个村统一标准,共同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定期组织志愿者清理村庄道路、河道等公共区域。同时,通过建立联合监督小组,对各村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联建村也共同谋划,整合资金,修建了连接各村的道路,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产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因地制宜探索跨村联建模式,以组织联建为引领,以产业联创为支撑,以共同治理为保障,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虽然在推进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断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广大农村地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长汀县濯田镇人民政府 戴海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