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永远怀念——</p><p class="ql-block"> 写在李文老厂长逝世十五周年</p><p class="ql-block"> 文/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图/徐先伟 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元月20日,又逢大寒。十五年前的这一天,同是大寒节气。一位老革命,鞍钢“五百罗汉”之一,曾任过鞍钢大型厂首任厂长的李文同志,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8岁。</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在“北京科技大学新闻”网页上,看到当年李老“治丧委员会”所发的讣告,介绍了这位老革命的生平。</p><p class="ql-block"> 他1913年出生于江苏江阴。1934年在上海参加革命工作,积极参加职业救国会,开办工人夜校;1937年在重庆创办生活书店分店任经理,组织职业互助会书业界联谊会救亡工作。1938年5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先后创办并担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华北书店经理、辽北胜利报社经理部长、东北书店经理、东北人民政府出版局局长、鞍钢大型厂厂长、鞍钢冷轧厂厂长;1963年调北入北京钢铁学院工作,任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1982年离休(享受副部级待遇)。</p><p class="ql-block"> 李老曾经在鞍钢工作了十一年多。其间,1952年至1959年10月任鞍钢大型轧钢厂厂长,而后任鞍钢冷轧薄板厂厂长,为鞍钢这两个厂从建厂到发展立下不朽功勋。直到1963年调入北京钢铁学院任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1993年12月底,鞍钢大型厂举行开工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已到耋耄之年的李文老厂长在儿子的陪同下,应邀从北京专程来到鞍钢,下榻在东山宾馆。三天中,我有幸参与了接待陪同。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李老的音容笑貌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1994年元旦,李老为我书写了一幅《独坐敬亭山——书李白诗》。元旦过后,收到了北京寄来的这幅墨宝。珍藏三十年后,去年九月捐赠给了鞍钢博物馆。斯人已逝,风范长存。</p><p class="ql-block"> 组织上评价李文同志是“光明磊落、乐观豁达、勤勤恳恳、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入厂的老大型人,对李文厂长的评价是“深入现场,体贴工人”、“诚恳热情、平易近人”,“对工人和蔼,不摆架子”。</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读着李文厂长撰写的在大型厂工作的回忆录和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位战争年代文化战线上的老革命,转行到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光荣业绩。在大型厂七年多的时间,老人家为大型厂开建投产达产、改造增能、新品开发、建章立制……倾心工作,崇高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让后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收集、整理老一辈和一位代代大型人不懈奋斗的故事,也是对老厂长的纪念方式。想以此文为练习写作工业文学试笔的开篇,也希冀得到各位的赐教。</p><p class="ql-block"> 2025.元.20</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62年6月12日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到鞍钢冷轧厂视察,厂长李文(中)介绍情况。</p> <p class="ql-block"> 1993年12月26日老厂长重返大型轧钢厂,在800轧机4号操作台,满怀深情向笔者叙讲当年……</p> <p class="ql-block"> 1993年12月26日参观大型厂现场后,四位佳宾与参与陪同的大型厂三人在四跨门外合影(右三李文、左一李文之子)。</p> <p class="ql-block"> 1993年12月26日在鞍钢大型厂纪念活动会场,李文向来宾了解他曾经任过三年多厂长的鞍钢冷轧厂现状。</p> <p class="ql-block"> 李文墨宝。1994年元旦,书于北京“时年八一”(已存鞍钢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收藏证书封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收藏证书</p> <p class="ql-block"> 1992年身戴大红花的老大型人,当年退休,厂组织欢送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当年,提起李文厂长,他们都会伸拇指点赞!</p>